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保障和改善民生讓陜西的底色更溫暖

——五論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精神

摘要: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做好各項工作、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於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改善民生,是推動發展的目的,也是我們各項工作的目標。”在前不久召開的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如是説。這段論述再次申明,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福祉,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做好各項工作、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於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民生大於天,枝葉總關情。2016年,陜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續用力,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但是,在增進人民福祉的道路上,我們依然任重道遠,依然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按照習總書記來陜視察時提出的要“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要求,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精神,持續抓好“兩個80%”民生政策落實,進一步完善民生保障體系,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準,讓廣大人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在“就業”這個“民生之本”下足功夫。繼續健全促進就業公平的體制機制,完善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以高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去産能精簡人員為重點,加強就業培訓和援助,搞好創業指導,努力使更多群眾有工作、有收入。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在“教育”這個“民生之基”上做足文章。以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為重點,認真落實十三年免費教育各項安排,特別是結合城鄉發展和人口變遷,加快調整中小學佈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解決好“鄉村弱”“城鎮擠”等問題,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高等學校“四個一流”建設。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在“健康”這個“民生之需”上用足力氣。認真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推廣縣鎮醫療服務一體化、醫療集團等模式,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深入實施健康陜西行動計劃,加快城市公立醫院改革步伐;樹立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在“社保”這個“民生之盾”上久久為功。加強低保、扶貧等政策銜接,推進醫保跨區域結算、養老跨區域審核等工作,量入為出,審慎穩妥搞好擴面提標;進一步完善被徵地農民、個體從業人員、農民工等群體參加社會保險政策,推進城鄉醫保整合;以留守兒童、特困人員等群體為重點,切實做好社會托底工作。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在“城鎮化”這個“有效路徑”上不斷邁步。加速推進以人為核心、以産城融合為支撐的城鎮化進程,進一步提升城鎮凝聚力和輻射力;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推動居住證制度全覆蓋,完善進城農民平等享受教育、醫療、住房、社保等民生服務的機制體制,清除各類歧視性政策,努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實施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等項目建設,以城鎮化進程帶動進城農業人口向市民轉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堅決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堅持以“兩不愁、三保障”為目標,深入實施精準扶貧脫貧。逐戶核實扶貧對象,逐項落實扶貧措施,足額到位扶貧資金,保質保量完成全年脫貧任務。

社會管理、食藥安全、公共文化服務、生態環境保護……在關係民生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全省上下的齊心協力,需要實實在在的不懈努力。

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對民生工作的安排部署,必將在全省上下的貫徹落實中,轉化成人民群眾殷實的獲得感、滿滿的幸福感。

民生,必然成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最厚重的旋律、最溫暖的底色。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李丹

(原標題:保障和改善民生 讓陜西的底色更溫暖 ——五論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