> 輿情資訊

難複製高端地産輝煌 綠地超市北京謝幕

綠地超市在北京市場的最後一家門店關閉了。3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時看到,綠地臻選芳草地店已經關閉,這也是北京線下的最後一家綠地超市。從最初遍佈23個省市、門店超80家的亮眼成績,到如今門店接連關閉只剩個位數,綠地超市的存在感越來越低。分析指出,在跨境電商的普及下,綠地超市以進口商品見長之優勢漸弱,而在日益精細化的零售賽道上,綠地超市面臨的競爭加大,未能跟上市場變化則難免會被淘汰。

北京已無綠地超市

在綠地優選之後,綠地臻選也扛不住了。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綠地臻選芳草地店發現,該門店已經關閉,透過門簾可以看到店內一片漆黑。門前粘貼的公告顯示,“設備維修暫停營業”。

針對門店閉店事實及原因,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大眾點評平臺提供的門店電話,工作人員回復稱,“後續應該不會再營業了,關店原因是資金週轉相關問題”。該工作人員還表示,目前門店內正在進行收拾工作,但具體撤出時間未定。

綠地臻選芳草地店是綠地臻選超市全國首家門店。作為綠地優選超市的升級品牌,此前北京商報記者走訪時看到,店內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甄選商品,還有專門提供現做食品的區域。

隨著大興區綠地繽紛城的綠地全球商品直銷中心G-Super門店、崇文門哈德門廣場的G-Super綠地優選門店相繼關閉,綠地臻選芳草地店成為綠地超市在北京市場的獨子。

然而,上述工作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綠地臻選僑福芳草地店關閉後,只剩上海還有門店。記者就閉店及未來發展規劃相關問題向綠地集團發送了採訪郵件,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門店大量收縮

上述門店工作人員所説的“資金週轉問題”,或許能從綠地控股的財務報告中窺得一二。綠地控股發佈的2022年年度預告顯示,2022年,綠地控股實現歸母凈利潤20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42億元,同比減幅68%。此前,綠地控股發佈的2022年三季度報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綠地控股合併資産表中負債合計1.18萬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合計1.06萬億元,一年到期的非流動負債809.4億元。

2022年12月,綠地超市大幅收縮,只剩下上海5家,北京、重慶、濟南各1家門店,綠地集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保留的8家店是經營較好的門店,目前存量門店大部分已實現盈利。值得注意的是,除綠地臻選芳草地店之外,有網友在社交平臺表示,位於上海寶樂匯的綠地全球商品直銷中心也已閉店。

而在2021年,綠地優選官方微信公眾號曾發文表示,不斷前進的步伐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放緩。這一年裏,綠地共開出10家門店,包括6家綠地優選、2家綠地臻選、1家綠地智選及1家加盟店,綠地臻選芳草地店便是其中一家。

據了解,綠地超市是綠地集團花重金打造的住宅配套商業設施,在綠地房企業務的帶動下也曾一度輝煌。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官網仍保留著門店遍佈各地的介紹——進口商品實體零售業態G-Super綠地優選已進入北京、上海等全國23座一二線城市,全國門店數超過80家。

相比其餘超市品牌來説,綠地超市主打進口商品的特點,或使其成本相對高於同行。零售行業專家孟奇指出,進口産品、生鮮産品等要承擔較大的供應鏈成本,為其帶來經營壓力。

電商擠壓市場

除綠地超市自身的問題之外,消費市場的變化是其退出市場的原因。零售專家胡春才認為,綠地超市的經營模式已不適應國內消費者的需求,“綠地優選、臻選的模式基本是‘進口商品+豪華裝修’,商品利潤相對較低。隨著2015年後電商將進口商品的價格優勢攻克,通過進口商品的毛利支撐門店運營這一邏輯行不通了”。

孟奇也表示,進口産品作為電商近些年的重點發展類目,無論是在價格上,還是在履約能力上,都對實體超市造成一定擠壓。他還指出,僑福芳草地、綠地超市的定位偏向中高端,在整體的客流量上也有一定的局限。

想要不掉隊,全渠道的發展不可忽略。孟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綠地超市這類中高端進口超市,要學會積極擁抱線上流量,提升外賣渠道訂單、摸索抖音等直播渠道的交易轉化方法等,與品牌方加大互動力度和廣度,線上線下行銷相結合”。

線上上方面,綠地超市的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北京商報記者在綠地優選小程式看到,美粧個護類別中僅有10余個商品在售,大部分都已售罄,零食、糧油等類別多個商品也已售罄。在眾多商超佈局到家業務、發力即時配送的當下,綠地超市似乎已遠遠落後。

進口超市也未必完全沒有市場,胡春才指出,對於中高端消費群體而言,他們對於生活品質的提高仍有許多需求,且具備較強的購買力。“但想要抓住這一群體,要從根本上轉變思路,即超市不僅是出售商品,而是為消費者提供品質生活的提案。通過精細化運營、服務使消費者知道怎麼吃、怎麼用,提供到店的理由。”胡春才表示。記者 趙述評 胡靜蓉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難複製高端地産輝煌 綠地超市北京謝幕)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