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資訊

“靈魂砍價”,14億人用藥如何再減負?

“你們是不是已經盡到最大的努力了?”“希望你們再努力一下!”……近日,國家醫保局談判代表張勁妮的“靈魂砍價”語句持續登上熱搜,有網友留言説,“好感動,家人特別感謝國家,淚目了。”

張勁妮本人在給人民網“強觀察”欄目回復時表示,醫保談判係國家醫保局的工作之一,她的藥品價格談判視頻在網上熱傳,説明老百姓非常關心醫保藥品的價格。

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杜雪平告訴“強觀察”欄目,醫保談判是指國家醫保局的專家與藥企授權代表協商藥物價格,促使藥物價格趨向合理,從而減輕患者經濟壓力,維護國家醫保資金安全,緩解“看病難、看病貴”難題。

國家醫保談判藥物經濟學測算專家組組長、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國恩接受“強觀察”欄目採訪時表示,醫保基於證據的“價值購買”原則,醫保談判代表主要是由參與醫保政策制定、長期從事地方醫保管理工作的負責人員組成。

杜雪平告訴“強觀察”欄目,今年多款罕見病、腫瘤、婦女兒童的用藥等納入醫保目錄,具有重大意義。國家醫保局在醫保藥物目錄調整過程中,瞄準重大疾病治療用藥需求,及時將一大批新上市的藥品納入醫保。創新藥物納入保障,能不斷提高社會用藥的品質,提高疾病治愈率。重病患者在看到了生存希望時,也減輕了治療的經濟負擔。各類醫藥企業也因此獲得了基本醫保基金“超級買家”的訂單機會。

“每一個小群體都不該被放棄”是中國政府為患者服務承諾,杜雪平認為這是中國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動詮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基金,更好滿足百姓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在“保基本”,優先考慮患病群體大、使用量多的藥品,同時滿足那些患者人數少、病種龐雜、藥價高的小群體的用藥需求,保障藥企的合理利潤空間,考驗著醫保管理部門在平衡患者需求和基金承受能力方面的智慧。

國家醫保談判展現出藥品這一特殊商品“團購”最高級形態。劉國恩則表示,“價值購買”的成功取決於醫保方和企業方的底線存在交集,談判專家在基於前面專家測算的推薦價格基礎上,再考慮基金能夠承受並且企業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努力為老百姓爭取更為“物有所值”的價格,這才是所謂“靈魂砍價”的本質所在;“保基本”是國家醫保的基本原則。醫保談判也絕不是單純 “砍價”,而是需要綜合考慮臨床必須、成效價值、基金可承受等多方因素,最後形成一個盡可能合理、科學、可行的支付標準。

杜雪平介紹,醫保談判是高水準智慧的角逐,體現人民利益和國家擔當。一方面,國家醫保局發揮“戰略購買者”職能,自上而下集中帶量採購,擠掉藥企在市場推廣等方面的行銷成本。另一方面,國家醫保局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構建科學的成本測算模型,形成單個藥品合理的談判底價,然後從全國範圍內抽調現場談判專家,以求通過嫺熟談判技巧,進一步擠出藥價水分。醫保談判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背後是強大的專業團隊、迫切的群眾呼聲,形成日趨完備的“機制砍價”,讓越來越多的好藥、天價藥能有計劃、有步驟地成為平價藥、百姓藥。

針對談判代表如何節省醫保基金讓更多看病群眾受益的問題,杜雪平認為:一是通過帶量採購,降低藥品價格;二是國內企業自主創新研發新産品,降低成本;三是審核醫療機構醫保費用是否合理,建立長效合理監督機制。(朱江)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靈魂砍價”,14億人用藥如何再減負?)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