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陜西發現秦始皇政務大殿遺址

6號建築西北附屬建築礎石。 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1月17日,記者從省考古研究院獲悉:通過多年考古發掘,秦咸陽城遺址北區整體佈局面貌逐漸明朗,其宮、署、郭各區分列並利用人工壕溝結合自然環境區分界域;宮區核心區得以確認,宮區6號建築具備政務大殿條件;郭區面積約為宮殿官署區面積的2倍,近960萬平方米。

秦咸陽城遺址所在渭河北岸自然地貌呈向北漸高的臺垣狀,自南向北分別是渭河北岸灘地、一級階地、二級階地。考古確認秦咸陽城郭區分佈于灘地,宮殿官署區分佈于一級階地,位於郭區東北部;王陵與國人墓地分佈于一、二級階地,位於整個遺址西北部。

宮殿官署區內建築分佈密集。官署區現存面積500萬平方米,北部為東西長達4.5公里的人工壕溝,南部為高差20余米的自然臺垣。壕溝與臺垣構成了防衛系統,也作為區域劃分界線 。

宮殿官署區西部、北部為官署手工業製作、管理及府庫區,其中存在高等級骨器製作、金屬冶鑄、鑄幣、石甲胄製作等手工業遺存。宮殿官署區東部是以6號高臺建築基址為中心的建築群,6號高臺建築自秦代地面至現存臺基頂部高度達11.3米,頂部結構完全揭露,發現曲尺形墻體與壁柱、臺階與斜坡通道、涂朱地面等,頂部復原面積約1000平方米,具備政務大殿的條件。高臺底部夯土臺基近方形,面積達1.6萬平方米。

蘭池水淤泥堆積點試掘。 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以往認為在秦咸陽城西南部有面積約75萬平方米的制陶手工業作坊區,而最新考古發掘表明,該區面積近960萬平方米,超過原定範圍近12倍,為秦咸陽城郭區。

郭區北部靠近一級階地之下有條東西斷續分佈長達9公里的水系遺存,沿線有3處類似湖泊的不規則大面積靜水淤泥堆積。2020年考古學者對最東部堆積進行勘探和試掘,判斷東部水域為文獻記載的蘭池。這條東西走向的斷續水系可能對應漢代文獻所記載的長池,它是秦咸陽城內一處重要水利設施,同時也是宮殿官署區與郭區之間的重要分隔線。

考古工作者發現郭區有平民半地穴式房址、大量灰坑、窖藏坑、水井等生活類遺存,同時存在制石、制骨、制陶等多門類手工業遺跡,這些地方曾用來生産平民用具,以及為官署區手工業提供初級原料或承擔初級加工工作,而以往考古發掘中大量六國貨幣的發現則證明該區域可能存在商業貿易區域。

官署區高等級手工業製作點、郭區綜合功能性質的確定,説明在秦統一後,渭北區的城市功能整體從政治中心開始轉變,越來越多地承擔了少府、內史等機構的經濟管理功能。(記者 師念)

來源:群眾新聞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陜西發現秦始皇政務大殿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