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採訪團西安博物院內探古跡
-
6月13日上午,“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採訪團來到了位於西安市碑林區的西安博物院參觀採訪。西安博物院以千年古塔園林式遺跡休閒景區以及古都西安現代型歷史博物館而聞名,在國內博物館(院)中獨樹一幟。 (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960_640_1528931393167.jpg 6月13日上午,“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採訪團來到了位於西安市碑林區的西安博物院參觀採訪。西安博物院以千年古塔園林式遺跡休閒景區以及古都西安現代型歷史博物館而聞名,在國內博物館(院)中獨樹一幟。 (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228__1528931393167.jpg -
西安博物院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建成對外開放,2010年3月31日開始對公眾免費開放。全院總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博物館由著名建築設計大師張錦秋創意設計,體現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 (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1528931382990.jpg 西安博物院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建成對外開放,2010年3月31日開始對公眾免費開放。全院總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博物館由著名建築設計大師張錦秋創意設計,體現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 (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228__1528931382990.jpg -
據介紹,西安博物院建設過程中,一方面對原有保護區的基礎設施以及園林綠化進行了全面的改造,另一方面增加了人工湖面以及園林綠化景觀,使歷史名勝與城市公園融為一體,成為一處集文物鑒賞、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為一身,多功能的城市景觀區域。(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960_640_1528931393413.jpg 據介紹,西安博物院建設過程中,一方面對原有保護區的基礎設施以及園林綠化進行了全面的改造,另一方面增加了人工湖面以及園林綠化景觀,使歷史名勝與城市公園融為一體,成為一處集文物鑒賞、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為一身,多功能的城市景觀區域。(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228__1528931393413.jpg -
西安博物院以著名唐代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雁塔為中心,整體按文物鑒賞、旅遊觀光、綜合服務三大功能區設計,形成集博物館、名勝古跡、城市公園為一體的歷史文化休閒場所。(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960_640_1528931399385.jpg 西安博物院以著名唐代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雁塔為中心,整體按文物鑒賞、旅遊觀光、綜合服務三大功能區設計,形成集博物館、名勝古跡、城市公園為一體的歷史文化休閒場所。(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228__1528931399385.jpg -
小雁塔本名“薦福寺塔”。始建於西元707年(唐中宗景龍年間),位於唐朝長安城薦福寺,是為了存放唐代高僧義凈從天竺帶回來的佛教經卷、佛圖等而建的佛塔。塔身原為方形十五層密檐式磚塔,在明代的幾次地震中,塔頂部的十四、十五兩級被毀,塔身經歷了裂而後合奇跡,被稱為“雁塔神合”。(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960_640_1528931409892.jpg 小雁塔本名“薦福寺塔”。始建於西元707年(唐中宗景龍年間),位於唐朝長安城薦福寺,是為了存放唐代高僧義凈從天竺帶回來的佛教經卷、佛圖等而建的佛塔。塔身原為方形十五層密檐式磚塔,在明代的幾次地震中,塔頂部的十四、十五兩級被毀,塔身經歷了裂而後合奇跡,被稱為“雁塔神合”。(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228__1528931409892.jpg -
玲瓏秀麗的小雁塔風格迥異,這座密檐式磚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建造時共15級,現存13級。塔的底層最高,整體輪廓呈自然圓和的卷剎曲線,保持了唐代初修時的風貌,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960_640_1528931423894.jpg 玲瓏秀麗的小雁塔風格迥異,這座密檐式磚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建造時共15級,現存13級。塔的底層最高,整體輪廓呈自然圓和的卷剎曲線,保持了唐代初修時的風貌,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228__1528931423894.jpg -
薦福寺內的古樹名木共計十棵,九棵為國槐,一棵楸樹,距今約800年—1300年左右。其中五棵國槐分佈于大雄寶殿前中軸線兩側,其餘四棵分佈于慈氏閣南面和鐘鼓樓之間的院落。 (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960_640_1528931429493.jpg 薦福寺內的古樹名木共計十棵,九棵為國槐,一棵楸樹,距今約800年—1300年左右。其中五棵國槐分佈于大雄寶殿前中軸線兩側,其餘四棵分佈于慈氏閣南面和鐘鼓樓之間的院落。 (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228__1528931429493.jpg -
現存的薦福寺古建築群為明清兩代重修,寺內古建築群大體延續了明代正統年間重修時的佈局,寺內殿宇建築集中在山門直對小雁塔的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門、鐘鼓樓、慈氏閣、大雄寶殿、藏經樓、小雁塔、白衣閣等。寺內還存放有石人、馬柱等等民間文物以及各種民俗藝術展覽。 (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960_640_1528931433554.jpg 現存的薦福寺古建築群為明清兩代重修,寺內古建築群大體延續了明代正統年間重修時的佈局,寺內殿宇建築集中在山門直對小雁塔的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門、鐘鼓樓、慈氏閣、大雄寶殿、藏經樓、小雁塔、白衣閣等。寺內還存放有石人、馬柱等等民間文物以及各種民俗藝術展覽。 (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228__1528931433554.jpg -
目前,西安博物院內已形成了基本陳列“古都西安”為主,專題陳列“寶相莊嚴——佛教造像藝術陳列”“天地之靈——古代玉器陳列”為輔,各類臨時展覽為拓展和延伸的陳列格局,突出展現周秦漢唐文明,多角度展示古都西安文化魅力,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折射出了濃濃的中國智慧。(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960_640_1528931435752.jpg 目前,西安博物院內已形成了基本陳列“古都西安”為主,專題陳列“寶相莊嚴——佛教造像藝術陳列”“天地之靈——古代玉器陳列”為輔,各類臨時展覽為拓展和延伸的陳列格局,突出展現周秦漢唐文明,多角度展示古都西安文化魅力,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折射出了濃濃的中國智慧。(安鑫 攝) http://upload.siluchina.com.cn/2018/0614/thumb_228__15289314357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