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興慶區:用心用情用力踐行首善之區使命擔當
過去十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十年。也是銀川市興慶區牢記囑託、砥礪前行、跨越發展的十年,更是該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輝煌的十年。
十年來,興慶區委、區政府堅持首善標準,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奮發作為、攻堅克難,圓滿完成“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興慶有為
過去十年,興慶區發生了很多故事。
我們不妨從最有名的新華街(現新華路)講起,從重塑新華街商業地標來感受興慶區的發展變遷。
“走,逛街去!”過去,只要一説這句話,銀川人都明白,逛的就是新華街。
新華街的繁華承載了幾代人的時尚生活記憶,成為興慶區一張耀眼的城市名片。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商業趨於飽和,擺在新華商圈面前的,不單是傳統商貿業經營業績的整體下滑,更有非本土化新型商業綜合體接連入駐的現實考驗,變革迫在眉睫。
煥新城市標簽,托舉首善之區。近年來,興慶區在“城市更新、喚醒老城”的戰略規劃下,實施新百總店更新改造,在原有A、B館的基礎上新建C館,並且A館、B館、C館內部全面連通。推動建發現代城重裝開業,業態不斷迭代升級。商圈130余家首店品牌的引入點燃新消費、帶來新流量,煥發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為銀川市提供了存量商業改造的新範本。接下來,興慶區將實施歷史城區更新復興行動,通過活化利用老建築、老街巷、老味道,引進文化、商業、旅遊新業態,形成歷史文化與現代時尚相融合的城市新地標。
“燒烤一條街”是興慶人心目中另一張最具煙火氣的城市名片,被譽為“寧夏燒烤第一站”。為進一步推動興慶區特色商業街區健康發展,興慶區對敬德街特色街區進行二次全面改造升級。夜市規模翻了一番,引進剪紙面塑等非遺文化和特色小吃、國潮音樂展演等,一下子成為銀川市最火爆的夜間經濟IP。
十年間,興慶區外在的變化生動而具體,內在的變化同樣令人目不暇接,質效並重發展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每年地區生産總值總量不斷擴大,2019年突破500億元大關,2021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600億元,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消費需求不斷釋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50億元,是5年前的1.2倍。民生水準顯著提升,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超過7萬元,高於全國20個省份,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5080元、20557元,高於自治區平均水準。服務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居自治區第一。
今年上半年,興慶區七大主要經濟指標呈現“2個首位、3個位次提升、5個高於”特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居自治區首位,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市首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項指標增速居自治區位次較一季度分別提升9位、8位、11位;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高於銀川市平均水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4項指標高於自治區、銀川市平均水準。
興慶盡責
興慶區是銀川市的文化、教育、經濟、金融和商貿物流中心,歷來是寧夏的“首善之區”。
牢記首善責任,勇於首善擔當,興慶區以首善之為加壓奮進。
産業是城市能級提升的主引擎。興慶區全力開展重點産業高品質發展行動及項目突破年、招商引資攻堅年、服務企業提升年行動,建立産業群鏈推進機制,組建由縣級領導擔任群(鏈)長、龍頭企業擔任群(鏈)主的産業團隊,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數字經濟、金融、文旅、康養、新能源、現代農業等特色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看,興慶區拔節生長,“體格”愈發健碩,能級顯著提升。
強勁——商貿服務業蓬勃發展。聚焦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升級新百總店、建發現代城,引進國際一線品牌超30%,實現建築更新、品牌更新、體驗更新,形成最潮消費場景。建發現代城、新百購物中心重裝開業,上陵星華匯建成運營,老商圈煥發新活力。吾悅廣場盛大開業,砂之船·奧萊等項目加快推進,友愛商圈雛形初顯。鼓樓尚街夜市提標升級,敬德街、吾悅絲路印象、世和天璽酒吧街區人氣漸旺,都市夜經濟多點開花。中環、光耀等大廈入駐企業150余家,樓宇總部經濟提質增效,服務業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90%,加快培育區域消費中心城區。
起勢——數字經濟厚積薄發。加快建設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實施數字經濟發展年行動,制定《興慶區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建設實施方案》《興慶區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新打造1.2萬平方米興慶數字經濟科創園,推動興慶數字經濟産業園擴容提質,重點發展跨境電商、直播電商産業生態鏈和數字貨運大數據産業鏈,引進中國系統電子、曙光雲計算、中科智谷、抖音直播、電商基地等數字經濟企業350余家,累計交易額近15億元。拓展提升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建設智慧社區、數字城管、網際網路教育、智慧旅遊、數字農業等10項數字應用場景,全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穩進——工業經濟量質齊升。興慶區全面落實新型工業強區計劃,東部熱電、磐泰能源科技等重點企業發展迅速,粵泰科技、聯華科技等6家企業升規入統,紅墩子一二礦及選煤一廠加快建設,總投資692億元的寶豐儲能電池全産業鏈項目落地建設,寶豐200兆瓦光伏、興慶區整縣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等項目有序推進。
興旺——特色産業多點開花。聚焦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總投資30億元的山江謠“上河堡”文旅目的地項目落地,天山海世界成功創建4A級旅遊景區,推動黃沙古渡5A級旅遊景區、黃河金岸省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洼路等3個行政村入選寧夏特色旅遊村鎮,興慶區榮獲首批“寧夏全域旅遊示範區”稱號。加快打造區域性康養高地,寶豐健康城養老東區投入使用,引進華邦美好、閱海養老等知名康養品牌,社區嵌入式養老擴點佈局,累計培育健康管理機構42家,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實現全覆蓋。全面提升綠色食品、花卉、奶産業等現代都市農業品牌效應,“都知果”蜜瓜、“婭恬”麒麟瓜、“頂農”大米聲名遠揚,蟠棗摘得自治區果品大賽銀獎,花卉總産值達到1.7億元,鮮奶年産值6.4億元,農業總産值24.9億元。2018年,興慶區被評為全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興慶向新
老建築、老街區作為“有形歷史”,展示著城市的“腔調”。銀川市歷史文化核心城區共劃定5.1平方公里,全部位於興慶區,可以説興慶區是真正的“老銀川”,是首府銀川的城市名片,堪稱“寧夏第一區”。
城市發展過程中,如何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守舊與更新之間的平衡點該如何把握?興慶區交上一份“興慶答卷”。
興慶區實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動,確定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精細管理、公共服務、人文特色“五大提升行動”,以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13類項目為重點,穩步提升城市能級和品質,持續優化人居環境,不斷提高城市治理水準。
自強巷是宗睦巷與解放西街之間的一條東西向短巷,是興慶區典型的背街小巷。通過打造“轉角遇到愛”“興慶文旅”“老城記憶”3個景點,讓過往群眾在這裡駐足,讓遊客感受這座老城的記憶,了解興慶區的發展歷史。
興慶區主要負責人表示,十年來,興慶區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堅持“破”“立”結合,通過“破”把老城區空間騰出來,通過“立”把新活力導進來,真正實現“精明增長”。
近年來,興慶區新增高品質住宅小區18個,建設安置區5個72萬平方米,改造老舊小區360個410.3萬平方米。騰退老舊市場4個,維修改造街巷60余萬平方米,新建市政道路30.33公里,新增機動車停車位5.5萬個。
今年,興慶區繼續加大力度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實施99個老舊小區1.78萬戶改造。謀劃啟動興慶區歷史文化城區更新復興行動,從風貌恢復提升、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佈局優化、文旅商業業態升級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規劃策劃,推動歷史文化城區綜合性系統更新。搶抓銀川市實施“交通疏堵6+N”重點工程機遇,實施一批斷頭路打通工程,從根本上解決制約城東大新片區發展的交通瓶頸。加快“十小便民工程”實施進度,統籌建設小微公園、小停車場、小充電樁等便民項目146個,改擴建8個精品市民驛站,全力完善“15分鐘便民生活圈”。
興慶用心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是興慶區矢志不渝的追求。
十年來,興慶區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以“六大提升行動”為抓手,累計投入民生保障資金103億元,年均民生支出穩定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以上。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1.3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月牙湖鄉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全面提升農村宜居水準,改造老舊莊點45個,翻建農房288戶,改造抗震宜居農房2925戶,新建改造農村公路88.2公里,改水改廁2.66萬戶。
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就業、教育、衛生等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教育在興慶、醫療在興慶、文化在興慶等品牌更加凸顯。完成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和薄弱學校改造,新建改擴建學校26所,增加學位2.3萬個,獲批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範區,基礎教育保持自治區領先水準。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引入公立醫院託管鄉鎮衛生院,建成醫療機構44家,新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點9個,醫療服務能力和全民健康水準大幅提高。新增養老服務場所142家,推廣“嵌入式”微養老機構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提升社會保障水準,新增和轉移就業11萬人。
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質效,深入開展“平安興慶”建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效顯著;深入推進“法治興慶”建設,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成功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創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入選全國首批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率先建成縣區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投入2700萬元打造精品市民驛站26個,提供服務內容189項,惠及轄區居民31萬餘人,15分鐘城市基層黨建活力圈和社區生活服務圈全面鋪開,形成黨建引領、開放融合、共治共用的基層治理格局。
一個個凝聚著民生期盼的願景化作一幕幕正在發生的幸福實景,一張張匯聚著為民情懷的責任清單變為一份份讓人暖心的“滿意答卷”,一筆筆真金白銀的投入讓群眾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人民群眾在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中真切感受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和溫度。
奮鬥者的腳步永不停歇。興慶區錨定“實力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任務目標,全面落實兩個示範市建設各項目標任務,以“首善之區”的使命擔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記者 喬素華
來源:寧夏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興慶區:用心用情用力踐行首善之區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