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貴陽白雲:大數據作“哨兵”守衛綠水青山

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通過構建“大數據+大生態”的發展格局,將河湖、林地、空氣等全方位納入大數據監管範圍。白雲區“用數據説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共用”,守住了綠水青山,贏得了金山銀山。

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穩定在97.5%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奮力開創生態文明新局面,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生態系統可持續治理,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

這背後,大數據功不可沒。依託大數據技術和人才優勢,白雲區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生態環境保護之路。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白雲區曾經是全國最大的鋁工業基地之一,但由於鋁業生産過程中會産生廢物、廢氣等污染物,導致生態環境出現了一些問題。近年來,綠水青山的時代呼喚倒逼白雲區轉型。通過構建“大數據+大生態”的發展格局,將河湖、林地、空氣等全方位納入大數據監管範圍,白雲區“用數據説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共用”,守住了綠水青山,贏得了金山銀山。

推進常態化水環境治理還湖於民

最近,儘管氣溫持續走低,但並沒有影響白雲區市民的健身熱情。七彩湖公園裏,晨練的群眾絡繹不絕。七彩湖畔,波光粼粼、白鷺飛翔、湖鴨戲水,好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但過去,七彩湖曾經是讓人避之不及的“臭水塘”。

市民郭文祥回憶説,20世紀70年代,七彩湖所在位置原本是一片稻田,當地百姓為了謀發展,在稻田旁邊挖了3個魚塘養魚,隨著魚塘面積慢慢擴大,便形成了七彩湖。隨著經濟發展,七彩湖附近小區、商鋪、人口越來越密集,而截污管道等配套設施卻年久失修,滿足不了排污需求,污水蔓延至湖內,匯聚成了一潭臭水。

2017年,白雲區下決心“還湖於民,還生態於民”。自此,在科技的助力下,白雲區根據“一湖一策”的治理思路,對七彩湖展開了立體式整治。控源截污、河道清淤、引流補水、生態修復、長效管護……隨著水環境品質的全面提升,七彩湖終於再現一潭碧波。

為了常態化推進七彩湖的水環境生態治理,白雲區在七彩湖公園內安裝了首臺水質線上監測儀,用大數據“哨兵”實時“盯緊”七彩湖的水環境變化,打造大數據治理示範項目。七彩湖的水環境治理也不再各自為政,依託大數據平臺,各有關單位實現資源整合、數據共用、問題共解,共同推動構建水環境、人居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共生的生態治理體系。

“大數據+大生態”構建發展新格局

在以“智慧白雲”大數據一體化平臺為基礎建立的指揮中心裏,解説員陳晶娜正向來賓演示白雲區的大數據治理之道。

若轄區內的河流出現生活垃圾或水體發生異變等,巡查人員會及時拍照反饋到“清清河流”系統,“清清河流”系統則會自動生成巡河臺賬,並將問題反饋至區級河長和責任部門,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快速解決問題。

“以前我們要了解企業的排污情況,需要派監測人員到現場取樣,然後回化驗室分析出結果,這個過程比較慢。”白雲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劉英説,現在有了大數據的助力,自動監測獲取的數據經大數據平臺,會及時發送到執法人員手上,執法人員能夠第一時間進行核實與處理,這就進一步提高了環境監管效能,讓執法有的放矢。“同時,通過對系統內的數據分析,結合現場核查可以有效打擊震懾環境違法行為,排污單位也能夠通過大數據平臺及時了解自身情況,有效提升了排污單位的環境管理和治污水準,從而確保外排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

白雲區城市運營維護投資(集團)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曹陽説,“智慧白雲”大數據一體化平臺應用新一代資訊技術,引入數字孿生城市理念,以“1+2+5+N”為總體架構,打造出涉及生態環境、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智慧場景,匯聚了價值巨大的數據洪流。

“智慧白雲”大數據一體化平臺的時空“一張圖”是白雲區生態治理體系現代化最直接的體現。流域“一張圖”、管網“一張圖”、污水流向“一張圖”、垃圾分類“一張圖”……這些針對生態治理不同場景的專題圖層形成了白雲區一體化的時空大數據庫,構建了具有地上地下、動態靜態一體化等特點的城市生態資源體系,使“智慧白雲”大數據一體化平臺實現“更全面的元素、更精準的標注、更高效的調度”。(郭芮羽 記者 何星輝)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貴陽白雲:大數據作“哨兵”守衛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