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買新手機卡頻遭“二次號”困擾
閱讀提示
老用戶停用、棄用手機號後,號碼由運營商收回,空置一段時間再次投放市場,供新用戶選擇,這被稱為“二次放號”。運營商稱碼號資源迴圈使用有利於盤活通信資源,但卻給新用戶帶來了各種問題。業內人士指出,“二次號”隱患多,相關制度和政策亟待完善。
今年“十一”期間,北京某高校的在讀研究生朱輝(化名)購火車票時遇到了麻煩。原因是12306購票平臺顯示,他的手機號已經被註冊過。
“我是8月份辦的這個移動的新卡,買火車票的時候才知道這是‘二次號’。”朱輝説。隨後,他聯繫移動客服,客服讓他給12306平臺打電話,最後12306平臺解除了舊有綁定後重新登錄才解決問題。
朱輝的遭遇並非個例。運營商二次放號,雖然有利於盤活通信資源,但卻給新用戶帶來了各種問題。
“二次號”帶來的麻煩多多
朱輝的“二次號”帶來的麻煩並不止於此。在使用百度賬號的時候,朱輝發現這個新手機號還綁定了別的用戶。朱輝用了各種辦法也沒未能把他的號登出。
“不能登出的原因,説是百度網盤裏面有文件,但是我真的是已經把文件都刪完了,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弄了一晚上也沒能解決。我辦的是一張新卡啊,許多賬號已經被註冊了,讓我怎麼辦?”朱輝無奈地對記者説。
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彭先生也有這樣的煩惱。彭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新辦的手機號頻繁收到現金貸平臺的催收電話,對方直呼前機主姓名。儘管彭先生多次告知對方手機號的主人已經變更,但隔一段時間後,又會接到類似電話。
有媒體報道,有不少老賴頻繁更換手機號碼套取貸款平臺的資金。所以,像彭先生這樣的“二次號”用戶不斷被催促還款電話騷擾。
記者從採訪的“二次號”用戶和已報道的媒體了解到,在向運營商提出處理訴求後,運營商一般會要求用戶自己和相應應用方協商。用戶需要與各個應用方挨個對接解綁。這樣,不僅費時費力,也給異地號碼的用戶增添了負擔。
對於企業來説,“二次號”問題也令人頭疼。由於企業平臺無法獲取和同步用戶的換號資訊,“二次號”用戶無法正常註冊,新舊用戶資訊的管理保障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運營秩序混亂,耗費大量的時間處理賬戶糾紛問題。
為何釋放“二次號”?
既然使用“二次號”的新用戶可能會産生以上諸多的問題,為何還要實行“二次放號”?通信運營方表示,“二次放號”是為了實現資源迴圈。
據業內人士稱,根據有關規定,碼號資源歸國家所有。為了在有限資源內提高手機號碼的利用率,一般未辦理停機保號業務且停機超過 3 個月以上的手機號,或是用戶主動登出的手機號,將被運營商回收並再次利用,由此便産生了“二次號”。
“顯然,‘二次放號’可以釋放被佔用的碼號資源。除了用戶主動棄用、換號,還包括一些用戶因自然死亡後,手機號無人繼承的情況,這些號碼都會重新啟用。”深圳市一家通信公司的技術管理劉歡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截至去年7月,工信部已分配50.13億個碼號資源用於公眾行動通訊業務。隨著新號段的開放,這一數量還在進一步增長。然而,有專家稱,實際可供用戶使用的號碼並沒有這麼多。按照通信號碼使用規則,通常達到理論容量的50%即意味著號碼資源利用率接近飽和,需要擴容,這是“二次號”越來越多的原因。
破解之道在何方?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曉明對記者表示,雖然碼號資源迴圈使用有利於通信資源有效配置,但消費者作為享受通信服務的主體,享有對其服務的知情權。在用戶辦理號碼入網協議時,運營商應明確告知該號碼是否為“二次號”。
“手機號在這個時代也逐漸像身份證一樣,綁定了太多的東西。一個人終生只能用一個手機號,顯然是不現實的。如何針對‘二次號’完善服務體系,如全面清除老用戶的資訊和痕跡,與相關第三方聯動解綁各種捆綁賬號,還亟待有關方面解決。”劉歡説。
專家認為,破解“二次號”使用難題固然需要企業和運營商共同攜手,但也少不了個人安全意識的提升。有業內人士提醒,用戶自身需要樹立良好的風險防範意識,在更換手機號後,微信、銀行卡、網路支付APP、常用網站、網盤等綁定資訊及時刪除解綁,以防出現隱私被窺探、銀行卡遭盜刷等問題,同時也能規避給後續號碼使用者造成的影響。
記者了解到,目前行業主管部門和通信企業已著手建立數據互通平臺,協調運營商和網際網路企業間的資訊互通和賬號管理。但專家認為,要真正解決“二次號”給用戶帶來的麻煩,仍需要一系列有效制度。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消費者買新手機卡頻遭“二次號”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