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縷縷絲線 傳承百年技藝

西寧絲毛挂毯技藝是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在青海已有上百年的傳承發展史,一塊塊挂毯,寄託著一代代高原工匠堅持不懈、創新求變的美好願景。

西寧絲毛手工挂毯屬於“地毯家族”三大派系之一的東方毯係。絲毛挂毯的製作工藝屬於拉絞打結八字扣工藝,主要有纏線、配色、打底、畫圖、織做、平毯、整修等數十道工序,織出的毯面平整細膩,表現豐富,精緻美觀。

冬日,楊韶鵬坐在織架前神情專注,隨著雙手手指的默契配合,數十種不同顏色的羊毛線,在他熟練的編織下,變得生動而富有層次。

楊韶鵬是西寧絲毛挂毯手工製作技藝市級傳承人。他介紹,西寧手工絲毛挂毯是西寧大白毛和江浙出産的天然蠶絲線按照比例配比編織而成的,製作工序繁複,一件高水準的絲毯製作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精心打磨。

2017年,西寧絲毛挂毯出口到尼泊爾、德國等國家。2018年,西寧絲毛挂毯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同年西寧絲毛挂毯製作技藝成功入選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為了讓更多的人學習並了解西寧絲毛挂毯製作技藝,2018年起,楊韶鵬和他的老師、西寧絲毛挂毯手工製作技藝省級傳承人汪巧銀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先後開設了3個培訓班,招收了157名學員,教授織造技藝。2019年3月,學員的手工織造作品《我們的故事》在上海參加展覽。

“西寧絲毛挂毯手工製作技藝都是口口相傳、手把手教授的。” 楊韶鵬説,手工挂毯裏不僅蘊含著工匠精神,也包含著匠人對手工工藝和審美的獨特理解。近年來,機械工業的進步讓手工挂毯製作這門老手藝一度面臨危機。面對市場的變化,楊韶鵬將手工挂毯和文創産品相結合,將傳統的青海民俗及地域圖案作為創作元素,生産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産品。

從學徒成長為非遺傳承人,一顆守護傳統文化技藝的初心始終未曾改變。在楊韶鵬看來,編織挂毯不僅是一生的事業,更傳遞著代代手藝人的情感,傳承著富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技藝,其中的一針一線都是工匠們勤勞智慧的結晶,每一塊手工挂毯以其獨特的形式錶現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和文化內涵。

楊韶鵬感慨,作為絲毛挂毯編織技藝傳承人,在未來的歲月裏,他將在保留傳統工藝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礎上,製作出更多符合現代審美的創新作品,將西寧手工絲毛挂毯技藝傳承下去。西海全媒體記者 吳夢婷

來源:西海都市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縷縷絲線 傳承百年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