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資訊

堅定長期投資信念 險資還應提升入市比例

近日,隨著險企償付能力報告陸續披露,備受市場關注的險資權益投資情況也隨之出爐。前三季度,一些險企因高比例配置權益資産而出現一定浮虧,配置信心有所受挫。個別險企亦表示,將適度調降權益資産的配置佔比。

在筆者看來,部分小型險企受制于償付能力等監管指標,調降權益資産配置比例完全可以理解。而一些險企僅因權益資産公允價值大幅波動或浮虧而降低該類資産配置比例則值得商榷。

縱觀我國險資投資歷史,在權益市場低迷期,險資更應該堅定長期投資信念,堅守價值投資理念,持續、穩步提升權益資産配置佔比。

首先,險資久期長,不以短期投資業績論英雄。從行業層面來看,部分長期投資能力較強的險企,短期業績也會出現大幅波動,甚至浮虧。相反,今年部分險企因低比例配置權益資産而業績表現良好,但長期投資業績表現平平。此外,據監管此前披露的數據,保險資金平均久期長達13年。險資長期資金的特性與權益類資産長期表現良好的特徵相吻合,這也要求保險機構在制定投資策略和考核機制時,要更關注長期投資收益表現,適當忽略短期表現。

其次,不少權益資産倉位持續較高的險企短期業績波動較大,但長期平均投資收益率表現優異。據銀保監會近日披露的數據,“這十年”險資年均財務收益率達5.28%。從有數可查的險企來看,近9年(2013年至2021年),部分權益資産倉位持續較重的險企平均年化投資收益率超8%,個別超10%,大幅跑贏行業均值。

再者,從險資大類資産的配置趨勢來看,利率中樞走低的大背景下,增配權益資産是險企緩解負債端壓力的有效途徑,而在權益市場低迷期適度增配權益資産更有利於提升長期投資收益率。

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險資對債券和銀行存款合計配置比例高達52.5%,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點;對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合計配置比例僅為12.1%,是2019年以來的最低點。今年險資增配固收資産降低權益資産,有其本身對收益率雙向波動容忍度較低的原因,但在利率中樞走低的大趨勢下,大比例配置固收資産越來越難覆蓋負債成本。對比看,險資近年來的負債成本在5%左右,但近三年市場上能覆蓋負債成本的固收資産並不充裕,“資産荒”持續存在。因此,進一步加大險資權益類投資,是提升長期投資收益率的必然選擇。

最後,提升權益資産配置佔比也與監管導向一致。近年來銀保監會持續引導保險機構堅守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審慎投資理念,維護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當下,險資入市比例上限已放寬至45%,且在投資銀行股、大盤藍籌股等領域享受一定的政策優惠。

目前,險資已成為股票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筆者相信,隨著未來險資穩步提升入市比例,其既能發揮A股市場“定海神針”的作用,也能持續為保險機構帶來良好的長期投資收益。蘇向杲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堅定長期投資信念 險資還應提升入市比例)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