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西安工業遺産活出精彩

西影園區。(記者 竇翊明 攝)

一座座難忘的老廠房、一段段奮鬥過的崢嶸歲月、一群群人的時代記憶……從被林語堂稱為“中國抗戰時期最偉大的奇跡之一”的寶雞申新紗廠到年輕人爭相打卡的時尚之地“西影·電影圈子”,從時尚前衛的大華·1935到熱鬧非凡的3511文化創意産業園,老廠房、老設備、舊産品、舊車間,這些散落在陜西省各地的工業遺産,近年來紛紛由“老面孔”變身“新地標”,煥發出新的活力,締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中,它們越“活”越精彩。

■記者 丁倩瑾

整體性保護、創意性展示、産業化提升

“工業銹帶”變成“生活秀帶”

“廠房不再機器隆隆,高爐不見煙塵滾滾,廢棄工廠還有利用價值嗎?新增長點在哪?”不少人不理解工業遺産的價值,甚至還將其視為城市發展的負累,要麼將其推倒,建成大廈樓宇,要麼任其荒蕪破敗。事實上,這些工業遺産就是濃縮的中國製造奮鬥史。作為我國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結構轉型的見證者,這些曾經機器轟鳴的工廠車間,如同工業文化的珍貴“化石”,承載著中國製造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歷史記憶。

為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推動工業遺産保護利用,2018年工信部組織開展了全國範圍的工業遺産摸底調查,印發了《國家工業遺産管理暫行辦法》並組織開展國家工業遺産認定工作,基本掌握了我國工業遺産的資源資訊、地理分佈、規模數量和品質水準等情況,建立了工業遺産項目數據庫。

據工信部初步統計,全國尚存工業遺産近千處,主要形成于幾個重要階段,一是古代手工業時期;二是清末洋務運動和民國民族工業時期;三是新中國成立後至上世紀60年代,以156項重點工程項目為代表,主要分佈在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行業覆蓋煤炭、冶金、機械等國民經濟基礎行業和國防軍工領域;四是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在中西部地區進行的以國防科技工業為主的三線建設留存下來的工業遺産。截至目前,工信部共發佈5批194項國家工業遺産名錄。

去年5月,工信部又與發改委、教育部、財政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實施文化+産品系列行動”“創建一批工業旅遊示範基地”“推出工業旅遊精品線路”“培育一批工業文化研學實踐基地(營地)”“創建一批工業博物館”等。

“我國工業遺産項目時間跨度大,數量繁多,保存現狀複雜,隨著工業轉型升級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老廠礦停産搬遷,一批重要工業遺産面臨滅失風險。” 工信部産業政策司有關負責人指出,如此多的工業遺産,保護利用成為一大難題。

據了解,工業遺産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本身仍在從事工業活動的活態工業遺産,另一類是退出工業領域而喪失原初功能的工業遺産,這些工業遺産又被稱為“工業銹帶”。從世界遺産的視角看,英、美、法、德等國家的工業遺産保護利用起步早,如英國鐵橋峽谷、德國魯爾區等一批工業遺産已成為世界工業遺産,其成功之處在於注重設計規劃,在整體性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創意性展示和産業化提升,推動文旅融合、産業融合和城市融合,將“工業銹帶”變為一批集城市記憶、知識傳播、創意文化、休閒體驗于一體的“生活秀帶”,使工業遺産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旅遊+文化+商業”融合發展

陜西多處工業遺産“華麗變身”

2017年,寶雞申新紗廠(陜棉十二廠前身)作為陜西省唯一入選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産的項目,成功躋身首批國家工業遺産名單。截至目前,陜西省入選國家工業遺産名單的項目已躍升至9個。

去年年底,第五批國家工業遺産名單公佈,西安電影製片廠成為西安市首個國家工業遺産項目。成立於1958年的西安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西北地區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影片生産基地。《人生》《老井》《紅高粱》《大話西遊》,一部部電影名片從這裡走向世界,60多年的輝煌歷程記錄著中國電影工業發展的印記。

2016年10月,西影投資10.3億元啟動了“電影圈子·西影電影産業集聚區”建設。秉承“修舊如舊”的理念,在完整保留老辦公樓、洗印車間、置景車間等老廠區蘇式建築群風貌,以及珍貴電影放映設備、電影道具和藝術檔案資料等的基礎上,完善影視服務設施,積極探索“影視+文旅”跨界融合,構建了影視創作、影視拍攝、影視投資、影視宣發、園區運營、電影博物館、電影主題酒店等影視産業鏈條,形成了功能完備,環境優美,藝術氛圍濃厚的産業園區。多途徑的創新發展也使西影集團資産規模從2015年底的5億元增至目前的21億元。

銅川耀州陶瓷工業遺産群在2020年成功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産名單,也是當年陜西唯一入選項目。“耀州陶瓷工業遺址群是古代耀州窯遺址與近代現代化工業遺産疊加生成的、以陶瓷工業文化為核心的遺産群聚集地。耀州陶瓷工業遺産群申報成功,將對耀瓷文化的宣傳、擴大耀瓷的知名度起到積極作用。”耀州窯文化基地管委會工作人員表示:“這是耀州陶瓷千年傳承的又一個高光時刻。”

以“陶瓷+工業遺産”為主要基因序列的耀瓷小鎮對標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隨著耀州窯陶溪川美術館、藝術家駐場工作室、陶藝工坊和茶咖空間、網紅書城、精釀酒吧、直播基地、實踐博物館、遺産酒店、窯洞民宿等板塊的陸續建成,昔日破敗不堪的老廠房化身為頗具青春創意與活力的文創街區。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這裡已經成為銅川首家集文化創意、陶藝體驗、研學實訓、休閒餐飲、酒店民宿為一體的混合業態、跨界經營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去3511文化創意産業園裏的花市休閒成了家住西安昆明路的王女士每週都要進行的一項活動。王女士告訴記者:“我家就住在3511廠隔壁,可以説見證了這個老廠房華麗變身的全過程。”據王女士説,過去老廠房一直閒置,後來兩個車間被改造成了停車場。去年年初,新的3511文化創意産業園盛裝登場。“原來旁邊的秦美花卉市場搬過來了,每週在這買買花、看看魚、吃吃美食、來杯咖啡,走的時候再打包一份甜品,一天都可以泡在這裡,放鬆心情,感覺特別棒。”

目前整個園區既有花市、魚市及各種寵物店,還有餐飲門店、奶茶店、麵包店、咖啡店、酒吧及生鮮超市、舞蹈教室。

據記者了解,2018年,際華三五一一實業有限公司啟動“西安際華3511文創科技園”項目,通過利用原有廠房改建並新增部分面積,打造一個以工業遺跡為載體,以長安歷史特色為紐帶,以西安眾多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為依託的科技文創産業基地。3511文化創意産業園內至今還保留著完整的工業廠區遺跡,77棵大樹,三棟包豪斯風格廠房,十棟上世紀50年代蘇式建築風貌,70多年廠區歷史文化遺存。“我們始終秉承修舊如舊、保護再利用的理念。結合原有的建築特點和佈局結構,對部分老建築進行了改造,使之變成時尚美觀的玻璃花房。”際華三五一一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小革對記者表示。

設立市工業博物館 打造工業遺産示範區

西安工業遺産保護利用在行動

西安是國家從“一五”時期就開始佈局建設的重要工業基地,不同經濟建設時期留下的工業遺産,不僅見證了西安近現代工業化發展的歷程,也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

去年,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推動西安市工業遺産保護利用 打造“生活秀帶”工作方案》。把工業遺産保護利用和城市規劃、城市發展有效銜接,堅持保護與利用相結合,以用促保,打造一批集城市記憶、知識傳播、創意文化、休閒體驗于一體的“生活秀帶”。推動工業遺産保護與西安城市形象提升相融合,將能夠凸顯工業文化特色的標誌構築物,融入城市特色區域或空間景觀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務能力。

方案指出,將對全市工業遺産進行全面調查摸底,今年年底前,西安將建立工業遺産清單,對認定為市級工業遺産的單位頒發證書、授牌並予以獎勵。

對已核定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工業遺産,開展工業遺産價值闡釋展示,弘揚工業遺産當代價值。對列入歷史建築的工業遺産,做好保護利用。並搭建工業遺産保護利用項目招商引資合作平臺,對經鑒定,房屋結構安全、符合使用安全條件的,吸引社會資本進行開發利用,把閒置和廢棄的工業遺産轉變為開放展覽館、文化藝術中心、生活劇場等産業發展轉型和城市發展更新的資源,實現遺産保護與城市建設同步推進。

重點圍繞軍工、電工、紡織三個特色工業集中區,抓好連片保護利用。幸福路工業遺産集中區,突出軍工特色,重點發展商貿商務、文化娛樂、創意展示等,打造融合服務和時尚創意合作平臺。土門工業遺産集中區,突出電工特色,重點發展科技研發、文化旅遊、總部經濟和高端服務等,打造工業文明和都市文化融合體驗區。紡織城工業遺産集中區,圍繞國家實施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深挖紡織工業文化內涵,加快老街區、老廠區、老建築等的功能性提升,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民宿體驗、觀光旅遊、休閒養生等業態模式,打造紡織工業文化創意商貿和宜居宜産生活區。

鼓勵設立市工業博物館。重點支援標準西遷博物館、中國航太固體動力之鄉工業歷史文化博物館、灞橋紡織記憶博物館等項目建設。

“宅度假”盛行

工業遺産酒店大有可為

長期研究西安歷史文化並在旅遊行業工作多年的王娜向記者表示,與傳統文物和名勝古跡相比,工業遺産是一種離當代並不遙遠而不易引發關注的文化遺産。但工業遺産不僅是工業社會歷史的見證與記憶的凝結,還是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等工業文化核心內涵的載體,對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進行勞動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工業遺産是城市記憶所在,能代表城市講歷史。西安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對工業遺産的保護利用,為城市又增添了近代色彩。有歷史文化遺存的地方,更能引起市民的共鳴。西安應進一步加強工業遺産與創意産業、旅遊産業的對接,積極開展以工業遺産開發為重點的工業旅遊,推動工業與觀光旅遊、科普教育相結合,探索出西安工業遺産保護利用的新模式。”王女士建議,借鑒大華·1935、紡織城文化藝術街區、西影廠、老鋼廠、3511文化創意産業園的保護利用模式,完善配套商業服務功能,開發以工業遺産為載體的體驗式培訓、研學旅行、演出展覽、休閒旅遊精品線路,形成生産、旅遊、教育、休閒一體化的工業文化旅遊新模式。從契合西安城市風貌、文化精神角度打造工業遺産示範區和旅遊目的地。

“受疫情影響的當下,許多人的出行習慣正在改變,他們不再長途跋涉,而是選擇在城市周邊又相對安全、私密的空間‘宅度假’。以去年年底剛剛開業的北京首鋼園香格里拉酒店為例,作為全球獨一無二的工業風特色酒店,酒店利用老的發電廠改造成新的城市生活空間,引入環保和科技理念,滿足商務活動、度假休閒等需求,助力城市新地標打造。”酒店行業專家朱先生告訴記者,如果在西安建設這樣的工業遺産酒店,走出酒店,便進入歷史與時代感交織的城市印記中,步入店內,有獨一無二的工業風公共社交空間,關起房門,則有舒適私密的個人區域,多重體驗可以自如切換,非常適合當下年輕人愛好獨特又嚮往私密的消費喜好。打造一批品質高端、業態多元的新興酒店和消費集聚區,通過營造新場景、激活新消費、引領新生活,著力發掘西安老舊廠房價值,全面提升城市經濟、人文、生態和生活品質。

相關連結

陜西入選國家工業遺産名單項目

寶雞申新紗廠

王石凹煤礦

延長石油廠

紅光溝航太六院舊址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長短波授時臺

定邊鹽場

耀州陶瓷工業遺産群

西安電影製片廠

西鳳酒廠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