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村防疫:分級分類強化重點人群服務
上午在村衛生室坐診,下午對摸排出的重點人群到府進行健康監測,是重慶市南川區三泉鎮觀音村鄉村醫生蔣龍這段時間的工作日常。“近期我們每天接診的發熱患者數量較去年12月中下旬明顯下降,但隨著春節臨近,返鄉人員增多,對農村重點人群的服務依然不能鬆勁。”蔣龍説。
1月4日,在重慶市南川區三泉鎮,鄉村醫生蔣龍(右)在村民家隨訪。新華社記者唐奕 攝
觀音村65歲以上老人有400多人,佔常住人口約四分之一,其中不少患有高血壓、慢阻肺等基礎性疾病,還有的老人行動不便。為照顧好這些重點人群,蔣龍抽出較為空閒的下午時段,挨家挨戶為大家測量血壓,使用區裏配發的指夾式血氧儀監測血氧飽和度,掌握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以及時發現風險人員。
“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後,我們通過網格化包片完善了農村重點人群健康檔案和臺賬,按照風險等級高低對全區65歲以上人群按照紅、黃、綠三色進行劃分,對8054名紅色人員成立由區級醫療單位、家庭醫生等組成的24支醫療小分隊實施每日健康監測,對其中未接種疫苗、行動不便的387人增髮指夾式血氧儀,全力做好重點人群服務工作。”南川區衛健委主任沈國亮説。
針對農村地區醫療條件較為薄弱等情況,南川區還發揮醫共體作用,依託全區1家三甲醫院、2家二甲醫院,組建3個片區醫共體開展分級診療,提升農村醫療保障能力。在南川區水江中心衛生院,記者看到,這裡拍出的CT通過南川區智慧健康平臺能及時傳輸到區人民醫院,由相關醫生做出診斷並回傳。“不僅讓群眾在家門口體驗到三甲醫院的服務,也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具有重症傾向的患者。”水江中心衛生院院長陳寧説。
1月4日,重慶市南川區水江中心衛生院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治療。新華社記者唐奕 攝
暢通急危重症轉診通道是保障農村老年人就醫的關鍵環節之一。重慶市璧山區建立起轉診綠色通道,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診斷,遇到基層醫療機構無法醫治的重症病例,立即啟動轉診綠色通道,第一時間送到區級醫院救治。璧山區大路街道郭家村78歲的村民彭大爺感冒時間長、咳嗽超過1周且患有基礎性疾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幫助下,他被轉到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得到及時救治。
“這段時間,我們對院內醫生和鄉村醫生加強了培訓,指導大家使用重症危重症評分表,提升對村組內合併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孕産婦、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等高風險重點人群的識別、處置和分類分級健康服務能力。”重慶市雲陽縣江口鎮中心衛生院負責人張安翮説,鄉村醫生可結合實際,通過電話、視頻、微信或線下隨訪等方式加強對居家治療觀察人員的健康指導、監測和指導用藥、抗原檢測等服務。
解熱鎮痛類退燒藥、清熱解毒類中成藥、醫用外科口罩……近期,重慶市60歲以上老年人陸續領到了一份“健康包”,發放順序按照先農村後城市,先高齡(80歲以上)後低齡(60歲以上)等原則,目前各區縣已訂購“健康包”244.8萬個。在雲陽縣,當地配備的“健康包”在發放常規藥物的基礎上,還針對部分患有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人加配氧氣袋,已累計對60歲以上老年人中的重點人群優先發放“健康包”10萬餘份。
重慶市衛健委負責人介紹,當前全市區縣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各類主要治療藥品均有一定儲備,重症患者初診轉運順暢,醫療資源總體可滿足病人所需,正進一步細化全市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全力保障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新華社記者周聞韜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重慶農村防疫:分級分類強化重點人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