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市場觀察

社保關鍵領域改革深化民生紅利加速釋放

從空白起步到建成世界上最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社保制度加快建立並不斷完善,社保覆蓋面持續擴大。2018年末,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9億人,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實現全民醫保。與此同時,養老、醫療等關鍵領域改革持續深化,社保待遇水準逐步提高,養老金實現15連漲,大病報銷比例逐漸提高,民生紅利加速釋放。

展望未來,我國還將加快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加大力度鼓勵和引導包括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計劃、稅優健康險等多層次保障體系發展,完善養老保險的待遇確定和待遇調整機制,深化醫保支付改革,為全體人民進一步織牢社會保障網。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社會保障尚屬空白。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開始由國家和單位對城鎮職工提供勞保等一定福利,並由集體對農民實行少量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蓋面持續擴大。黨的十八大以來,多層次社保體系加快構建,社保水準穩步提高。

70年來,我國社會保險覆蓋範圍從以城鎮為主擴大到城鄉統籌,從國有企業擴大到各類企業,從就業群體擴大到全體居民。2018年末,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人數分別為94293萬人、19643萬人、23874萬人。

“我國織就了世界最大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網,為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提供了保障支撐,也為世界廣大發展中國家構建覆蓋全體居民的公共養老金制度和全民醫保體系,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關博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我國社保待遇水準也在不斷提高。養老保險待遇方面,2005年至2018年,連續14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2005年月每人平均水準為698元,2012年增加到1686元,2018年增加到2597元,近六年年均增長7.5%。2014年7月,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2018年1月又提高到每人每月88元。

2019年,我國城鄉居民養老金又迎來15連漲。

“在此過程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資替代率保持在65%以上,始終位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關博説。

醫療保險待遇方面,國家不斷加大財政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投入,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逐年提高,2013年至2018年每年分別為280元、320元、380元、420元、450元、490元,2019年財政補助已經達到520元。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60%以上,在此基礎上還對困難群眾實行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和封頂線等政策傾斜。

關博指出,國家談判制度和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把更多救急救命的新藥、好藥納入基本醫保報銷範圍,有力分擔了中國家庭災難性衛生風險支出壓力,基本醫保制度成為守護14億中國人健康的最可靠“藥神”。針對人口年齡結構轉變和疾病譜變化,提高醫保門診慢性病報銷比例,進一步減輕了城鄉居民的就醫經濟負擔。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為我國社保制度發展指明方向,定準改革著力點。

養老、醫療等社保關鍵領域改革還在持續深化。關博指出,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全面推開,解決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轉製成本”問題;中央調劑金制度邁出了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第一步,養老保險制度互助共濟作用有效發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開展市場化投資運營,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了物質財富儲備;醫保集中採購政策效應顯現,支付方式改革縱深推進,“三醫聯動”更加有效。

此外,在制度統籌發展方面,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先後實現“二合一”,在制度層面消除了社保制度城鄉二元格局,制度公平程度大幅提升。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使女職工的生育保障權益得到了更充分落實。在降成本方面,社保費率、費基調整兩路並進,既治理了我國長期以來存在費率“虛高”現象,也引導企業據實繳納,在提升社保徵繳效率,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

“未來,我國社會保障將繼續擴大覆蓋面,促進城鄉社保體系統籌發展,加快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加大力度鼓勵和引導包括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計劃、稅優健康險等多層次保障體系發展,研究和實施適應新就業形式的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制度,推動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繼續走向成熟,為全體人民的美好生活織密安全網。”張盈華説。(記者 班娟娟 梁倩)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社保關鍵領域改革深化民生紅利加速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