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書,帶給西安不一樣的夏天

——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側記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7月26日晚,小書童誦讀杜甫《客至》的稚嫩聲音,開啟了別開生面的迎賓入城儀式。夜色中,西安古城雄偉的永寧門緩緩打開,嘉賓們經吊橋、月城、甬道走進甕城,如同走入歷史,兩側是揮毫潑墨、誦讀經典的歷史名人,秦腔繞梁不絕。

“儘管我是坐飛機來的西安,但我依然認為自己來的是唐朝的長安。”《潛伏》原著作者龍一在接受採訪時説。

7月27日,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下簡稱“書博會”)在陜西西安開幕。

13朝古都、絲綢之路的起點,又適逢共和國成立70週年,歷史與現實、文化與政治,賦予本屆書博會諸多意涵。

比天氣更熱的愛書情

書博會開幕,恰遇西安入夏以來最高溫。在場館間穿梭,一頭焦熱的汗。

天熱,西安人愛書的情更熱。早晨8時,入口處已經有很多人等待;到上午11時,4萬人走進了書展主場地曲江國際會展中心;晚9時,到場人數逾10萬!展館中幾乎沒有空的地方,收銀臺前,排了二三十米長的隊伍,人們成包成箱地買書。“不算貴吧,買了570塊錢的書”“我終於找到這本書了!”到處都能聽到類似的對話。

西安文化底蘊深厚,有悠久的耕讀傳統,不説曾經活躍在這裡的各朝各代詩人、文學家,光是當代的創作陣容已很驚人——寫《創業史》的柳青、寫《保衛延安》的杜鵬程、寫《平凡的世界》的路遙、寫《白鹿原》的陳忠實、寫《秦腔》的賈平凹……連著名的樊登讀書會都是在西安發起的,成立6年來,註冊用戶超1600萬,樊登讀書APP累計收聽超過12億人次,線下讀書分享活動10余萬場,幫助了無數“不知道讀什麼書、該怎麼閱讀”的人。本屆書博會上,樊登被評為“十大讀書人物”。

場館門口,記者看到捧著3本厚書的薛潤琦小朋友。這3本書竟然都是給他自己買的,一本《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因為看到電視上介紹,還有一本劉慈欣的《星際戰爭》,一本《從考古走進歷史》。媽媽開心地解釋:“他説喜歡歷史。”

記者問:“為什麼喜歡歷史呢?”薛潤琦大大的眼睛一轉:“從看‘半小時漫畫歷史’喜歡的。”

記者笑:“是二混子寫的?”

“現在不叫二混子了,叫陳磊。”而他,只是西安高新第五小學剛剛讀完四年級的小學生,從童話看起,三年級看科幻,四年級就看“成年書”了。

在政府的扶持推動下,擁有近2000家書店的西安成為書香之城,榮獲“2018年中國書店之都”的稱號,“被書包裹”成了西安人的新常態。看,91歲的老爺爺開著電動代步車來了,年逾花甲的奶奶帶著全家三代人來了,帶著孩子的爸媽來了,學生們也來了。200套《長安十二時辰》同名圖書第一天就被搶光,連夜空運500套,翌日又一掃而空。中信童書5天的備貨2天賣完,參展商紛紛感慨,書帶少了。

讀者大會返璞歸真

“讀者大會”是書博會著名品牌,今年辦到第十二屆,由國家新聞出版署、陜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中國出版集團公司聯合主辦。與往屆風格不同,文藝成分降低,知識和文化份額增加,西安人聽得津津有味。

“月球上的氦-3,估算下來大概在100萬到500萬噸之間。聽起來比地球上億噸級的煤和石油要少得多,但只需運回100噸的氦-3,就足以解決全人類一整年的能源需求。如果這個數據是準確的,那麼月球上的氦-3足以解決人類未來上萬年的能源需求……嫦娥四號是人類第一次走在月球背面。為什麼要去月球背面呢?月球存在45億年,我們了解的月球只有41億年,去月球的背面才能補齊月球的完整歷史資訊。”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對探月工程的介紹,聲音溫和醇厚、表達清晰生動,這位84歲的著名科學家面對聽眾90度鞠躬,其風範更是令人心折。以至於其後上場的作家賈平凹感慨説,科學家做的是大事,思維那麼開闊,為人真誠通透。

在回答創作中如何面對和時代關係問題時,賈平凹説:“每個人都無法逃脫他所生活的時代,一個國家、一個時代必然産生屬於這個時代的作品。作為個體,作家要以最大的熱情關注、體驗這個時代,再研究這個時代、思考這個時代,才能有你獨特的思考和表達。”

高端論壇大咖雲集

“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從2011年到2017年,傳媒行業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平均速度20%,預計2020年中國全媒體市場規模有可能突破3萬億元。隨著下一代網際網路IPV6的普及和5G時代的到來,全媒體或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中文線上總裁童之磊用圖表給出了令人激動的數據:全媒體增長最大的動力來自新媒體,在整個市場中,平面媒體佔了6%,廣播電視佔了13%,就是説傳統媒體只有1/5,網際網路佔15%,而移動網際網路佔據了半壁江山。他用中文線上對《橙紅年代》《人民的名義》進行運作為例,詮釋了全媒體時代,一種內容由紙書、手機、網際網路、廣播、有聲、影視等多種媒體同步發佈的可能與效益。

書博會上,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承辦的“數字全媒體時代出版業新融合與新發展高端論壇”真是大咖雲集、資訊硬核,8位來自傳統出版、傳統發行、數字閱讀、知識付費、教育出版等各行各業的特邀主題演講嘉賓,為聽眾勾勒出數字時代出版融合發展的現狀和願景。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副總經理宋吉述認為5G並非天然為出版業服務,所以挑戰大於機遇。5G技術偏重於傳輸,特點就一個“快”字,可以傳輸大容量,但出版業並不需要那麼快。5G帶動的是音頻和視頻,這兩方面是出版社的薄弱點,未來應該把知識服務作為方向。

四川文軒線上電子商務董事長張踐則帶來了利用新技術的實踐。他們在全國建了3個核心倉庫,利用多個網路平臺,用10年時間,將線上銷售從300萬元做到2018年差不多30個億。“過去開會,遇到的是京東、噹噹,現在是喜馬拉雅、得到、知乎和各種聽書的,這是我們下個10年所面臨的。只要我們努力去學,找到核心是什麼,看到用戶在哪,尋找合適的服務方式,進行持續資源投入,那就一定是機遇大於挑戰。”

香港聯合出版集團電子音像出版公司總經理陳鳴華介紹了他們啟動香港首個音頻移動閱讀APP、攜手知識付費新業務的嘗試。

本屆書博會還舉辦了“數字時代出版業融媒體發展與合作論壇”“出版IP與影視對話高峰論壇”“西安絲路國際書店論壇”等品質極高的論壇。

7月30日,本屆書博會圓滿落幕。西安主會場共吸引1234家單位參展,組織了502場主題活動,向市民免費發放了400萬元的購書惠民券,吸引市民讀者41.2萬人次,零售圖書總計51.2萬冊(套),行銷總收入達2192萬元。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書,帶給西安不一樣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