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跳躍在指尖上的藝術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一首家喻戶曉的《臘月歌》道出了人們為迎接春節所做的準備。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尤其在春節這樣闔家歡樂、舉家團圓的日子裏,“食”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在黃陵,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依照當地慣例製作面花。面花俗名“花饃”“窩窩花”“糕花”,也稱“面塑”。黃陵面花形式多樣、姿態各異,兼具供奉、觀賞和食用等多種功能,製作流程複雜、工藝精美、構思巧妙,以形神兼備的藝術造型、鮮艷明亮的色彩運用、簡單質樸的吉祥寓意,將春節的氛圍烘托得分外紅火、熱鬧。

■ 年節中的黃陵面花

黃陵面花自古以來就與黃帝的祭典不可分割。《史記》記載,為緬懷黃帝功德,祈求風調雨順,祭祀時,人們乙太牢、時令水果、鮮花、五穀、餅羹供奉于靈位之前,行三拜九叩之禮,至虔至誠。其中,餅羹是尤為重要的祭祀貢品。後來,在祭祀中,人們通過捏制面花替代餅羹。經過漫長的發展演變,用面花祭品祭祀祖先這一民俗,逐漸由官方向民間轉化,並與當地的生産生活結合起來,使面花具有了普及性和平民化特徵。發展至今,面花在當地群眾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成為祭祀活動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陵面花種類繁多,既包括造型精美、色彩豐富的硬碟饃,也包括家常的素色饃。黃陵面花製作工藝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實用性極強。根據不同的使用場合,黃陵面花也被稱作“花供”“供饃”“罐罐饃”“油餑餑”“喜鬥子”“油饃”“硬碟”“繭”等。製作時,人們通過揉、捏、梳、剪、按、壓、蒸等工藝,將用麵粉、食用色素、水等原料和制好的麵糰,製成形態各異的面花。

在黃陵及其周邊,農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都要蒸“供”、蒸“棗山”。蒸好後供奉在灶前,敬神祈福、祈求平安。同時,還要為孩子蒸老虎饃、兔子饃、餛飩饃,為老人蒸油饃、油包包。虎寓意孩子虎虎生威,活潑健康;兔寓意孩子機敏靈活,可愛可親;油饃寓意老人健康長壽,全家安康。這種習俗,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到了元宵節,各村各戶還要蒸制“插花供”。人們將竹籤、高粱稈等作為主桿,以綠色紙纏繞,然後用麵糰捏制出各種造型,如牡丹、菊花、蓮花、十二生肖、吉祥動物等造型,插在主桿上,再把主桿插在大圓饃上蒸制出籠,祈求風調雨順。

清明時節,待天南海北的人到黃帝陵前祭祀祖先時,當地面花能人便紛紛顯露身手,按照公祭的最高標準捏制出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面花作品。其中,不乏“二龍戲珠”“魚戲蓮花”“鳳凰戲牡丹”“百花爭艷”“獅子滾繡球”等上乘之作。黃陵人也要蒸罐罐饃,而這時的罐罐饃必須有“腰帶”,就是在圓饃上纏上三條搓成的帶狀麵條,周圍再飾以用面做的指尖大小的小鳥等動物,並在圓饃頂子上捏制出牛頭、豬頭、虎頭、盤蛇以及麥垛、各種糧食、花卉等形狀。

農曆七月七,各村十六歲左右的少女在家要泡製巧芽芽,捏制十個“插花供”。中秋節,當地還有敬月神的習俗,同時也蒸制“花供”。

孩子過滿月,自家和親戚都要蒸制老虎、兔子面花十到二十個;過百天、過第一個生日,也同樣如此。結婚時用的面花稱“硬碟”,主要是男女雙方家裏蒸制,蒸的大饃有輪盤大小,上面有各色動物、花卉圖案,裏麵包上核桃、棗、麩子等。老人過壽時,還要蒸壽桃……這些面花,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黃陵人民淳樸善良的性情和對先人的感戴之情,同時也蘊含著很深的歷史文化。

■ 傳承中的心手相連

1月14日,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前一天下的雪還沒完全消融,頗有“瑞雪兆豐年”之感。踏著雪,記者走進黃陵縣軒轅社區黃陵面花傳承人迂平家中,各式各樣的面花映入眼簾,花鳥魚蟲、卡通動物,無不栩栩如生、精巧傳神。為迎接新年,迂平正在蒸各式各樣的兔子饃,以及每年都會準備的餛飩饃、開心饃、油包包等黃陵特色面花,廚房裏飄散著小麥的香氣。

“小時候過年,各家會準備幾大盆面。從發酵、和面、揉饃到蒸出鍋,鄰居親戚相互幫忙,不分日夜蒸出一鍋鍋寓意生活蒸蒸日上的年饃。那時候,我媽、我奶奶都會做面花,大多是做兔、虎,我也特別喜歡。現在,逢年過節或者娃結婚的時候,家裏人也會做些面花,傳承著祖祖輩輩留下的文化遺産。”迂平説。

52歲的迂平在家人的影響下,從小就喜歡做面花。利用閒暇時間,她時不時都會拿出麵糰捏上幾個,越捏越喜愛。2015年,迂平找到黃陵面花非遺傳承人趙愛芳,提升自己的面花手藝。如今,迂平自己也捏得一手好面花,成為黃陵面花傳承人。她精巧的手藝吸引了不少人前來了解面花、學習製作。

“面花製作,發酵是關鍵。酵大了,饃蒸出來就‘笑了’;酵小了,饃蒸出來沒棱沒角,形象不豐富。這些都沒有具體的定量標準,全憑自己多年的經驗去把握。”迂平指著一個剛出鍋的開心饃説。

黃陵面花製作工具主要有小刀、篦梳、頂針等。製作人通過壓、按、點、剪等手法,用麵糰塑造出點、線、面等,再用紅辣椒油麵作裝飾,用豆子、大棗、花椒籽等鑲嵌眼睛,捏制出各種動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的藝術品。製作步驟大約分為一滾,二捏,三鑲,四印,缺一不可。捏制好,上鍋蒸,十來分鐘後掀起鍋蓋進行整形。接著再蒸,蒸熟出籠後,趁熱點、抹、擦、撒給以補色。在熱氣騰騰之中,一個個鮮活的藝術形象就在藝人的指間脫穎而出,一排排的面花就這樣誕生了。

黃陵面花最顯著的特色之一,是在和面時就加入食用色素,和成各色麵糰。這樣一來,做成的面花色彩更加鮮艷,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悅。

對於面花愛好者來説,黃陵面花在傳承民俗文化的同時,還傳承著一種情感,傳承著愛與祝福。

“面是軟的,心是熱的。這幾年我也帶了一些徒弟,有到家裏跟我做的,也有參加培訓班的。縣婦聯培訓活動上,我也經常去做面花。基本上每個鄉鎮我都去過,給大家教做面花,讓大家也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我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熱愛面花,一代一代把黃陵面花製作技藝傳下去,讓黃陵面花越做越好、越做越精緻,不被後人忘記,也不被歷史遺忘。”迂平説。

■ 創新中的勃勃生機

多年以來,黃陵涌現了以王蘭芳、趙愛芳、王民政為代表的民間手藝人。他們把黃陵面花這項非遺手藝,推向了全國乃至全世界。

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少年輕人加入黃陵面花的製作隊伍中。他們為面花製作注入了新元素,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又跟上了時代的潮流。

黃陵縣城北坡底有一位青年人叫王強,酷愛面花事業。他不惜本錢從外地學藝回到黃陵,製作的“彌勒大佛”“關羽舞刀”等面花使人耳目一新。黃陵縣外事辦原主任劉竹印得知這一消息後,多次登門拜訪,主動約王強見面,不想讓回到家鄉的人才流失。

王強留下了。

他所代表的黃陵縣的一批90後“非遺新生代”,用年輕人的審美和邏輯,思考著如何把黃陵面花的製作技藝傳承下去,使其綻放新生。

科班出身的王強有著很強的美術功底,學校裏積澱的繪畫、雕塑、篆刻等技藝,為他做新的探索提供著更強的支撐。“我將傳統面花製作和現代工藝美術結合起來,讓面花更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王強指著架子上冰墩墩造型的面花説。

1月14日,趁著孩子們放寒假,王強又開始了他的面花公益培訓。一塊麵糰,一雙巧手,幾經揉捏,幾筆勾畫,頓時做出了形態各異、活靈活現的萬物生靈。在場的小朋友都被深深地吸引了,立刻動手學著捏了起來。“這是我第一次捏面花,有點像學校裏邊的手工課,太有趣啦!”學習做面花的小朋友劉霆宇説。

自2017年3月開始,黃陵縣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活動,王強積極參與其中。“希望這門手藝能被更多的小學生了解和傳承,我自己也很享受給孩子們教學的過程。”王強坦言,看到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他堅信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這項事業也一定會開花結果。

“所有的創新點都源於我對面花的熱愛。我不想讓它在我們這代人手裏失傳。”王強一邊做兔子面花一邊説,經過調研,他發現黃陵面花産業完全可以借鑒蛋糕和手辦的商業模式。

“面花是可以替代蛋糕的。”王強説,一些老人和小孩不能大量攝入糖分和奶油,但是面花所用原材料是純天然的,糖分可控,連上色的染料也取自火龍果、菠菜、胡蘿蔔等天然食材,因此,面花産業市場巨大。

現在,黃陵面花走進了楊淩農高會,吹響了向市場進軍的號角。王強説:“讓黃陵面花走出去,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了解面花這門技藝。

“民間藝術的保護,不能只靠個人的單打獨鬥。從2002年開始,黃陵每年聘請民間藝術大師舉辦培訓班,培育面花製作人才,指導年輕愛好者投身於面花製作中。”黃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産辦公室主任孟軍説,“黃陵面花的保護傳承更加關注創造性發展以及與當代社會生活的融合發展。希望借助黃陵旅遊優勢,發展非遺文化産業,使黃陵面花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記者 李靜茹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跳躍在指尖上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