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絲路文明》丨古希臘地理圖籍中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古代亞非歐三大洲以中國絲綢為代表性商品和交換媒介的商貿往來和文明交往之路。舊大陸不同區域文明的差異性、多樣性和互補性推動著不同文明交往通道——絲綢之路的形成、發展與繁榮,一部人類文明交往史很大程度上就是絲綢之路形成發展的歷史。

絲綢之路是一條由歐非亞大陸不同文明分段開闢、不同族群接力共建、經歷漫長髮展逐漸貫通的大通道,分為沙漠綠洲之路、海上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和高山峽谷絲路四條主要線路,促進了亞非歐三大洲不同區域的物種傳播、商品交換、族群融合、技術交流和思想交融,推動了東亞中華文明、南亞印度文明、西亞北非伊斯蘭文明、歐洲基督教文明、北方草原遊牧文明的融通,是人類歷史上最珍貴的文化遺産之一。

古地圖是古人地理觀念、知識和技術的結晶,具有文字文獻不可替代的文獻價值、文物價值和文化價值,主要有中國古地圖、伊斯蘭古地圖和歐洲古地圖三大體系。古代歐洲人國家治理、軍事征服、商業貿易、地理探索和哲學思推動了歐洲古地圖的編繪,其中的交通驛路圖直觀反映了歐洲人對絲綢之路的認知,成為西方重要的絲綢之路文化遺産。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人在腓尼基人的基礎開闢了地中海航線,建立了希臘文明圈,奠定了西方海洋文明的基石。古希臘也是西方地理學和地圖學的源頭,留下眾多反映海陸交通的地理圖籍,留下了豐富的地理學和地圖學理論和實踐成果,為西方地圖學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邁錫尼時代的希臘航海圖畫

早在米諾斯-邁錫尼時代(西元前2100-1100),希臘克裏特島的米諾斯人就開始利用沿岸地物和天體形象來導航,開創了愛琴海島嶼間的海上航線。米諾斯王宮和山頂神殿建的築特徵與春分日暮季節以及特定恒星的出沒相一致,表明米諾斯人具有發達的天文學知識。米諾斯人建立了強大的海軍,並向希臘半島和埃及進行海上遠航,在夜間穿越開放水域,表明當時的船員們已經熟練掌握了用特定星體特別是大熊座來導航定位的航海技術。

米諾斯人的航海實踐得到了壁畫實物的驗證。1971年,考古學家在希臘聖托裏尼島(Santorini,舊稱錫拉Thera)的阿科羅第裏(Akrotiri)城內的原海軍上將家園發現了一幅約繪製于西元前1623年左右的壁畫,稱為“錫拉壁畫”。壁畫主要描繪了一支艦隊從錫拉島的亞特蘭蒂斯城出發,穿越愛琴海前往克裏特島的米諾斯王宮的航程。從船上人物的服飾來看,像是參加一次盛大的節日。圖上10槳船、42槳船等大小類型各異的艦船、波濤洶湧的大海、躍出海面的藍色海豚、曲折的海岸線、繁榮的港口、海濱村莊、跑滿野生動物的山巒、蜿蜒的河流河岸,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海洋遠航畫面,明顯具有地圖的部分特徵,反映了米諾斯文明航洋技術的發達。

9e7926d8d0c845c18f867f1b531a51c3

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西元前1623年“錫拉航海壁畫”

6e4ef0c8d36f443e97facde659a6c0d5

“錫拉航海壁畫”左側錫拉島亞特蘭蒂斯城

bd69f7ee28e4482881af916c904a89c8

”錫拉航海壁畫“右側克裏特島米諾斯王宮

圖上左側的城市應該就是傳説中錫拉島上最終沉入大西洋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城,城市的色彩與柏拉圖《對話錄》中關於亞特蘭蒂斯的記載相一致。壁畫右側的城市是克裏特島上的米諾斯王宮。這幅三千多年前的壁畫生動展現了古希臘人開闢愛琴海航線的偉大壯舉。

古典時代希臘地理圖籍中的絲綢之路

從西元前8世紀開始,古希臘城邦掀起海外殖民運動,建立了環地中海和黑海希臘文化圈,推動了地中海和黑海航線的發展。成書于西元前8世紀的《荷馬史詩》明確記錄了希臘人用恒星導航的航海實踐,並提出了有人居住的世界是四面環海的圓盤世界理論,影響了其後的航海實踐。《荷馬史詩·奧德賽》中卡呂普索告訴奧德修斯將大熊座放在左手邊,同時觀察昴宿星和獵戶座,可以保證他橫渡海洋向東遠航,反映了古希臘人星象導航的遠洋航行。西元前8世紀,希臘人深入黑海沿岸,與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開展貿易,獲得東方貨物。《荷馬史詩·奧德賽》記述到:“從門閾直到內室,椅子上放著柔軟的綺羅”,再現了中國絲綢傳入古希臘的場景。於此相應的是,

西元前6-5世紀,在希臘文明崛起和對外殖民的過程中,波斯文明先行一步邁入帝國階段,與希臘文明相互影響和競爭,並最終圍繞小亞細亞的控制權引發兩次希波戰爭,對舊大陸文明格局産生重大影響。西元前6世紀,古波斯阿赫美尼德王朝建立橫跨三大洲的遼闊帝國,將波斯禦道和官道從地中海東岸修築到中亞索格狄亞那和巴克特裏亞行省,開闢了陸上絲路西段。西元前520至518年,希臘學者斯基拉克斯(Scylax)受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委派赴印度探險,他沿印度河進入印度洋,一直遠航到阿拉伯海和紅海,西至蘇伊士,推動了希臘人和波斯人對印度洋航線的了解。西元前6世紀,古希臘和古波斯的航海圖籍被稱為“船引”。bd34291a0fc641d88ccd66a2e0692836

西元前5世紀希羅多德人居世界地圖(建構)

西元前5世紀,西方歷史學之父、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巨著《歷史》中記述了希波戰爭的背景和進程,敘述了希臘人、波斯人開闢的海上絲路和草原絲路。《歷史》第4卷講述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東征斯基泰時描寫了當時的東西方貿易和商路。希羅多德根據西元前7至6世紀阿利司鐵阿斯( Aristeas )《阿裏瑪斯比亞》( Arimaspea 即《獨目人》)一書的記載,描述了一條從黑海北岸經中亞北部草原到阿爾泰山之間、主要由斯基泰人、馬薩蓋特人、獨目人等遊牧族群居住的草原絲路,根據中國學者研究獨目人主要居住在今中蒙分界處阿爾泰山分水嶺青河縣東北部的三道海子。

除了波斯人和希臘人之外,源自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及其後繼者紮根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人也是地中海世界出色的水手,他們發明瞭用以測定水域深度工具,並因航海將腓尼基字母傳播四方,成為西方字母文字的源頭。西元前500年左右,迦太基航海家漢諾(Hanno)從地中海駛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探索了非洲塞爾加爾一帶的大西洋海岸。

西元前4世紀希臘人開始通過絲綢認識中國。希臘史學家克泰夏斯(Ctesias)在其《史地書》中用“塞裏斯”(Seres)來稱呼産絲的中國。希臘文中的“seres”一詞是上古漢語“絲”(ser)字輾轉的音譯,而“seres”原意是“制絲者”,引申為“絲國”。

希臘化時代希臘航海圖籍中的絲綢之路

西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開始了其為期十年的東征,先後征服原屬波斯帝國的小亞細亞、埃及、波斯以及波斯帝國的巴克特利亞和索格狄亞那等東方行省,並在西元前324年征服印度北部,創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遼闊帝國,在東方建立了十幾個亞歷山大城,開創了舊大陸的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和探險活動極大推動了中亞和印度地理知識在西方的傳播,東方地理知識就成為歐洲地理學的知識體系的重要內容。

0cdccc21b578429d92ef90f0a75e8e33

1624年奧特柳斯《寰宇大觀》之《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圖》

亞歷山大大帝政府印度北部後,曾派人探索印度南部的海洋,沿印度河航行到大海,探明印度河的海口和印度南部的海岸,走海路回波斯。這支海軍在尼爾庫斯(Nearchus)率領下,通過印度洋和波斯灣從印度遠航到波斯的蘇薩。尼爾庫斯和皮賽阿斯的遠航為其後的航海圖繪製提供了堅實基礎。

奧特柳斯1624年安特衛普銅刻設色本《寰宇大觀》中收錄有一幅根據《亞歷山大遠征記》等古典文獻編繪的《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圖》(Alexandri Magni Macedonis Expeditio),旨在表現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後建立的遼闊帝國。該圖西起歐洲巴爾幹半島的希臘和非洲北部的大利比亞,東至中亞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和南亞印度河流域,北到裏海北岸斯基泰人所居的歐亞大草原,南至印度洋,描繪黑海、裏海、阿拉伯海的輪廓,愛琴海沿岸的島嶼和港口,印度洋上的帆船和海怪,反映了地中海到印度的海陸絲路交通。

到西元前3世紀,希臘人開始使用小熊座導航。西元前118年左右,希臘航海家尤多克蘇斯(Eudoxus)為埃及托勒密王朝國王托勒密八世探索阿拉伯海,並記述印度洋季風系統。西元前2世紀,希臘人開始繪製立體投影的航海圖,進一步推動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和再現。

在亞歷山大後的希臘化時代,東方的地理知識成為希臘文獻記載的重要內容,關於東西方交通的地圖也成為歐洲地圖的繪製傳統。希臘化時代東方南亞中亞地區通往地中海世界的官道和商路主要有三條:北線為印度—巴克特裏亞(今阿富汗)—索格狄亞那(今烏茲別克)—裏海—黑海—地中海。中線分為海路和陸路兩條:海路為印度—波斯灣—兩河地區,陸路為印度—興都庫什山—巴克特拉—伊朗高原—兩河流域,二者在兩河流域匯合後再通向地中海。南線為海陸兼行,先從印度經阿拉伯海到南阿拉伯地區,再從陸路到佩特拉—大馬士革、安條克或埃及。這三條路線在不同的時期和地緣政治背景下迭為主次,成為海陸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希臘人在吸收改造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文明的基礎上,創造了輝煌的希臘文明,在腓尼基人的基礎上創造了文字,開闢了從愛琴海、地中海再到黑海、紅海和印度洋的海上航線,奠定了西方海洋文明的基石。西元前17世紀的錫拉壁畫再現了克裏特文明的航海成就和亞特蘭蒂斯傳説。

西元前8世紀到西元前5世紀,希臘各城邦掀起海外殖民運動,先在愛奧尼亞和色雷斯建立殖民地,其後在環地中海和黑海地區建立了眾多殖民地,推動環地中海航行和貿易。西元前4世紀,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遼闊帝國,在波斯帝國的基礎上完善了陸上官方道路驛站體系,開拓了以地中海為中心,從大西洋經紅海、波斯灣至印度洋的航線,打通了陸海絲路西段,並在開拓、探險和經商實踐中撰繪了大量地理圖籍,開創了舊大陸的希臘化時代。

古希臘地圖多以世界地圖的形式來展示三大洲輪廓和東西方交通大勢,對於具體路線的表現不夠清晰,展現了希臘人長于哲學、數學和理論建構的民族性。總體來看,古希臘地理圖籍見證了古代希臘人探索地中海、遠征亞洲、開闢印度洋新航路的恢弘歷史,是研究古希臘時代絲綢之路西段歷史地理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和文化價值。(來源:《絲路文明》雜誌)

來源:《絲路文明》雜誌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