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資訊

新華全媒+丨煤電保供取得階段性成效,2022年如何穩住“壓艙石”?

煤炭,是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壓艙石”。回望2021年,煤炭供需偏緊,價格一度暴漲,部分省份一度拉閘限電。隨著增産增供措施落地見效,煤炭供需形勢持續好轉,電廠存煤水準快速提升,智慧化、綠色化在能源保供中大顯身手。

煤電保供取得階段性成效

作為“西電東送”的重要送端,寧夏承擔著向全國十幾個省份送電的責任。然而,由於電煤供應不足、價格高漲,2021年7月份以來,寧夏出現近年來首次較大規模的電力缺口。

自2021年3月以來,煤價上漲通道開啟,9月突破千元大關,10月漲至每噸2000元以上,漲勢淩厲。由於煤炭價格居高不下,需求持續旺盛,部分省份一度拉閘限電。

2021年10月以來,各部門、各煤企推進煤炭保供穩價,山西、陜西、內蒙古等主産地煤炭産能快速釋放,煤炭期現貨價格大幅回落。

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的華陽集團一礦日産煤約2.5萬噸,2021年4季度以來,在確保安全生産的前提下,這座礦井改進工藝,開足馬力,超過一半的煤炭通過鐵路、海運,發往海南省。

“我們增加了裝煤倉口,提升帶式輸送機的拉運能力,帶速由原來的2米/秒提高至2.5米/秒,一天的鐵路外運量可增加2000噸。”華陽集團一礦選煤廠負責人賈軼説,通過加強對裝車全過程的監管,確保多出煤、出好煤。到2021年12月22日,華陽集團提前完成了向海南省發運170萬噸電煤的保供任務。

山西省能源局數據顯示,2021年10月以來,山西煤炭日均産量保持在330萬噸以上;前11個月原煤産量已達10.97億噸,同比增加1.2億噸,增長12.4%。

在保供措施持續發力下,煤炭供需形勢持續好轉,目前全國供熱發電企業存煤已有保障。山西、陜西榆林等地煤炭平均價格已回落至900元/噸左右。寧夏煤電機組開機率已由不足50%提升至86%,自2021年11月3日至今,寧夏電網未執行有序用電。

智慧化、綠色化成為重要支撐

45歲的費國幸坐在陜煤榆北曹家灘公司機電隊的值班室裏,打開手機App,監測著地下礦井內機電設備的資訊。這是他23年前剛剛從事礦井工作時不曾想像的畫面。

在曹家灘煤礦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通過“智慧大腦”調度監測著井上、井下設備的運作情況和現場工作實況。井下場所寬敞明亮,採煤機向前挺進割下煤塊。經過多個工序後,煤塊經皮帶最終運輸至儲煤倉。整個過程井然有序,很少需要人工干預。

“綜採隊一個班的實際用工從15名減至7名,僅這7個人就可以在兩小時內生産原煤3500噸!”曹家灘煤礦綜採二隊黨支部書記李沛宸説。

智慧化,成為煤炭增産增供的重要支撐。目前,陜西省榆林市已建成千萬噸及以上的現代化特大型煤礦20處,産能佔比超過50%,全市煤炭生産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達到90%以上。

在煤炭大省山西,類似的智慧化採掘工作面已建成154處,先進産能佔比達68%。山西焦煤集團旗下的霍爾辛赫煤礦認領了46.275萬噸的保供任務。為提高生産效率,這座煤礦增加早班檢修人員數量、提高檢修效率。利用AR眼鏡,井下檢修人員能夠和地面龐大的工程師團隊實時連線,快速解決疑難問題。

電力綠色化轉型步伐也明顯加快。從傳統火電機組,到與新能源同向同行,山西國錦煤電公司連續兩個供熱期參與深度調峰2000多小時,為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讓渡電量近2億千瓦時。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數據顯示,目前山西已有1580萬千瓦的煤電機組完成靈活性改造,有效助推新能源消納。

作為“西電東送”戰略基地,寧夏年度電力外送規模已連續數年實現百億級階梯式增長。通過率先採用清潔能源與火電打捆外送的模式,寧夏豐富的“綠電”送往全國各地,能源供給清潔化趨勢愈加明顯。

如何穩住能源“壓艙石”?

回顧2021年煤市走勢,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受疫情、極端天氣、能源綠色轉型等因素影響,進口煤供應增量有限且高熱值煤源緊缺,水電發電量不理想,全球經濟復蘇以及國內需求好于預期,來自供需兩方面的綜合因素,最終導致煤價飆漲。

部分能源和經濟領域專家認為,隨著全球能源需求增長放緩以及供給約束緩解,2022年供需錯配的情況有望改善。特別是全球流動性逐漸收緊,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價格有望高位回落。

目前,我國煤炭先進産能仍在持續釋放。山西省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山西已完成49座煤礦産能核增,凈增能力5680萬噸/年。晉能控股集團等煤炭企業界人士判斷,隨著國家有關部門加大産能核增,統籌協調部分煤礦完善手續,新增産能逐步釋放,國內煤炭供應能力將明顯增強。同時,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規模將逐步擴大,煤炭需求增長受限。

作為市場的“穩定器”“壓艙石”,2022年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進一步完善。在不久前舉辦的2022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來自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地的煤炭生産企業和部分國內大型發電、鋼鐵、供熱企業簽訂了中長期合同,首批簽約量超過2.6億噸,將進一步穩定價格預期,推動市場有序回歸,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記者梁曉飛、于瑤、雷肖霄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煤電保供取得階段性成效,2022年如何穩住“壓艙石”?)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