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社會合力有效干預讓未成年人遠離“遊戲障礙”

近日,一則“沉迷遊戲是病”的消息引發網友強烈反響。這則消息源自世衛組織宣佈將“遊戲成癮”加入《國際疾病分類》,並將其納入醫療體系範疇。不少遊戲玩家對此深感驚訝,有資深玩家戲稱,根據世衛組織給出的病症核心特徵進行鑒定後發現,原來自己已經“病入膏肓”。

眾所週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打怪升級”確實隱患重重,輕則患上近視眼、頸椎病、腱鞘炎等疾病;重則可能會産生幻覺,分不清虛擬與現實,嚴重危害身心健康。

受到近年來手機網遊迅猛發展的影響,遊戲玩家群體越來越呈現出低齡化、邊緣化特徵,許多未成年人也紛紛加入遊戲大軍,小至兩三歲的孩童就可以熟練操作手機遊戲,玩得不亦樂乎。

成年人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尚可自我調節遊戲時間,但未成年人的心智還未成熟、判斷能力弱、缺乏自控力,往往會沉迷于遊戲無法自拔,荒廢學業,甚至受遊戲“暴力”的影響誤入歧途,毀掉自己的美好前程。

因此,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讓他們遠離遊戲戕害,迫在眉睫。

令未成年人不沉迷網遊,首先要求家長以身作則。家長自己不要帶頭玩遊戲,並嘗試與孩子建立規則,合理安排遊戲時間,培養孩子理性、自主能力。尤其現階段處於暑假,家長更不能因為工作忙碌就放任孩子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保姆”為伴。

其次是學校應積極干預。要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孩子了解遊戲成癮導致的各種危害,引導正確、適度上網。而不是簡單地靠“一紙禁令”不允許孩子攜帶手機、平板等設備上學,放學後卻又通過電子設備佈置並要求完成各種作業。

再次是遊戲企業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作為遊戲企業,更應該強調“社會責任”屬性,不能讓單純的資本逐利行為蒙蔽了雙眼。應該秉持對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生態環境與責任擔當,向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從有助於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研究出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規範化運營思路。

最後是監管部門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這樣一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商業化腳步也突飛猛進。當人們使用電腦、手機上網學習或者用搜索引擎查詢時,各種廣告、彈窗無孔不入,令人不勝其擾。對於未成年人來説,那些或華麗、或低俗、或暴力的遊戲廣告畫面格外具有吸引力,好奇心驅使之下極易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對此,監管部門應該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強化網路廣告的監管,並制定出長遠規範舉措。

遊戲好玩,切勿沉迷。通過社會合力進行有效干預,對未成年人遊戲成癮的行為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只有家庭、學校、社會和監管部門共同攜手,才能讓未成年人真正遠離遊戲障礙。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社會合力有效干預讓未成年人遠離“遊戲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