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案例

上半年業績扭虧 海底撈內部調整繼續

8月24日晚,海底撈發佈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收200.94億元,同比增長105.9%;凈利潤9650萬元,同比上升110%。在實現同比扭虧的同時,其今年上半年整體翻臺率為3次/天,2020年同期則為3.3次/天。發佈業績報告的同時,海底撈還宣佈了董事會成員的變動情況。分析認為,在疫情以及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下,海底撈加大了對內部組織架構以及發展方向上的調整,不過,公司恢復到疫前水準仍需要企業在多方面積極應對。

實現營收增長

從此次財報數據可以看到,海底撈收入結構有所變化,堂食為海底撈主要收入來源。公告顯示,海底撈餐廳上半年經營收入達194.19億元,增長了112.2%,佔總收入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93.7%上升到96.6%。而外賣業務佔總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2%下降到1.7%。

對於上述變化,海底撈公告表示,主要由於疫情好轉外賣訂單數量減少,在堂食逐步恢復情況下,消費者更傾向於到店消費。同樣,海底撈在公告中還表示,線下聚餐規模回暖,單桌人數增加明顯,使得每人平均消費水準有所回落。根據公告顯示,顧客每人平均消費從2020年上半年的112.8元,減少到2021年同期的107.3元。

對於上半年影響海底撈業績的主要因素,其在公告中表示,一方面,海底撈于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上半年新開門店數量較多,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球門店數達到1597家,相關支出增加。其次,海底撈新開業門店達到首次盈虧平衡,並實現現金投資回報的時間長于往期。

翻臺率走低

雖然海底撈的收入及利潤對比2020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升,但整體翻臺率卻走低。根據財報顯示,上半年翻臺率為3次/天,2020年同期則為3.3次/天。對於上述變化,海底撈方面表示,經營結果未達到管理層的預期,反映了公司內部管理、運營需要努力調整及改善。目前也在嘗試各種改進辦法。

另外,今年6月,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在面對業績下滑時,承認自己對趨勢判斷錯誤,去年6月作出擴店計劃。而在此次財報中可以看到,海底撈仍然在繼續擴張。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撈全球門店1597家,而2020年底全球門店數量達到1298家,也就是期內增加了299家門店。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表示,疫情時期,部分消費者不便進行堂食,但又傾向於品嘗海底撈,因此其外賣業務較為火爆。從行業內來説,雖然目前海底撈的翻臺率與鼎盛時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其業績仍然較為領先。消費市場的總規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當品牌店舖在大城市佈局較密時,則單位店舖的客流就會分散到其他店舖中,造成一定的衝擊。此外,由於容量有限,在下沉市場中佈局門店則存在風險。

老闆娘退出董事會

在今年6月,張勇就曾表示,海底撈業績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內部管理問題,包括制度化管理、流程化操作、跟蹤式監督以及數據化考核這幾個方面。

此次公告也披露了在恢復翻臺率、優化內部管理等方面做的調整細節。從今年6月開始,海底撈將區域統籌教練模式改進為大、小區管理模式。海底撈門店按所處位置劃分為五個大區,大區經理統籌各區域內的門店拓展、工程、選品、定價等工作,小區經理直接對各自區域內門店進行現場巡視、考核和輔導。

另外,在發佈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的同時,海底撈還宣佈了董事會成員的變動情況。公告顯示,張勇妻子舒萍請辭海底撈執行董事及審計委員會成員之職,施永宏已辭任公司執行董事,楊利娟已獲委任為公司副首席執行官。新增楊利娟、李朋、楊華、劉林毅、李瑜、宋青、楊立7位執行董事,新增馬蔚華、吳宵光2位獨立非執行董事。

在賴陽看來,下一步,海底撈應探索更多品牌的發展,加大針對高端消費人群、低端消費市場、非火鍋類産品的投入與研究,形成品牌集群與不同消費內容的組合,尋求多品牌多系列的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趙述評郭繽璐張天元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上半年業績扭虧 海底撈內部調整繼續)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