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平山鬱夫藏品國博展出:從地中海到敦煌回望絲路三千年

敦煌莫高窟(水彩) 平山鬱夫 日本

紅彩巨目紋陶杯 希臘

牛首形紅彩陶酒壺 義大利

彌勒菩薩坐像 犍陀羅

他是日本當代大師級畫家,以佛教題材繪畫在日本畫壇獨樹一幟;他是中日友好的使者,為敦煌文物保護和敦煌學研究作出傑出貢獻;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他便開始了第一次對絲綢之路的正式考察採訪,以他名字命名的絲綢之路美術館現有藏品1萬多件,涵蓋與絲綢之路相關的幾乎所有領域、地區和時代……11月27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平民情懷——平山鬱夫藏絲路文物展”以飽滿的文化含量低調亮相,從近3000年的時間縱深和連貫絲綢之路兩端的廣闊地域視角為觀眾講述了文明交流互鑒的故事。

此次展覽展出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收藏的200件(套)藏品和1件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這些藏品中的絕大多數,在時間上,上起西元前2000年,下至西元8世紀。“展覽不僅全景式展現了絲綢之路近3000年的歷史面貌,而且深刻揭示了文明之間交流互鑒的本質,昭示了文明在相互交流碰撞的過程中最終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路徑。”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展人閆志説,通過展覽也更能讓人感受到平山鬱夫的博大情懷和文化擔當。

平山鬱夫(1930-2009)早年學習並從事美術創作,憑藉作品《佛教傳來》開始“畫家的人生”。他曾多次考察走訪絲綢之路,積極地在各地進行採訪活動並收藏相關文物藝術品,成為全球屈指可數的絲綢之路收藏家。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平山鬱夫以“絲綢之路畫家”而聞名,雖然最初的收藏目的只是為了提高繪畫水準,希望能多接觸到優秀的美術品,但隨著接觸到的古代美術品和考古資料越來越多,平山鬱夫于1988年在日本設立了絲綢之路研究所,方便海內外的絲綢之路學者和美術行業人士進行資料的匯集和租借,並提供學術支援和協助。伴隨著絲綢之路研究所的發展,最終所有藏品于2004年捐贈給了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

平山鬱夫珍藏的絲路文物此前曾在敦煌研究院展出,此次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展團隊通過新增展品、調整大綱設計等,使展覽有了一個全新的面貌。展覽按照展品所屬地域分為4個單元,分別為“偉大的海——文明交匯的地中海”“四方之王——兩河流域與伊朗地區”“宙斯·佛陀——文明交融的中亞與印度”“東土驚鴻——絲路東端的景象”。

展覽中犍陀羅文明的一大批佛造像、希臘雅典的陶杯和酒器、伊朗的牛形陶器等展品均十分精彩,“中國國家博物館也拿出了1件館藏珍品——唐代黃釉駱駝俑,與平山鬱夫先生創作的水彩敦煌寫生冊頁放在一起,‘驚鴻一瞥’地為觀眾開啟了絲路文明的‘大門’”,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説。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謝小銓介紹,此次展覽是繼“東方畫藝——15至19世紀中韓日繪畫”之後,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日本文博界的又一次重要合作,也是今年中國國家博物館重要的入境展覽。王春法則進一步透露,國家博物館將以此次展覽為開端,打造“絲綢之路”系列展覽,系統展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文明、文化,為加強國際合作、打造文明多元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貢獻。(記者 朱永安)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平山鬱夫藏品國博展出:從地中海到敦煌回望絲路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