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資訊

信託機構持續助力綠色發展 ESG理念逐漸深入

隨著國內綠色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信託機構在助力綠色金融方面也取得了積極成效。11月23日,信託業協會官網披露了《中國信託業社會責任報告(2021-2022)》,數據顯示,在推進綠色發展方面,截至2021年末,信託業存續綠色信託項目665個,規模3318億元。

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律與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邢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信託公司開展綠色信託,是信託公司服務綠色産業、服務實體經濟綠色發展的新時代要求,也是信託業深化轉型發展的重要趨勢和方向。依託靈活的信託制度優勢,信託公司可以綜合運用多元金融工具,不斷創新實踐持續支援綠色産業發展。

其實,早在2019年,中國信託業協會就發佈過《綠色信託指引》,明確了綠色信託的概念。即綠色信託指信託公司為支援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等經濟活動,通過綠色信託貸款、綠色股權投資、綠色債券投資、綠色資産證券化、綠色産業基金、綠色公益(慈善)信託等方式提供的信託産品及受託服務。此後,大多數信託公司都開始佈局綠色信託業務,主要資金投向包括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節能環保、生態環境、清潔生産等領域。

今年以來,信託機構在綠色信託業務的創新實踐方面落地了不少項目。比如,今年2月份,興業信託成功發行ESG主題證券投資信託“興業信託·ESG責任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該信託計劃由興業信託主動管理,參考行業權威ESG評價體系,將投資標的的ESG評分納入投資決策因子,優選基本面和ESG表現出色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今年9月份,山東信託與山高環能合作推出“碳中和-碳資産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這是國內首單經綠色認證的CCER(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碳資産收益權綠色信託。

除此之外,信託公司逐漸重視ESG資訊的披露。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有5家信託公司單獨披露了社會責任報告,包括雲南信託、安信信託、國元信託、大業信託、陸家嘴信託;有2家信託公司披露了可持續發展報告,包括華潤信託和平安信託;有3家信託公司披露了ESG報告,包括五礦信託、中信信託和紫金信託。上述報告均全面向社會展示了信託公司在踐行ESG理念方面的工作實踐。

雖然國內綠色信託發展較為迅速,但由於起步時間和發展歷程相對較短,信託業開展綠色信託仍面臨著挑戰。中國信託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漆艱明表示,信託業在開展綠色信託方面存在包括配套政策、激勵機制亟待建立,碳市場交易實踐少,專業門檻高,行業綠色信託人才隊伍仍待充實等問題,這些都需要不斷迭代發展。

信託行業資管研究員袁吉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託公司實踐ESG理念時間短,相比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商業銀行等領先金融機構,還有比較顯著的差距,應該加強學習和借鑒。一是ESG理念認識還不深入。二是ESG産品服務相對較少。三是ESG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四是ESG資訊披露不規範。

對於信託公司如何抓住全球綠色産業發展的機遇實現創新轉型方面,袁吉偉分析表示,第一,信託公司要將踐行ESG理念作為創新轉型的關鍵突破口,強化ESG理念的內部宣傳,在戰略規劃中要有更充分的安排。第二,要強化制度流程建設。借鑒最佳實踐經驗,根據行業發展特性、法律法規、監管政策等方面因素,有效設計ESG投融資業務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專業評審流程和標準,嚴格把控業務風險;建立準入指引、投後管理制度等,不斷完善內控體系。第三,要強化産品服務創新。第四,信託公司需要提升資訊系統建設水準。第五,信託公司要更加自覺地在辦公和生活中踐行ESG理念,要積極降低碳排放水準,探索制定本機構以及上下游關連線構的凈零碳排放規劃和路徑。本報記者余俊毅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信託機構持續助力綠色發展 ESG理念逐漸深入)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