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復旦師生為乞童人生鳴不平,形式主義or道德綁架?

640.webp

近日,上海復旦大學幾位師生發起新年“一分鐘行動”,號召大家 在2017年剛剛到來之際,每個人做一件小事:或與乞童“陪站”一分鐘,或代表社會向乞童“道歉”一鐘,或花一分鐘與乞童的眼睛“拼圖”合影,讓乞童認識、體會尊嚴。

該活動發起後,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有人點讚有人反對,但是更多的是對此項活動的不解。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若是真心想要幫助乞討的兒童,站街、道歉管用嗎?倒不如給他們買一份能填飽肚皮的飯菜來得實在。這種突兀的行為更有可能讓對方感到心理不適。“一分鐘活動”的形式意義遠遠要大於它的實際作用。

640.webp (1)

然而,“乞童”現象在中國各地早已屢見不鮮,人們早已習慣了對這個群體採取冷漠、忽視的態度。此次以復旦大學師生為首的團體將“乞童”群體再次赤裸裸地放大到社會公眾的面前,無疑讓全社會再次“聚焦”乞童群體。乞童的人權到底該由誰去保障?

640.webp (2)

社會普遍意識中認為,乞童只是一些犯罪團夥斂財的道具,向乞童施捨並不能幫助他們,反而有可能助紂為虐,最終的直接受益者均是人販子。這條黑色的産業鏈早已成為社會共識,因此許多人對街上的乞童採取冷漠的態度。其次,乞童問題並不是靠施捨就能解決,向乞童施捨只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因此復旦師生的這種偏向於形式主義的“一分鐘行動”,會引發網友的抨擊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640.webp (3)

要解決乞童問題僅靠現有的法律懲罰顯然是無濟於事的。在國外雖然也存在乞討人員,但是卻很少有乞討兒童,社會有專門的救助組織來幫助他們。要保障乞童的人權,我國必須從根本上杜絕這一群體的合法性,因此完善針對孩童的社會保障制度迫在眉睫。既能讓一些確實困難的小孩免於乞討,也能使以此為生的犯罪團夥迫於法律的威嚴,收斂其惡性。任何一位公眾都可以對其實行監督、舉報,讓乞童群體徹底從大街上消失。

但真要做到杜絕乞童現象,最重要的還是要嚴厲打壓其背後以此為生的犯罪團夥。兒童在整個社會中處於弱勢群體,需要保護。然而犯罪團夥就是利用其弱勢,以及社會對兒童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肆意猖獗,讓許多家庭都承受著失去孩子的傷痛。這種泯滅道德的惡行,挑戰了整個社會的威嚴,法律必須嚴懲不貸,加大其懲罰力度,讓其正視法律的威嚴。

640.webp (4)

 杜絕乞童問題需要社會“自上而下”努力,政府的政策關懷與司法的絕對保護,才能從根本上抑制此類惡行。但每個人“自下而上”的努力也會督促政府有關部門積極作為。因此對於復旦師生此次自發性為乞童鳴不平的社會意識,我們還是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但是最重要的依然是杜絕絕此類問題的根本措施。只有政府、司法、社會其他團體以及每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讓乞童的人生得到尊重與保障。

  責任編輯:吳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