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安塞區:“飛地經濟”助力産業脫貧

安塞區建華鎮仙人橋村村民在大棚裏採摘青椒。 記者 劉印攝

“多虧了村上去年給我們建了這些大棚,要不然遇上疫情這種情況,我們都閒在家裏無事可幹,哪有個來錢的門路?”2月24日,延安市安塞區鐮刀灣鎮雙山則村種植戶黨長貴感慨地説。

雙山則村蔬菜大棚基地是2019年安塞區大力推進“飛地經濟”模式建設的棚栽業村集體經濟項目點。疫情發生以來,配套設施齊全的産業大棚成了因為疫情賦閒在家的貧困群眾的新希望。“今年,安塞區將繼續加大支援力度,實現對全區117個村主導産業、集體經濟全覆蓋,幫助貧困群眾依靠産業,穩步脫貧致富。”安塞區委書記任高飛説。

拓展“飛地經濟”

夯實産業底盤

“以前,想為群眾辦實事卻苦於沒有錢,現在好了,我們村和附近的龍安、蛇溝、窯灣3個村聯合發展集體經濟項目,村集體經濟有了穩定收入,為群眾辦事有了本錢,我們村幹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2月23日,建華鎮仙人橋村黨支部書記劉文莉告訴記者。

2019年,在扶貧專項資金的支援下,仙人橋村集中流轉土地130畝,建設山地大棚26座,一次性配備了水電路基礎設施和保溫被、卷簾機等生産設備。他們通過清産核資、股權量化的方式,將産權明確到了建華鎮的龍安、蛇溝、仙人橋、窯灣4個村集體股份合作社,貧困群眾通過發展大棚産業,增收效果明顯。

“要立刻調整資金使用方向,先期下達的3119萬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重點用於支援棚栽産業發展建設,以‘飛地經濟’模式,對外出務工的貧困戶實施産業補充覆蓋,確保群眾穩定脫貧致富。”2月14日,任高飛在脫貧攻堅專題會議上説。

“飛地經濟”項目是安塞區探索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新嘗試。針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弱、帶動能力差、資源要素缺乏等問題,選擇交通便捷、土地資源廣、自然條件好的中心村,將閒置土地集中流轉、整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以促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2019年,安塞區投資4313萬元,先後扶持了17個“飛地經濟”集體項目,建設大棚268座、弓棚73座,通過採取租賃、合作經營、自主經營等方式,帶動43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年均穩定增收5萬元以上。

提前産業佈局

提升脫貧成效

居家抗疫一個多月,建華鎮新窯坪村脫貧戶張小林犯了愁:以前,主要靠自己的石匠手藝在外攬活掙錢,不能外出怎麼辦?

在新窯坪村,像張小林一樣靠外出務工掙錢的群眾有20多人。在疫情防控期間,建華鎮抓住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援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機遇,立即著手在大佛寺村和桑林灣村啟動兩個大規模村集體經濟項目,計劃新建50座大棚,附近的貧困群眾優先務工和租種。這下,張小林心裏的石頭落了地:“今年就好好在大棚幹,爭取不出遠門把錢掙了!”

提早行動的不止有建華鎮。

在忙著村裏的疫情防控巡查的間隙,化子坪鎮張岔村黨支部書記胡炳文就跟村民協調土地流轉的事,還不忘張羅鋼材、竹竿、農膜等物資採購,為落地張岔村的“飛地經濟”項目做著前期準備。“按照規劃,30座産業大棚建成後,張岔、紅咀、蘆草砭3個貧困村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每年至少各增收6萬元。”胡炳文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貧困戶通過租種大棚,每年戶均能增收3萬元以上。

早在年前,安塞區就啟動了扶貧項目儲備,派出專人深入鄉鎮、街道對申報的項目進行現場踏勘核實,確保扶貧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今年以來,安塞區已經確定5個“飛地經濟”項目,將帶動15個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據介紹,安塞區財政局在年初預算安排中,優先考慮區級扶貧配套資金,足額落實區級資金預算9921萬元,重點支援大棚蔬菜、果園託管、肉羊轉型升級等關鍵領域,全面推動主導産業升級發展。

“通過對‘飛地經濟’模式的推廣實踐,保障村集體資産的安全、壯大村集體經濟基礎,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效益也顯著提升。2020年,我們將加大推廣‘飛地經濟’,持續鞏固脫貧成效。”安塞區主管脫貧攻堅工作的區委常委陳富山説。

短評

“飛地”共營 脫貧共贏

劉印

“飛地經濟”是通過發揮不同地區優勢,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資源互補、經濟協調發展的一種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提倡開放共用、取長補短的理念。

陜北地區山大溝深,平地寸土寸金,如果各村各自為戰,資金分散,難成大事。而在“飛地經濟”模式下,統一規劃産業,集中項目資金,選擇條件合適的中心村建設集體項目,帶動周圍條件相對不足的村子共同參與經營,給有地的村子送來了人,給缺地的群眾“送”來了地,給一個地區送來了産業。在某種意義上,這種模式可以補齊各地因為自然地理條件而缺少的發展條件,從而能夠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奮鬥。

實踐證明,安塞區通過對“飛地經濟”模式的推廣實踐,充分調動了跨區域各生産要素的共用,為助力産業脫貧、鞏固脫貧成效做出了有益探索。記者 劉印 通訊員 馬志青 李小順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安塞區:“飛地經濟”助力産業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