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感染新冠後亂用藥 警惕藥物性肝損害

近期,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全國各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陸續到來。老百姓為了防治新冠病毒感染,通過各種途徑購買了各類感冒退燒及清熱解毒藥物。許多人認為大量服用多種藥物,就可以對抗新冠病毒,殊不知危險就在其中。

日前記者從市第三醫院了解到,連日來,醫院消化內科收治了多位因新冠病毒感染居家期間同類藥物同時服用或超劑量服用感冒退熱藥後導致的急性肝衰竭患者,此類患者多出現轉氨酶及膽紅素增高,全身皮膚鞏膜黃染,俗稱“小黃人”。專家緊急提醒,感染新冠病毒早期可以適當服用退熱、鎮痛藥物緩解症狀,但若不規範或過量服用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藥物性肝損害,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肝衰竭,有生命危險。

什麼是藥物性肝損害?市第三醫院消化內科張博靜介紹説,藥物性肝損害是指由各類化學藥物、保健品、傳統中草藥、膳食補充劑及其代謝産物乃至輔料等所誘發的肝損傷。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因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産物導致,或由於特殊體質對藥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導致藥物性肝損傷,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嚴重可引起急性肝衰竭,甚至導致死亡。

目前已知全球有1000多種藥物具有潛在肝毒性,常見的包括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抗感染藥物(利福平等)、抗腫瘤藥物、中樞神經系統用藥(艾司唑侖等)、心血管系統用藥(阿托伐他汀等)。專家提醒,目前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表”包含了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類藥物及中藥製劑,必須規範服用,超劑量、同類聯合等不當用藥後易導致藥物性肝損害。

“藥物用對是靈丹,藥物用錯是中毒。”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肝損害的臨床表現通常無特異性。潛伏期差異很大,可短至1至數日,也可長達數月,病情嚴重者可危及生命。那麼新冠病毒感染居家用藥時,如何有效避免藥物肝損害?專家強調,注意“四個避免”,仔細閱讀藥物説明、規範服藥是關鍵。

避免重復用藥。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目前解熱鎮痛的推薦藥物,屬於同類藥物,不可同時、超劑量服用,否則可能會導致急性肝衰竭。中藥感冒藥只選一種,無需兩三種一起服用。

避免同時服用感冒藥和退燒藥。很多常見的復方感冒藥以及中成藥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一起混合服用可能會導致因對乙酰氨基酚超劑量而加重肝臟代謝負擔。除了對乙酰氨基酚外,很多其他成分也同時出現在多種感冒藥以及退燒藥中,混合服用很容易導致過量,引起肝損害,甚至肝衰竭。

避免超劑量或超次數用藥。過量的藥物不僅不能緩解症狀、加速康復,還會導致更多的毒副作用,加大肝臟損害的風險。使用布洛芬口服液,應注意每次間隔6小時,一天用藥不超過4次。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每4-6小時可重復使用一次,一天用藥不超過4次。

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新冠病毒感染早期無需服用抗生素,合併細菌等微生物感染時,如病程中出現持續發熱、膿痰膿涕、病程超過7至10天,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提示合併細菌感染,可以考慮加用抗生素。記者 王江黎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感染新冠後亂用藥 警惕藥物性肝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