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資訊

中消協發佈警示:要警惕“校園貸”新騙局

10月8日,江蘇揚州的小陳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貸款公司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小陳在大學期間借的一筆9000元“校園貸”未還,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園貸款,如果小陳再不還,將影響到個人徵信。

雖然小陳在上學期間並沒有借過校園貸,但是對方提供的資訊絲毫不差,這讓小陳很驚訝。對方提出只要按其説的操作,小陳的貸款記錄就會登出,個人徵信也不會受影響。

在對方的指導下,小陳向多個手機應用軟體(App)申請了貸款,最終申請到3筆總計65000元的貸款。隨後,按照對方的要求,將貸款分別轉到3個陌生的個人賬戶裏。小陳按要求操作後,對方又要他把下載的App都刪除。此時,小陳才發覺事情不對勁,趕緊把之前貸款的App一一打開核對,結果發現一個下午就損失了6萬多元。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登出校園貸”“套路貸”“培訓貸”等多種不良“校園貸”新騙局,不少在校以及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紛紛“中招”,被騙金額少則幾千元,多則幾十萬元,影響非常惡劣。中國消費者協會10月26日向社會發佈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要“擦亮”雙眼,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特別是廣大青年學生,在接到自稱貸款平臺工作人員要求“登出校園貸”或類似的電話時,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保護好自身財産安全,不輕易向陌生賬戶轉賬。

目前,相關部門、業內並沒有推出所謂的“登出校園貸”操作,個人徵信資訊也無法人為修改,只要大學生借款後能夠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大學生如果對個人徵信存在疑問的,可通過當地人民銀行徵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資訊服務平臺或是撥打徵信中心客服電話等官方渠道進行諮詢。

中國消費者協會表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是避免深陷“校園貸”陷阱的基本前提。大學生如果確需申請貸款的,一定先和父母溝通,認真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並向正規的銀行等金融機構辦理貸款業務。貸款前還應仔細閱讀合同內容,明確貸款的額度、利率、還款方式、違約責任等重要資訊,確保合同條款合法、合理。此外,還需保管好個人資訊。學生如不慎踏入不良“校園貸”陷阱或者遇到疑似不良“校園貸”詐騙的情形,應當積極收集並留存有關證據,可通過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開發的“中國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裏面的“舉報通道”欄目如實進行登記舉報、提供線索,或是直接撥打110報警求助。

(本報記者 王海磬)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中消協發佈警示:要警惕“校園貸”新騙局)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