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人民網評:為改革創新撐腰,“為官不為”行不通了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用人導向,要求大力選拔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的幹部。引人注目的是,在要求貫徹落實的通知中特別點明,對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幹部,符合條件的要大膽用;要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幹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旗幟鮮明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撐腰鼓勁。

這顯然是有現實針對性的。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作為,呼喚全面改革創新,要凝聚億萬人民群眾的共識,也需要各級領導幹部迎難而上、不計毀譽的闖勁幹勁和擔當精神。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全是“硬骨頭”,不管在哪個領域,改革者遭遇的挑戰,必是一場觸動既得利益、既有格局的深層變革。唯有敢於擔當,才能無私無畏;唯有鼓勵“敢於擔當”,甚至寬容一些改革進程中的失誤,才能更激發出改革者的創新勇氣和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改革責任擔當,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幹。”他還具體地提出了“三個區分”:“要把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是以改革思維從制度上推進改革,從制度層面保護並且鼓勵勇於改革創新的領導幹部,為改革者解開束縛,也是旗幟鮮明地向“為官不為”的頑疾舉起手術刀。不但是對改革創新者的激勵,免其後顧之憂,也從制度的角度治庸治懶,讓為官平庸者警醒:“太平官”的日子不好混了。

新的時代,改革需要再深入,思想需要再解放。進一步深化改革肯定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和國家就有危險。利益多元,挑戰頻出,除了靠中央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和強力推進,還要依靠眾多領導幹部在改革一線大膽創新、擔當責任,逐一破解改革的具體難題。要從一些局部、領域、地方突破,對改革創新先行者來説,風險肯定很大。並不是所有的改革創新都能成功,特別是觸動到深層的體制機制之弊,觸動到既得利益階層、部門或人群的“蛋糕”,必然面對重重阻力。那麼,這個“風險”由誰來承擔?

倒在司法改革第一線的上海高院副院長、全國優秀共産黨員鄒碧華,曾經這樣陳述他的改革信念,“改革,一直是一點一點往前拱的”“背著‘黑鍋’前行,是改革者必須經歷的修行”。改革者固然要有這樣的無畏勇氣,犧牲精神和社會擔當。當年,安徽鳳陽最早嘗試“包産到戶”的18位小崗村農民,是“冒著殺頭的危險”,按下觸目驚心的紅手印,方拉開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説過,改革“不要怕冒一點風險”,“克服一個怕字,要有勇氣。什麼事情總要有人試第一個,才能開拓新路。試第一個就要準備失敗,失敗也不要緊”。因此,如果從決策層面、制度層面,讓改革者不背或少背“黑鍋”,不會因失敗而萬劫不復,他們將更無後顧之憂,改革和創新也將更有效率。

允許試錯、寬容失敗,有助於化解目前改革創新工作中存在的思想顧慮、制度障礙、機制缺陷和利益藩籬等突出問題,有助於化解“幹和不幹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幹得越多,風險越大”,扭轉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改革創新動力不足、改革創新政策“碎片化”等傾向。改革創新的時機稍縱即逝,原地踏步可能就意味著失敗。新的時代,在全國改革創新大局中,改革者正在負重前行,怎樣讓他們更加放開手腳、輕裝上陣?眼下,答案就在這個意味深長的《意見》之中……李泓冰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責任編輯:李芮

(原標題:人民網評:為改革創新撐腰,“為官不為”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