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發瘋文學”上熱搜,好好説話難嗎?
最近,“林黛玉發瘋文學”意外上了熱搜,一句“橫豎就拿那麼一點工資,還要24小時使喚人了”,成了很多年輕人吐槽工作壓力大的新梗。有人覺得“林黛玉發瘋文學”太好用,給快節奏的生活帶來心理舒緩,當然“為什麼要把你們發的瘋安在林黛玉身上”的質疑聲也不少。在網路“梗文化”的時代背景下,網際網路“話術”迭代速度越來越快——“林黛玉發瘋文學”之前,有所謂的“廢話文學”,“文學”一詞正變得越來越廉價和庸俗,好好説話則顯得更難了。
“林黛玉發瘋文學”能夠在網路上野蠻生長,不得不歸功於“發瘋”二字,強烈的反差是一大特質——林妹妹説話嬌俏卻不饒人,與柔弱形象形成對比,“懟人語錄”走紅也就不奇怪了。“發瘋”的關鍵還在於戲劇性的情緒張力,“林黛玉發瘋文學”以問句、感嘆句為主,體現咄咄逼人的氣勢。聊天時使用“妹妹這時候倒是想起來姐姐了”“何必在這説這些話”等林黛玉語錄,再配上“我就知道一切都是錯付了”的表情包,可謂狠狠拿捏了林黛玉式的溫柔一刀。
脫離了語境的黛玉語錄拼貼,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種怪腔怪調的表達方式。
《紅樓夢》原著中王熙鳳問林黛玉的一句“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麼藥?”在原文語境中僅僅表示關心,而在“林黛玉發瘋文學”中被摘出來就變了味道,好好的話變得陰陽怪氣起來,成為不少網友的懟人利器。諷刺勁兒一旦過頭,發瘋的感覺就越發上頭了。
以玩梗的方式消解日常生活中被要求壓抑的情緒,被年輕人用來對抗越來越“內卷”導致的社會壓力,産生集體身份認同,本無可厚非。早在“發瘋文學”這個詞尚未出現時候,我們就有過類似的流行文體,比如2011年左右就流行過的咆哮體。但在“林黛玉發瘋文學”出圈的過程中,原本作為一種個體宣泄渠道的表達方式,越來越成為收割流量的密碼,出現在眾多短視頻中,跟著湊熱鬧的年輕人,很多都不知不覺成了這場網路狂歡的一分子。
當滿屏都是“你大抵是倦了”“一整個愛住了”等文字梗時,正經嚴肅的説話好像變成了一件難事。某種程度上説,“林黛玉發瘋文學”代表的是碎片化網路帶給人們的“網路失語症”——我們的語言開始從“雅俗並存”到“只俗不雅”,久而久之便喪失了語言該有的內涵,真的變成了似是而非的“瘋言瘋語”,而當新梗誕生、熱搜退去,又有多少人真的會因為曾經的狂歡記住經典呢?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林黛玉發瘋文學”上熱搜,好好説話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