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精準扶貧看佛坪·一線故事:脫貧路上的女漢子

脫貧路上,風雨兼程。

在眼下這場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戰中,既有幹部苦幫的無私奉獻精神,也有群眾苦幹一心脫貧的愚公移山精神。在脫貧路上,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從佛坪縣城出發,開車要翻過一個海拔1600多米的大山。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經過近2個小時、45公里的顛簸,便到了岳壩村。

見到王正花時已經接近中午,在香菇大棚裏忙活的她扔下手中的裝滿鮮香菇的大筐,急忙和記者們打招呼。

憨厚的笑容略顯不自在,歲月在她45年的人生經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25年前遠離家鄉去浙江溫州打工,結婚、生子,在溫州度過了難忘的歲月。雖然經濟不夠寬裕,但是她的生活還算美滿。一兒一女聰慧懂事,又考上了大學。丈夫每個月都會及時的將生活費給她,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然而,2012年年底,命運和她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丈夫突發腦梗導致半身不遂。這對沒有工作的王正花來説,就像天塌了下來。

為了治病花光積蓄,家裏生活陷入困境。2014年,無奈的王正花帶著丈夫和一對兒女,從浙江回到岳壩村,因她外嫁多年,在村裏無房無地,暫時寄住在親友家中。母親76歲體弱多病,丈夫臥病在床,每月藥費要花七、八百元,兩個孩子又先後考上大學,全家五口人的重擔都壓在她一人身上。

“當時的生活陷入了絕境,我背著行李,攙扶著老公在西安火車站下車的時候,對於下一步該怎麼辦都是迷茫的”, 王正花説。

在王正花最困難的時候,縣上為她家落實低保、義務教育和助學項目等惠民政策,鄉親們把土地低價租給她,幫助解決基本生活等困難,王正花也苦尋出路,開始關注香菇産業。

“當時我在浙江打工的時候,是給一家車行做飯,有一次去菜場買菜,香菇一斤就80元,我很驚訝,因為我家鄉的香菇也不過才20元一斤,當時就萌生了這樣的想法”,王正花告訴記者。

人生往往都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會有轉機,她人生的轉機正是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

“我覺得人窮不能志短,既然回來了,我就一個想法,想把香菇種起來”,説幹就幹,2014年她開始了種植香菇的事業,向親朋好友借了5萬元,去寧陜縣取經並邀請了一名技術員,在自己的認真學習下,當年就栽培香菇20000袋,幸運的是,由於價格市場價高,第一年她就成功了,她的香菇賣了7萬元,還了借來的5萬元,還有2萬元的盈利。

“由於村子交通不方便,當時賣香菇主要是坐班車,一筐一筐的去鎮裏賣,後來聯繫了幾個大客商,烘乾賣幹香菇,都是他們到府來收,這樣就解決了銷路問題”。

2016,經群眾大會評議,一致同意把王正花家列為貧困戶,包扶部門縣委組織部和鎮、村都落實了包扶責任人,對她家“一對一”幫扶,包扶幹部結合她家實情和個人意願,幫助制定産業發展計劃、爭取貼息貸款,動員她參加培訓掌握技術發展産業。在各方幫助下,王正花租賃土地、搭建大棚、搬運菌袋、日常管理、采收香菇等忙裏忙外,膠鞋穿爛了4雙。但再苦再累,她都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2016年,王正花發展香菇2萬袋,註冊了正花香菇栽培家庭農場,成功創收4萬多元,在陜南移民政策補助下,她家自費5萬多元,今年2月搬進了100平方米的移民新居。

今年,王正花又發展袋料香菇2萬袋、養豬15頭。包扶部門和縣人事局等把種養技術培訓送到村裏,她又學習養蜂技術,養了11箱蜂,還加入了村上的扶貧互助合作社,做道路養護員、護林員,下半年能有4、5千元的工資收入,大兒子也大學畢業開始務工。目前已采收第一茬蜂蜜,收了近10公斤,能收入4、5百元,預計今年全家每人平均純收入達5000元以上。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王正花有了産業和收入,卻沒有忘記鄉親們,她優先雇傭貧困村民來農場做活,每天給管生活,還發100元左右的工資。 “在我家最困難的時候,鄉親們幫助我,我也要幫助鄉親們。下一步,我還想擴大規模,把設施都升級換代,增加産量,帶動更多的鄉親們創收。幹部們攢勁幫我,我也要努力勞動爭取早脫貧。”王正花説。

岳壩村的第一書記趙輝對村子的産業發展有著全新的規劃:“今年年底我們村要成立一個集體經濟合作社,預計投資100萬元,政府出一部分,合作社出一部分。合作社將依託王正花現有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由集體投資,共同成立一個年發展袋料香菇20萬袋,佔地50畝的香菇種植産業園。産業園將整合村內現有的零散香菇種植戶,共同實現袋料香菇産業的品牌化、擴大化,同時也將吸納更多貧困戶‘抱團’脫貧。”

這個脫貧路上的“女漢子”,家庭貧困卻不等不靠,硬是憑著堅韌和勤勞,發展多種産業成功增收,今年就能脫貧。

脫貧路上,不僅需要幹部幫,同樣也需要貧困戶苦幹。扶貧先扶智,幹部苦幫,群眾苦幹,相信在不久以後,這場脫貧攻堅戰定能打贏。(吳超)

 

來源:人民網-陜西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精準扶貧看佛坪·一線故事:脫貧路上的女漢子)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