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貧

浐灞幫扶丨黨建引領 跑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力賽”

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實施的重大戰略之一,關係到三農問題的解決,更是全面實現現代化國家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在推動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浐灞駐穆柯寨村工作隊以黨建為引領,努力釋放各類“沉睡”資源的活力,激活各類特色要素的潛力,不斷夯實發展基礎,走出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之路。

牽好“牛鼻子”優先壯大村集體經濟

圖片5

臨潼區穆柯寨村地處臨潼驪山北麓穆寨街辦西嶺垣區,全村12個村民小組,共642戶,2242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29戶389人,是臨潼三個山區街辦貧困發生率最高的村。在浐灞駐村工作隊四年幫扶下,目前已經順利脫貧。而接下來如何鞏固脫貧成果,並率先跑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力賽”,成了駐村工作隊近來思考的問題。

此前,由於年輕人外出務工,村子産生“空心化”現象,村黨組織也處於渙散狀態,威信力不高,工作隊認識到解決問題的根本是抓黨建。

“我以前都沒有這麼強烈的意識,駐村幫扶以來才知道,基層黨建工作太重要了。”説這話時,浐灞駐穆柯寨村第一書記翟少舟加重了語氣,“村上召集開會,人都叫不來,這樣的基層組織軟弱無力、沒有號召力,咋能帶領群眾發展經濟?”

工作隊剛到時,對於是否優先發展村集體經濟,駐村工作隊、村兩委以及村黨支部還有過分歧。然而經過分析研討,駐村工作隊認為,目前村集體和村黨支部處於弱勢地位,根源在於村集體黨支部在村民心中的分量和公信力不夠。

“村集體沒有資金,沒有發展動力和方向,哪能得到老百姓的信服?”翟少舟説,通過多次會議,大家統一了工作方向,決定先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村黨支部在大家心中的分量,這樣工作隊走了以後,黨支部和村集體才能更好的發揮引領作用。

為此,他們首先通過“三會一課”“兩學一做”等形式,開展基層黨建工作,著力解決基層組織思想渙散、缺乏熱情等慵懶作風,把思想統一到脫貧攻堅戰線上來,切實增強黨組織在脫貧攻堅戰中的帶動作用,將黨建活力轉化為攻堅動力。

圖片6

在翟少舟看來,黨建工作是有靈魂的。黨建的陣地建設是外殼,思想建設才是黨建的內核。為了提高村民及村幹部對市場經濟的了解,工作隊帶著村委會的幹部、村裏的能人及部分村民先後跑了很多地方。

無錫、韓城、銅川、富平、白水等,這些地方他們挨個跑了個遍,了解地域特色及農産品發展,就是想讓大家看看到底什麼是市場,明白供需關係的意義。

“帶著大家出去看、出去聽、出去學,就是讓大家盡可能地把身心浸在市場中,去感受市場的需求是什麼、規則是什麼。讓大家充分認識到市場是廣闊的,只要我們能抓住需求的點,就能有所作為。”翟少舟説。

選準“造血細胞”推進農産品品牌化建設

據了解,穆柯寨村傳統産業以種植柿子、石榴、花椒和少量中藥材植物等為主。雖然石榴、花椒等品質不錯,但一直並未形成品牌和優勢産業,銷售渠道沒能打開。

做好農業品牌建設才能增強村集體合作社競爭裏,才能牽住現代農業的“牛鼻子”,攥住了農民增收的“錢袋子”。經過研討,駐村工作隊決定為村集體優勢農特産品定標準、創品牌。

圖片7

“一流企業定標準,我們要把標準先定出來,要讓村集體經濟完全按照一個現代化企業運營。”翟少舟説,為了定標準,工作隊利用穆桂英的歷史故事,成功打造“穆柯寨”“降龍穆”兩個品牌,同時加強智慧財産權的保護,讓穆柯寨村有了自己的新名片。他們投入3.3萬元建立了商標使用VI視覺體系,規範了商標的使用途徑和範圍,為今後集體經濟發展奠定了商業化基礎。

去年,工作隊打造了4款品牌産品:香椿、蜂蜜、花椒、石榴,他們甚至將産品賣到了上海。“為了讓品牌一炮走紅,我們嚴格把控産品品質,從種、收、加工、包裝、銷售等各方面嚴格執行標準和流程。”駐村工作隊隊員原磊説,有了大品牌才有大市場,有了大市場才有大效益,有了大效益農民才能真正大豐收。

要實現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就必須主動作為、創新實踐。經過研討,浐灞駐穆柯寨村工作隊積極引導經營主體與農戶形成穩定利益聯結機制,打造利益共同體,完善幫扶産業的利益分配,把有條件的農民一戶不漏的鑲嵌在産業鏈條上。

為此,駐村工作隊創新打造“集體經濟+農戶+KA(Key Account關鍵客戶)”的穆柯寨經濟模式,通過上、下游供應鏈的聯動,解決了農副産品的選品、策劃和銷售問題,並建立了長效機制,為農副産品持續銷售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去年,我們包裝的精品石榴一個賣到了20元錢,香椿賣了5萬元,蜂蜜賣了25萬元,花椒賣了45萬元。”翟少舟説,“我們就是要做好老鄉家門口的‘貿易商’,市場需要什麼我們就種什麼,而且還要提高品質,我們的目標客戶就是城市中産以上群體。”

現在的穆柯寨村,通過設計註冊新商標及農副産品包裝,講好農副産品故事等方式,提升了産品檔次;通過細分農産品品類、品質等級及銷售渠道等手段,提高了農副産品附加值;抓住了重點客戶,實現了效益最大化。

築“好巢”引“金鳳”人才回流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重點是産業振興,産業興旺,讓村民實實在在感受到實惠。

“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我們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打造了兩個石榴示範園。總共投資了300萬元,修建了310畝的石榴園,還新建了一個600立方米蓄水池,並且配套建設了節水灌溉及其他設施。”馮超説,合作社優先雇傭建檔立卡戶來維護和管理石榴園,為穆柯寨村鞏固幫扶成果打下了堅實基礎。

圖片8

同時,通過改造村道、新設路燈,綠化蘆葦蕩、道路保潔等工作,讓穆柯寨村的形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改造石榴園、改良花椒品種、大力支援生豬養殖等,大幅度增加了村民收入;結合穆桂英營盤、蘆葦蕩、千年皂角樹、丹霞地貌等資源稟賦,盤活旅遊資源、提升産業附加值,讓文化産業、現代産業和自然資源實現融合發展,形成共奔小康路的“加速器”。

在基礎設施和環境優化後,駐村工作隊又開啟了另一項重點工作——吸引人才回流,為銜接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隊伍支撐。

“鄉村振興,人才是魂,如何吸引更多年輕有為之人投身到鄉村來發展是關鍵環節。”翟少舟説,要想人才引進村、留得下,就要築巢引鳳,要築好“優化人才引進條件”的巢,讓年輕人看得見發展的機會。為此,在優化自身環境後,駐村工作隊開展“三引三回”行動,即“引新鄉賢回鄉村、引農二代回家鄉、引創客回鄉下”。他們邀請了10多位在外創業的村民回村座談,暢談回村發展,與穆柯寨村共同成長。最終,36歲的邢四方決定響應號召,回鄉創業。

邢四方説:“大學畢業後,我工作了七年,原本自己準備創業,沒想到駐村工作隊就打來電話邀請我們回來發展,有了這個機會,我就和工作隊形影不離,一同開啟了創業征程。”

創業初期,因為缺少實操經驗,第一書記翟少舟就成了邢四方的“貼身教練”,每逢村集體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翟少舟總是邀請他一同前往,使他充分了解市場、了解行銷。

經過努力,邢四方和村集體合作社2020年共同完成70多萬元的農副産品銷售額,佔穆寨街辦農副産品銷售總額的39.78%,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純利潤7.3萬元。而此前,穆柯寨村集體經濟為零。

翟少舟説,下一步穆柯寨村工作隊將著力打造“帶不走的工作隊”,整合所有資源和力量,全力以赴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優化産業佈局,拓展産業空間,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實現農村産業興旺,農民持續增收。(西安浐灞生態區)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