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市場觀察

中國平安ESG責任投資助力“社會影響力金融”創新

11月19日,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倫敦金融城政府主辦,平安信託承辦的“社會影響力金融創新實踐展示論壇”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舉行。來自深倫兩地的知名金融機構聚焦“社會影響力金融”理念,通過跨國線上會議展示旨在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典型金融案例。

會上,中國平安分享了以ESG責任投資推動“金融向善”的成果經驗,並通過旗下平安信託受託管理的“深圳慈善共同基金集合信託”,向國際社會展示了深圳特區以金融“軟”實力破解社會“硬”難題的創新實踐。

ESG責任投資的“中國典範”

近年來,“社會影響力金融”成為金融行業熱議的話題。與傳統金融以獲取經濟收益為主要目的不同,社會影響力金融以“支援應對社會問題”為主要目標,通過金融服務為環保、教育、醫療、勞動就業、食品安全等領域的投融資、項目運營和風向管理助力,在獲取正向財務回報的同時解決社會問題,推動可持續發展。

論壇上,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總經理陳遙表示,秉承“負責任的資産所有者”+“科技産品提供者”的雙重身份,中國平安構建了“道、控、器、事”四位一體的ESG投資管理體系。據介紹,作為平安踐行ESG理念的扛鼎之作,平安“三村工程”自2018年啟動以來,已在全國21個省、自治區落地,通過扶貧保、發債、貸款等多種形式,共發放扶貧資金265.96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7036人,每人平均增收2500元,惠及貧困人口73萬人。陳遙表示,未來平安將繼續做好自己的ESG戰略及投資實踐,同時秉承開放的態度,積極貫徹“社會影響力金融”理念,以金融服務實體、服務社會,為行業賦能加力。

社會影響力金融的“深圳樣本”

作為本次論壇中方的三個代表性案例之一,中國平安向中外與會嘉賓展示了由平安信託受託管理的深圳慈善共同基金集合信託項目。

陳遙指出,近年來,中國慈善基金會的數量和凈資産持續增長。據第三方機構評估,2019年末中國慈善基金會數量已達到1900家,管理資産規模約7500億人民幣。但是,絕大多數慈善基金會缺乏“造血能力”,投資産品範圍以銀行存款為主,總體投資水準跑輸通脹,制約了慈善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019年,民政部發佈了《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活動暫定辦法》,提出鼓勵將善款委託專業金融機構進行投資保值增值,並強調信託是慈善組織可參與投資的重要形式之一。陳遙介紹,在深圳金融局、深圳銀保監局和深圳民政局的指導和支援下,今年8月,由深圳市基金會發展促進會、深圳市高新投擔保集團、平安信託三方共同設計,推出了國內首只慈善共同基金集合信託。

與會專家表示,該信託計劃開創性的聯合多家知名基金會,通過建立市場化、商業化的管理模式,借助專業化、精細化的投資,為慈善事業注入源頭活水,實現慈善資産投資的歷史性突破,推動慈善資産安全高效的保值增值,是“社會影響力金融”的成功實踐。

“信託+慈善”的“平安實踐”

在公益慈善領域,平安信託秉承著中國平安的創新基因和公益基因,是國內慈善信託發展的開拓者和踐行者,開創了國內TOC“信託+慈善”(Trust of Charity)的企業責任實踐模式。

早在2016年,中國第一部慈善事業的基礎性和綜合性法律《慈善法》出臺之際,平安信託就率先設立國內首只永續型集合慈善信託——“中國平安教育發展慈善信託”,專注于教育領域的慈善項目,截至目前,該慈善信託累計規模已超過2000萬元,資金全部來自平安集團、下屬子公司的自有資金和內部員工捐贈。

“有了公益的融合,金融更有溫度;有了金融的支撐,公益更有寬度。”陳遙表示,通過專業的金融産品與服務,推動行業與社會向資源友好型和社會友好型發展,更好地賦能社會,這是中國平安履行ESG責任的根本使命。中國平安及旗下專業公司希望通過此次深倫雙城論壇,與國內外優秀企業一起,開創更多可操作、可複製、可示範的社會影響力金融樣本,為構建民生幸福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繼續努力。(平安産險)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