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洞子”裏的人

6點50分,秦嶺深處還未破曉,楊玉國已經在隧洞洞口給工人作完安全講話,在滿天繁星的注視下,乘坐著搖搖晃晃的“巡回巴士”,開始了屬於他們的作業時間。

楊玉國是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4號洞掘進班的班長,個子不高,眼神卻總是透露著一股子剛毅。興許是17歲時就接替了父親的班,經過30來年的沉澱和學習,隧道施工技術早已駕輕就熟,所以心中的底氣絲毫不掩飾的展現于雙目之中。

圖片1

40℃的高溫,90%的濕度,刀盤和山體摩擦産生的氣浪,讓這個最大埋深2012米的地下深處宛如一個巨大的蒸籠。普通人在裏面待不到20分鐘,已是渾身濕透,而楊玉國和工友們卻要赤身呈羅漢狀般的焊接支護、清理石渣、墻面噴漿、鋪仰拱塊……不間斷作業12小時。

“身體肯定是累的嘛,但是相比攻克掘進中遇到的困難,這都不算啥子。”楊玉國説,除了每日經受高溫、高濕的工作環境,硬岩、斷層、涌水、岩爆等問題對他們也是極大的挑戰。洞內石英含量高達96%的花崗岩,如同鋼板一樣堅硬,即使全球最先進、有著“通吃硬岩”稱號的羅賓斯TBM在它面前有時也“犯了難”。

圖片2

“石頭被磨成粉末,岩壁上留下一道道痕跡,平均掘進一米廢一把刀,一天換五六把都是常有的事。有時候刀被磨爛了,三個小時都卸不下來。”楊玉國笑稱,他曾經在廣安的一處煤礦挖隧道時,遭遇了非常堅硬的岩石,機器無法運轉,只能靠雙手一點點往外摳。那時他以為,這是他幹過的最難的工程,直到來到了引漢濟渭,他才發現“一山更比一山高”。

圖片3

最讓楊玉國印象深刻的還是一場嚴重的塌方。那天,工友們都如往常一樣各司其職,按部就班的進行作業。他正在心中暗喜一切都順利時,突然發生了一場強烈岩爆,大量石塊、石渣坍塌掉落,造成五六米的塌方。“太深了嘛,危險的很。”工友們心生恐懼,你推我讓,沒人敢上前支護。地質災害頻發,無法預測,確實危險,楊玉國也理解,他不慌不惱,以身作則,帶著工友們一起慢慢支護、重新注漿回填。“我個人也害怕,但是作為‘老同志’,總得帶頭幹噻。”楊玉國説。

其實,夜深人靜的時候,楊玉國不是沒有産生過離開的想法。身上被岩石擦傷、砸傷,清理岩爆導致的石渣、石塊耗費大量精力,不時要仔細引導、安撫害怕的工友……這些每天都要面對的未知,讓他很心累。但他也知道,身上肩負的是多麼大的責任,他不能意氣用事,只有踏踏實實幹、安安穩穩過,“回家”的路才能越來越近。

圖片4

休息的時候,楊玉國會和工友們喝點小酒,吹吹牛。有時候喝上頭了,他就會紅著臉説:“等引漢濟渭通水了之後,我來西安旅遊,要拿著喇叭,自豪的告訴所有人,這個洞子,是我打通的。”(通訊員 任童  攝影 劉倩茹)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