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服務

春節(春運)期間地方防疫十大輿情風險

1月28日,2021年春運正式拉開大幕。疫情防控常態化和春節(春運)保障工作相疊加,基層疫情防控和治理面臨巨大壓力。有些地方採取“一刀切”的做法,引發網民吐槽。為了更好助力基層做好春節(春運)期間的疫情防控,保障民眾過一個愉快舒適的春節,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特推出春節(春運)期間基層治理輿情風險清單。

1、民眾出行面臨層層加碼的風險

春節(春運)期間,前往鄉村、社區等基層的人員流動增加,基層治理和政策執行迎來一次“壓力測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合理有序引導群眾就地過年。一些地方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自我施壓、層層加碼防控標準的問題,加上部分執法人員未吃透政策,最終可能出現攔路、勸返、強制隔離等極端情況,如部分地區為轉移防疫工作壓力,要求“村民不許回家過年”,對於已返鄉人員,要求一律不準外出。基層部門對民眾返鄉、出行的“一刀切”式限制,易引發民眾不滿,相關輿情風險不可忽視。除此之外,部分網民反饋,儘管國家衛健委在發佈會上表示不允許各地對國家政策“一刀切”,但目前缺乏統一的投訴渠道和解決機制,如果後續配套措施和監督措施不健全,極易引發民眾通過輿論來維權。

2、核酸檢測組織管理風險

在今年的春運過程中,核酸檢測話題受到輿論關注。多地出臺政策,對中高風險地區人員返鄉前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春節後返程人員的核酸檢測要求作出規定。在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時效性和春節假期相對固定的影響下,核酸檢測容易出現檢測時間較為集中、人員較為密集的現象。在保障返鄉、外出人員安全、有序、快捷地進行核酸檢測的過程中,核酸檢測地點的秩序維護、工作效率等可能成為風險點。

此外,國家衛健委明確“六不準”,不對低風險地區跨省流動到城市的非重點人群進行核酸檢測,不對省域內低風險地區返鄉的非重點人群查驗核酸檢測證明。地方部門若不能及時出臺相應政策,“一刀切”地對所有返鄉人員要求查驗核酸檢測證明,易引發輿情風險。同時,對返鄉人群展開核酸檢測要有針對性,基層單位無視疫情防控實際,組織全員進行過度的沒必要的檢測,是對有效公共資源的浪費。正如有專家指出,核酸檢測也應有針對性地來開展,不要“一刀切”。對核酸檢測需求,要進行科學引導,不鼓勵人人都去測核酸,以免過多佔用檢測資源。

3、以冷鏈食品為代表的就餐安全風險

2020年11月以來,全國發生多起冷鏈食品外包裝核酸檢測為陽性的事件,包括海鮮、水果等,進口冷鏈食品的疫情防控風險較高。春節期間是食品採購和消費的高峰期,有關食物的物流也將增多,在低溫條件下,需做好安全檢測和溯源管理,警惕進口冷鏈食品和其他貨物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風險,避免因冷鏈食品引發輸入疫情。

春節就餐場所的健康安全風險問題也需注意。各餐飲單位一方面需對場所內區域進行及時消殺,另一方面應配備體溫檢測設備,做好用餐人員的入門測溫和登記工作。此外,餐廳推出的掃碼點餐等“無接觸服務”,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有被濫用的風險。一些商家取消了人工點餐服務,而部分老年人在掃碼點餐時面臨的不能熟練使用乃至不會用的窘境,易引發輿論對掃碼點餐方式的反彈。

4、“年味兒的缺失”可能成為風險點

春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年味兒的缺失”可能成為今年春節基層治理的風險點。根據輿論反饋看,網民既對嚴格防疫措施表示理解支援,也對安慶祥和的中國年表示期待。春節期間,有三方面風險需要注意:一是低風險地區加碼防疫政策,“一刀切”地限制小規模過年團拜、聚會等活動。二是中高風險地區居民出行、餐飲、物流等受限,負面情緒增加。三是對於支援、響應就地過年倡議的民眾,相關基層部門未及時推出措施營造節日氛圍,引發對就地過年倡議的失望情緒。

5、政策資訊不統一和資訊發佈不當的風險

各地在制定、發佈、宣傳返鄉政策的過程中,可能衍生出三方面風險:一是各地防疫政策紛繁複雜,易引發吐槽。防疫政策在部分省會城市和地級市間存在差異,不同區縣出臺的政策也不一致。二是對就地過年政策宣傳是否“用力過猛”的反思,部分網民認為,輿論過分強調就地過年,可能會形成“回家過年的人=要被批判的、破壞防疫成果的人”的不良效果。三是政策制定、資訊發佈不及時,未能保障民眾及時了解相關政策要求,使部分基層部門在引導民眾返鄉過程中,出現打無準備之仗,倉促應對的問題。

6、就地過年倡議的保障措施落實風險

全國多個省份在倡議就地過年的同時,積極推出多項保障措施,包括留守津貼、消費券、房租減免等。但在政策落實方面,部分相關部門尚未明確補貼分發的具體安排。就地過年倡議下,相比于往年,今年就地過年人員的數量會增加,加大了假期城市交通、餐飲、商品供應、物流等的保障壓力。此外,在保障就地過年群眾能過一個祥和新年的同時,相關服務人員的福利福祉、加班期間的工作補貼等也易受到輿論關注。

7、物資供應不足的風險

就地過年人數的增加,為大中城市生活物資保障和能源保供提出要求。在疫情影響物流速度和假期期間返鄉務工人員增加、城市服務保障人員減少的情況下,節日期間的城市正常供應工作需提前作出安排。農副産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賣場、生鮮電商、物流配送等的物資供應充足程度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物資保障一旦出現不足,容易引發輿論風險。此外,與物資供應相關的物價方面,春節期間物價大幅上漲和價格違法行為等易引發關注,對相關風險需增強重視程度。

8、農村人員聚集風險

春節將近,人群從城市涌向鄉村,農村疫情防控工作面臨較大壓力。農村人員聚集風險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往年春節,不少農村有採辦年貨、聚餐聚會、拜年賀歲、逛玩廟會等特色年節活動。在今年疫情防控形勢下,有可能因人群聚集引發疫情擴散風險。二是春節期間,農村地區酒席、婚宴較為集中,部分地區防控意識較弱,存在部分人員進出不戴口罩的問題,為新冠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溫床”。此外,部分鄉村飯店就餐存在消毒設施不健全、消毒不及時等問題,增加了農村疫情擴散的風險。

9、農村醫療保障能力不足風險

和城市地區相比,大部分農村地區的醫療條件較為薄弱,防控能力相對較弱,在春節返鄉民眾增加的背景下,農村地區疫情防控面臨挑戰。從近期疫情形勢看,農村地區雖然人員密度較低,但醫療保障能力較為欠缺,流調隊、集中隔離場所建設等待完善,一旦發生疫情,部分農村基層醫療機構不能第一時間識別發熱病人,疫情蔓延的風險較大。此外,部分基層部門有關疫情的報送意識和機制待完善,時間上的延誤有削弱基層醫療機構“哨點”作用的風險。

10、特殊群體的保障風險

在歡度春節之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農民工、留校師生等特殊群體能否過好年,這些群體的過年保障易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其中,留守兒童群體易出現親情缺位的風險。在父母不能回家的情況下,社區、村組、工會等基層組織應主動關愛留守兒童,組織開展迎新年活動,給暫時缺位的親情補課。對於空巢老人,尤其是對於不方便上網、不會上網的部分老人,如何幫助老人與其子女實現雲端交流受到輿論期待。對於農民工群體,住的問題受到關注。部分網民反映“要解決民工住的問題,他們好多人過年沒活幹了,也就沒地方住了”。對於留校師生,校園保障工作易引發共情。學生食堂的保供穩價和住宿保障,以及對留校師生的關心關愛和安全管理等工作,需做實做細,避免負面輿情事件發生。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輿情分析師 羅震主任輿情分析師 吳漢華)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春節(春運)期間地方防疫十大輿情風險)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