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資訊

“自給自足”式勞動課,真想“來一打”

上千名師生三餐吃的都是自己種的,産出不僅自己夠吃,還能為周圍其他學校供應,同學們在自建動物園裏學生物、在自有植物溫室裏上美術課……據人民網9月26日報道,近日雲南宣威靖外明德小學火了。自2008年建校後,學校就決定通過勞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為全校師生提供三餐食材來源。到今年,他們已堅持了15年。

上述報道中的這所農村小學,建有近150畝勞動教育基地,裏面養殖有多种家禽牲畜,種植著眾多瓜果蔬菜,還設有農耕文化長廊、特種養殖區、科普園(玻璃溫室)等。平時的管理工作由專業人員負責,但在每班每週的兩節勞動課上,學生會在專職勞動教師的帶領下參與牲畜的養殖和田間勞作。進入三年級後,每個班都會分到一塊責任田,學生們有充裕的空間與時間參與勞動,同時可以收穫讓人艷羨的勞動成果。對這樣的學校,網友直呼“太酷了”。

自給自足的勞動教育基地是勞動教育的好課堂。隨著《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實施,今秋開學起,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明德小學已進走在前列——因地制宜,為學生提供可感性、可學性、可用性的勞動課程,把勞動教育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

自給自足的教育基地是培養良好品質的課堂。人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不僅産出物質,也關乎人的智慧與快樂。據悉,除大米和調味料外,1000多名師生一日三餐所需食材,均來自這150畝的勞動教育基地,吃不完的肉菜還能拿去售賣,收入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反哺學校建設。孩子們採摘蔬菜、喂雞養豬、投喂小動物時的滿臉笑容,是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深刻詮釋,吃著親手培育的綠色瓜果蔬菜,勞動的價值與快樂已經播撒在幼小的心田。學生在親近自然,開闊眼界、耕耘收穫的同時,學會了怎樣與小動物相處,懂得了尊重生命、愛護自然的道理,還培養了團隊意識和社交能力,這對文化課的成績提高也有促進作用,可謂收益頗多、快樂多多。

“沒有親吻過土地的孩子,童年是不完整的。勞動形成的優秀品格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明德小學校長説的這番話受到網友們的高度認同。誠然,很多學校不具備這所村小擁有的“優越條件”,但生活即教育,從實際出發,準確把握勞動教育的本質,根據學生的成長特徵安排科學、有效的勞動課程,提高勞動教育教學品質,同樣可以讓學生從日常教學、生活中逐步體會到勞動的愉悅感、獲得感,進而讓學生終身受益。

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自給自足”式勞動課,真想“來一打”)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