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青海生態經濟發展路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青海生態地位重要性無與倫比,但生態環境又無比脆弱,一定程度上導致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狀態凸顯。如何找準生態經濟的發展路徑,解決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對於青海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現新時代的新發展、新作為意義重大。

一、加快青海生態畜牧業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按照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要求,在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青海生態畜牧業應選擇以草場輕度承載、牧草供應有餘、市場純天然有機畜産品為特徵的發展模式,建成生態作用突出、綠色有機無污染的天然畜産品生産區。加快有機畜牧業綠色認證和基礎建設,加強優良畜種的引進、培育和推廣工作,優先在生態條件優的縣域對畜産品進行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建立有機産品製造企業群,並逐步擴大到其他區域。建立符合有機原則的優質飼草料基地,滿足傳統畜牧業向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畜牧業轉變,通過安排政府支農資金等支援和鼓勵組建牧民合作社。特別是利用好扶貧資金,推動産業發展。

1.以農牧業為重點推進農牧區生産組織專業化。青海生態優勢明顯,然而提高以生態農業為重點的生態經濟發展,就需要針對青海農牧業目前的組織化程度不高、品牌化不足等問題加以研究解決,以促進生態農牧業“走出去”。

2.以規模化生産為重點促進青海特色生態産業集聚化發展。規模化生産是加工製造業的重要特點,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産品和産業競爭力。結合青海實際,圍繞龍頭企業和主導企業積極促進産業集聚是必由之路。

首先要以農牧産品加工園區建設為重點促進青海特色農牧産品産業集聚。青海“冷涼性”高原生態農業特色非常鮮明,但是生産較為分散,難以形成規模,使得生産成本較高。因此,應圍繞各區、縣重點企業所在地,基於原料基地、市場接近等原則,積極引導沙棘、枸杞、豆類、馬鈴薯、油菜籽、特色果品、牛羊肉加工等優勢産業在原有産業集聚區域或具有優勢的農牧業加工園區或産業園區集聚,以此為切入點推動青海生態農業經濟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發展。

其次是以價值鏈和産業鏈為紐帶促進重點産業集群化發展。在提供可共用的基礎設施、人才市場、公共服務等基礎上,需要産業園區通過産業規劃和政策引導,促進相關企業及上下游企業之間以價值鏈和産業鏈為紐帶,加強企業之間的協作,促進專業化分工,在協作的基礎上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産業集群。尤其是圍繞龍頭企業在高原生態農業、藏藥等領域打造産業集群。其中,可重點建設具有鮮明地域優勢和高原特色的生物産業集群,建成集種植、養殖、加工為一體的農牧業産業鏈,提高農畜加工和轉化增值能力,擴大農畜産品生産規模和競爭力。以沙棘、枸杞等有效成分提取與轉化、牛羊副産品和臟器精深加工産品開發,打造“高原牌”、“綠色牌”、“有機牌”的高原特色農産品産業集群。此外,圍繞藏毯産業、民族服飾等民族特需品産業、特色手工藝品及旅遊紀念品等重點産業,打造青海高原特色輕工業産業集群。以“國際藏毯節”轉化升級為平臺,積極構築面向“一帶一路”沿線的貿易互動。

第三是以品牌塑造為重點提高産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産業集聚、集群發展的基礎上,圍繞重點産業園區,突出産業集群品牌建設,努力打造一批青海藏區自主品牌。諸如,進一步以青稞酒、果酒、枸杞等農牧知名品牌及“青海藏藥”品牌價值和影響力提升,帶動相關産業規模化、高端化發展。積極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和農産品地理標誌食品加工産業的發展。提高品牌建設能力,加快品牌建設和申報工作,引領、推動知名自主品牌的誕生與成長。

二、加快青海生態旅遊業發展

青海藏區生態旅遊應發揮後發優勢,利用網際網路上多媒體互動系統等現代資訊技術,推銷生態旅遊産品,制定有關管理規則,使管理和促銷新理念推動青海生態旅遊走向世界。

一是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支援藏區發展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及資金扶持,集中財力解決目前旅遊開發中的重點和突出問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産業結構,從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整體推進生態旅遊業的發展。

二是採取開發與保護工作同時啟動、齊頭並進的措施,積極尋找資源保護、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的最佳結合點,處理好遊客容量與環境承載力的關係,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端生態旅遊市場,因地制宜開發生態旅遊産品,培育壯大民族服飾、民族雕刻、藏毯加工、宗教用品等民族旅遊商品。

三是根據青海藏區生態旅遊資源的空間分佈,優先發展旅遊資源良好、交通便捷等開發條件較好的著名旅遊資源點,形成團簇狀的生態旅遊圈,帶動旅遊客源市場的形成與擴大,再逐步梯度轉移到其他開發條件相對較弱的旅遊景點。青海的冷涼氣候使得青海的旅遊總處於“旅遊黃金季節短”的狀況,加之地域遼闊,“旅長遊短”問題也十分突出。針對青海涼爽氣候條件,專門打造“涼爽經濟”,中國旅遊研究院有關數據顯示,全國“避暑遊”潛在規模超過3億人,産業價值可達五、六千億元。青海若率先實現旅遊服務産業升級,可以為“一帶一路”全域旅遊發展提供高端服務。

四是挖掘青海生態文化潛力,做好“一帶一路”建設的青海生態文化傳播,促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

三、加快青海藏區中藏藥材及民族手工業發展

一是積極建立青海特色産業創業園,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及産業配套體系建設,培育生産加工中心、産業配套中心、貿易中心和研發中心,著力發展民間手工藝品加工、中藏藥材加工、旅遊用品加工等産業,提升産業整體發展水準。

二是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大中藏藥材藥用成分分析、生物藥劑配方與生産工藝等研究,建立瀕危藏藥材種植栽培保護基地、設立人工馴化研究項目、建立圈地保護、遷地保護基地,積極開展人工培植、推廣種植和加工利用。

三是積極爭取國家扶持資金、扶貧資金、行業資金和社會資金,建立中藏藥材及民族手工業發展專項基金,保障産業發展資金,尤其對群眾自發的、家庭作坊式的手工業加工給予資金和信貸支援。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青海生態經濟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