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自畫像 

能“生吃”的玉米是怎樣種出來的?

高立偉鑽出玉米地,拿著剛剛成熟的玉米,在記者驚訝的目光中,一口咬了上去。

這場面並不是“網紅”標新立異的舉動,高立偉這是要向記者證明:他種植的高葉酸玉米,口感好、營養豐富,是能生吃的。

7月5日,記者在七師一二九團採訪時,聽職工説,四連種了一片可以“生吃”的玉米。帶著好奇心,記者找到了這片玉米地的主人——四連職工高立偉。

今年35歲的高立偉雖然是土生土長的一二九團人,但是成為團場職工的時間並不長。2021年,高立偉才回到團場。

“2020年,我從朋友口中得知,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的農民種了幾千畝科技含量很高的玉米,畝産值能達到兩三萬元呢。”高立偉説,從小在團場長大的他當時根本不相信。

“種玉米能有這麼高的産值?”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高立偉和朋友驅車趕到涼城玉米種植點考察。

當地的種植戶向他展示了“生吃”玉米並作了介紹,這種玉米的批發價每個就要5元錢,平均畝産5000到6000個玉米,秸稈還可以回收利用做飼料。

粗略一算,高葉酸玉米的畝産值超過了3萬元。如此高的經濟效益,立刻讓高立偉動了心。“我當時就想,團場的土地、氣候等條件和涼城相似,能不能把高葉酸玉米引回團場種植?”高立偉説。

然而,讓高立偉失望的是,他當時並沒有得到高葉酸玉米品種的詳細資訊。但是,這種玉米已經“種”進了他的心裏。

回到團場後,高立偉多方打聽,得知高葉酸玉米種植技術源自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他立刻奔赴北京尋求合作,終於得到了高葉酸玉米種子和種植技術。

“團場領導得知我的想法後,鼓勵我要敢想敢幹,立刻試種。”高立偉説。

今年4月,高立偉播下高葉酸玉米種子,同時介紹朋友種了另一種高産值糧食作物黑小麥。

記者來到一二九團時,高葉酸玉米和黑小麥都進入了成熟期。

高立偉興奮地告訴記者:“經過測算,這片地平均畝産5000個玉米。”

“産量已經證明了,銷售有問題嗎?”記者問。

“已經和多家網路銷售平臺達成合作意向,高葉酸玉米和黑小麥都可以通過網路銷售。”高立偉自信地答道。

一二九團農業資源豐富,有棉花、設施農業、畜牧業、林果業等多個産業。近年來,該團瞄準市場需求,進一步調整農業結構,辣椒、葡萄、生豬等特色産業不斷發展壯大。

“兵團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力爭高標準農田佔比超過70%,主要糧食作物單産逐年提升。我們要把落實黨代會部署要求作為今後一個時期最重要的任務抓緊抓實,穩定增加糧食種植面積。”一二九團黨委書記、政委王勝傑説。

在種植黑小麥的示範田地頭,高立偉搓開麥穗,將黑色的麥粒小心地放入記者手中説:“邀請你們明年再來,相信那時候,我就不再是‘單打獨鬥’了,會有更多職工加入,我們新農人一定能多種糧、種好糧。”記者 姜蒙 趙珺

來源:兵團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能“生吃”的玉米是怎樣種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