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輿情

吳健:“數字敦煌”讓文物走向“永久保存、永續利用”

10月13日,由人民網·人民數據(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主辦的“啟航·數智新經濟”系列論壇開講,第四期圍繞“數字如何賦能文化新業態”主題進行探討。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部副部長、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吳健在研討時表示,通過數字化手段讓文物走出敦煌、跨出國門,走向“永久保存、永續利用”是文物傳承保護的遠大目標。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敦煌研究院提出“數字敦煌”的構想,運用高科技手段保存瀕危的敦煌石窟文物資訊。“敦煌石窟文物和所有文化遺産一樣都是不可再生的,我們一方面對文物本體進行搶救性的保護、主動性的預防,同時對文物資訊進行數字化保護。”吳健表示,通過數字化手段讓文物走出敦煌、跨出國門,讓敦煌石窟走向“永久保存、永續利用”是文物傳承保護的遠大目標。

吳健透露,截止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經完成敦煌石窟中大部分洞窟的數字化工作,于2016年上線了“數字敦煌”資源庫平臺,通過網際網路向全球分享了30個洞窟的高清圖像,將洞窟裏的不可移動文物轉化為數字化成果線上上展示,點擊量超過1000萬人。“在大數據時代,通過人工智慧的方法來激活文化元素,將數字文化産品進行包裝升級,讓人們在看到實物實景的同時有更好的文化體驗。這不僅帶來社會效益層面的影響,也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實現雙贏。”

從“敦煌不再遙遠-數字敦煌藝術展”到壁畫元素九色鹿、飛天等系列文創開發,敦煌亦不斷通過數字化手段孵化文創産品,打造商業模式。談到文化産品和服務生産者做好線上服務的基本思路時,吳健指出,首要原則是把文化資源保護好,包括數字化成果,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階段的發展和社會各個方面的多元需求,將敦煌文化元素進行轉化,以進一步適應大眾審美和生活需求,讓“高大上”的敦煌文化面向社會,走入老百姓的生活當中。

當前,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在促進數字文創産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新挑戰,針對版權如何保護和轉化的問題,吳健認為,加大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力度,目的不是限制使用,而是要保障正常渠道合理化應用,避免粗製濫造的産品充斥市場、破壞市場環境。我們應該有這樣的使命感,從源頭上樹立起法律保護意識,來維護智慧財産權。吳健強調,敦煌文化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敦煌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僅僅是由敦煌研究院來推動,更要依靠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呵護!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吳健:“數字敦煌”讓文物走向“永久保存、永續利用”)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