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iluchina.com.cn/templates/siluchina/china/images/china-logo.png)
網路賬號也能分割、繼承嗎?
核心提示
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産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眼下,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資訊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捷與精彩,支付寶、微信、遊戲貨幣、微信公眾號、網店賬號、遊戲裝備、個人網上積分下載許可權等種類繁多的虛擬財産成為公眾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且,隨著人們逐漸融入網路空間,現實生活與網路世界變得越來越密不可分,附著在那些無形的虛擬財産上的經濟價值、交易價值日益凸顯。
但是,相對於房屋、汽車等有形、有明確價值的資産,如何保護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財産,成為公眾關注的問題,也對法律制度提出新要求。
“親人去世後,他的QQ、雲盤賬號該如何處置?”“我現在遊戲裏的裝備和網店能被當作遺産,寫進遺囑嗎?”……面對“網際網路+”時代的民生新關切,民法典首次將數據、網路虛擬財産納入保護範圍,讓虛擬財産的妥善處置有法可依。
典型案例
“90後”夫妻方某、廖某于2014年結婚並育有一子。因夫妻感情破裂,今年3月,方某向人民法院訴請離婚,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産。經查明,方某、廖某共同財産除一套正在按揭付款的商品房外,另有夫妻雙方共同經營的一個抖音賬號。該賬號直播售賣漁具,有粉絲10萬餘人。而這個抖音賬號及運營帶來的收益,成為雙方財産分割的分歧所在。
承辦法官認為,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運營抖音賬號産生的收益屬於夫妻共同財産,離婚時可以進行分割。雙方共同運營的抖音賬號,擁有一定的粉絲數量,具有商業價值,具備一定的財産屬性;但抖音賬號的運營與註冊人存在較為密切的聯繫,亦具有一定的人身屬性,不能以普通財産簡單進行分割。
該案經調解後,當事雙方達成協定:抖音賬號由註冊人廖某使用經營,該賬號經營期間的應收貨款和現有貨款歸廖某所有,雙方婚姻期間因共同經營對外所欠貨款的債務也由廖某負責償還,廖某分期向方某支付共同財産補償款30萬元。
法官説法
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一級法官助理 魏巍
“我國民法典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對虛擬財産作出規定的法典,它積極回應數字時代的迫切要求,為虛擬財産的保護提供了原則性依據。”魏巍表示,過去,由於我國沒有與網路虛擬財産直接相關的法律規定,面對遊戲賬號、遊戲貨幣、遊戲裝備被盜,或是因交易産生糾紛的情況,網路遊戲玩家即便報警,公安機關在不明確這些賬號、裝備是否具有財産屬性的情況下,往往也不予立案。但是,隨著網際網路虛擬世界的快速發展,“雲端”生活與現實生活關聯日益緊密,一些網路賬號成為不少人凝聚心血的精神家園,而且時間、資金的投入也能轉化為一定的財産性收益。因此,法律層面對網路虛擬財産的保護,關涉群眾切實利益。我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産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該條文雖僅是對虛擬財産的保護進行確認,但明確賦予虛擬財産成為法律意義上的民事財産的權利,為日益豐富的虛擬財産的界定和保護奠定了基礎,為後期立法提供了空間。
在具體的解釋適用方面,魏巍分析,上述案例中,夫妻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共同運營的抖音賬號,因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時間,且具有明顯的財産屬性,所以依法應視為法律意義上的夫妻共有財産,可以在離婚時進行分割。但是,因為網路虛擬財産還具有一定的人身屬性,所以不能進行簡單分割,需要進行綜合考量。同樣,類似案例中抖音賬號的其他具有交易價值的虛擬財産,也可以依法進行繼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規定:“遺産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産。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産,不得繼承。”這條概括式的規定,將網路虛擬財産及其他形式的財産權益均納入遺産範圍。所以,虛擬財産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且不是法律規定或者根據性質不得繼承的,都可以依法繼承。
此外,魏巍認為,由於民法典目前只進行了原則性規定,對網路虛擬財産的法律性質及買賣、抵押、贈與及繼承權利變動的規定有待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因此,現階段司法實務中對於網路虛擬財産的分割或繼承,仍存在一定難度。一般來講,對於支付寶、微信內的餘額以及自媒體賬號內的版權等,可以按照相應法律規定直接進行分割或繼承。但由於支付寶、微信等社交賬號以及自媒體賬號,是初始申請註冊人專屬的,具備一定的人身屬性,能否進行過戶,要以虛擬財産權利人同具體的網路服務提供者所簽訂的網路許可及服務協議中的約定為準。如《騰訊微信軟體許可及服務協議》中,就明確了非初始申請註冊人不得通過受贈、繼承、承租、受讓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微信賬號。另外,對一些直播帶貨的“百萬粉絲”賬號,或有固定讀者的自媒體賬號等網路虛擬財産的價值,目前尚沒有明確統一的確定標準。因此,如果涉及財産的分割和繼承,實踐中仍主要通過協商確定。上述案例中,夫妻在賬號的分割問題上可以就該虛擬財産的價值評估約定一個可參考的評估標準,如果約定不成或標準難以統一,則可以通過競價的方式由價高者取得虛擬財産,另一方取得相應經濟補償。
虛擬財産其實不“虛”,網路空間更不是法外之地。相信,未來隨著法律規定的日益完善,網路虛擬財産的買賣、抵押、贈與及繼承等權利變動,都將有更加明確的法律指引,網路虛擬財産各方權利人之間,以及他們與虛擬財産網路運營商之間的法律關係也將更加明確。記者 陶玉瓊 通訊員 劉純博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網路賬號也能分割、繼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