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正本清源需回歸傳統

2016-05-30 13:59:43 字號:T|T
摘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理想和奮鬥目標,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

  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理想和奮鬥目標,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那裏來的,要到那裏去,想明白了,想清楚了,就要以鍥而不捨的毅力,堅定不移地向目標前進,這就需要全體中國人民形成共識,成為全民族的前進動力,這種動力來源於對公民的教育教化,要成為萬眾一心的動力,仍然需要對公民的教育教化,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的不斷的教育教化,使公民真正成為中國人,要做真正的好人、善人、優秀的中國人。

  中華民族歷代先祖積累了豐富的教育子孫的智慧和經驗,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教育思想理念、方針、目標、原則和內容及方法,是獨步天下的,也是世界其他民族無法與之匹敵的,遺憾的是清末民初被廢棄了。今天習近平主席第一次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教育的理念、原則、目標、內容、方法,系統地呈現于中國人民面前,這是中華民族先祖在天有靈,是對炎黃子孫的眷顧,是中華民族的福報和幸福,中華民族又有救了!

  中國古代的傳統教育是自漢武帝確立的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孝道為根,修身為本”為教育的指導思想、原則,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國初年,兩千年不變,其內容圓滿包含著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為主修科目,至於科學、技術、藝術、應用等則是次要內容。教育方式略分有四:一是家庭教育,是以父子有親為原點,這是基礎。二是學校教育(家塾、鄉塾、義學及官學)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三是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補充。四是聖賢教育(亦標人文教育或宗教教育),是啟發“仁、智、勇”的聖賢教化,是前三種教育的昇華與圓滿。在中國古代,傳統教育最大特色是家庭教育,一切教育教化皆以家庭教育為基礎,這 四種教育成功之時,即是社會和諧,天下太平之日。

  重視家庭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古聖先賢最早發現並總結出人生教育的四個發展階段。明朝偉大的教育家、理學家、思想家、軍事家王陽明先生(西元1472-1528年)有精闢的論述。

  一曰幼兒養性:“零歲至三歲前,心無分別,塵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純正,心如明鏡,朗攝無礙,先入為主,深入人心,終身不移。幼兒怡養本性,正宜此時。”

  教育首重在於家庭,更始於胎教。胎教,古時稱“胎養”,源於中國,是中華民族先祖早在五千年前就發現的“科學秘密”,是中華民族優生優育的民族傳統。胎教,現代人稱之為優生優育的“優生學”。現今美國、德國、日本人稱之為“民族優化戰略”、“胎教優生”、“零歲的教育”。實際上,歐美日等國的關於胎教的生命胚胎學的研究,還是得益於科學家對中國古代典籍的研究和求證的成果。

  中華民族以實現優生優育為目標的胎教,早至上古堯舜時期,遲至周朝就有文字記載,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周朝三位偉大的母親:太姜、太任、太姒三位“太太”以自己的淑德懿行,相夫教子,生養教育出六位聖王及賢人,即是太姜生泰伯、仲雍、季歷三位聖人;太任生文王;太姒生武王、周公。此祖孫三代女聖生祖孫三代數位聖王,成就了千古最美的盛治,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列女傳》記載:“太任者,文王之母,摯任氏中女也。王季娶為妃,太任之性,端懿誠莊,惟德之行(正念正行)。及其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文王生而明聖,太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卒為周宗(周朝之奠基者)。故妊子(懷孕)之時,必慎所感。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人生(生出)而肖(像或相似)萬物者,皆其母感於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謂知肖化矣。”有關典籍披露,唐太宗也是贊同並主張進行胎教的(見《自鑒錄》)。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金方》中,也從醫學、心理學、倫理學等多角度,科學地論證、完善了“文王胎教”的原則及方法。到了明、清兩朝,胎教的理論、實踐和成果更加豐富完善,明、清皇宮典籍都有記載。民國建立後,被當做封建糟粕而丟棄。

  “幼兒養性”的教化極為重要,是健全人格的紮根的階段。“零歲”(即胎兒在母親子宮發育階段)至三歲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教化最容易”的黃金時期。因此要下大氣力抓好“紮根教育”(有人也稱之為“早期教育”)。現代大腦生理專家研究報告證明並指出,兒童的智力和性格、大腦發育在三歲以內就已經完成了60%(每年成長約為20%)。西方的大腦專家和心理醫生用現代催眠術的實驗研究還發現,母親懷孕時的胎兒在胎胞裏雖然沒有出世,母親的起心動念都有感覺,他(她)已經在學習,接收外界的各種資訊。這才是人生真正的走跑線啊!其實,除了我們中國老祖宗已發現這一科學真相之外,釋加牟尼佛在三千年前佛教經典中也早有論著,藏傳佛教的經典和唐卡繪畫中也早有記述和描繪。歷代祖先大德十分重視胎教,勸誡婦女及家人在她妊娠期間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嬰兒出生後,以其純凈的心靈對外界的一切資訊,依靠高度的直覺天才般的全面吸收,猶如明鏡照攝景物一般不加選擇地全盤接收。因此,父母及長輩必須對子女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要以身示範,針對幼兒的心靈、心理及生理、身體發育的特點,以正知正見正行的教學內容,用快樂、簡易、輕鬆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方法加以正確的引導,著力夯實健全、健康、純凈、純善的人格基礎,古語講“教兒嬰孩”、“三歲看大”就是指三歲前的幼兒“紮根”教育教化的重要。這裡,但願天下父母千萬不可忽視或錯過這個幼兒教育的最寶貴的“黃金時期”,因為它確實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無可替代也。

  近十幾年來,筆者多次建議育齡青年夫婦進行胎教。凡進行“胎教”生育出的孩子,大都是聰明、健康、好學。在昆明國學童蒙幼教館的1-6歲的幼兒大多數都是經過胎教生養的,因此,建議國家衛生和計生委認真研究用中華祖先的智慧和經驗,借鑒美、德、日等國的成功做法,制定、完善“民族優生優育”的戰略,最好通過人大立法,保證、保護中華民族後代子孫的優生優育,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成為其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強國。

  二曰童蒙養正:“至十三歲前,物欲微薰,煩惱潛伏,知識略萌,性德仍凈,記性猶強,悟性微弱。童蒙蘊養正見,正宜此時。”

  “童蒙養正”是聖賢智慧熏陶的階段,就是要著力於聖賢智慧的熏習和陶冶。幼兒長到三歲後,在父母長輩的影響和教導下,語言的應用能力、學習能力均都在慢慢地提升和增進。四至六歲的兒童的大腦細胞的成長完成了80%(每年約增長10%),這個時期內若能以遊戲化的學習方式,教導童子學習文字、語言,誦讀古籍經典,間或插入學習繪畫、音樂及武術等活動都有明顯的進步。從六至八歲,腦部發育已達到90%(每年成長為5%),古人講“七歲看老(或八十)”是有科學根據的,兒童在進入小學一年級時,聰明與否,今後成就如何大致已經決定了。從九至十三歲,大腦細胞發育已基本完成了,達到100%。三至十三歲的兒童,因其智識未開,理解能力薄弱,仰賴父母及長輩之處尚多,又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純凈,也正是一生中記憶力最強的階段,當須緊緊抓住其記憶力強的特點善加教育,培養童子的定慧力,端正其心性及行為。習仲勳、齊心夫婦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為世人做出了榜樣。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初,習仲勳只要有空總會陪著孩子們玩,要求子女從小背誦“憫農”詩。常把孩子們掉在桌子上的飯粒、菜葉撿起來吃,對於浪費行為會嚴厲批評。要求子女從小自己洗衣服、節約用水、穿舊衣服……。習仲勳在最後的日子裏對子女説:“我沒有給你們留下什麼財富,但給你們留了個好名聲。”習近平主席二〇一四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視察時,當他看到孩子們用毛筆寫“精忠報國”的字時,回憶説,四、五歲時媽媽買了小人書,給我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説“刺字不疼啊?”媽媽説,雖然疼,但岳飛會始終銘記在心。“我記到現在。精忠報國,是我一生的目標。”

  我國歷朝歷代古聖先賢都是選用《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朱子家訓》、《千家詩》、《説文解字》、《太上感應篇》、《孝經》、《十善業道經》等童蒙教材做為啟蒙經典,繼而選擇“四書五經”為主要經典教材,漸次依序地教導兒童反覆熟讀,進而背誦,使一部又一部的經典印入腦海中,通過長期的讀誦熏習,使其沐浴于古聖先賢的智慧光明之中,茁壯成長,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和提升其氣質。明代王陽明先生在四百多年前為我們做出了表率,他在《訓蒙大意》中指出:“古之教者,教以人倫”。蒙以養正,“今教童子,惟當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專務。其栽培涵養之方:則宜,(一)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二)導之以禮,以肅其威儀;(三)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書,誦書,次習禮,或作課倣(指書法教學中的描紅、臨摹、練字等),次復誦書講書,次歌詩。”為我們今天教化童子提供了一整套的理論、教材、方法。清聖祖康熙大帝是教子教孫最成功的典範,聖祖教化子孫的方法沒什麼秘訣,他老人家就是按照中華古聖先賢、列祖列宗教化子孫之法,“依教奉行”,也就是遵循陽明先生之法而已,培養出了雍正、乾隆兩代賢明的皇帝,育子、孫而成“龍”的,成就了康雍乾盛世。當今,昆明市明生書舍下屬的“昆明童蒙國學幼教館”,通過十餘年的探索、發掘、繼承、傳承中華先祖“童蒙養正”的教學理念、典籍、教法,多年的教學實踐,取得了成功,找到了童子教化的正確之路,雄辯地證明了、證實了中華先祖的智慧光芒萬丈,惠及子孫後代的精神財富的博大精深、萬古流芳,祖先的恩澤令我們感激涕零、永生不忘!誓志傳承後世。

  我們確實要按照習近平主席對少先隊員的殷殷囑咐:“要從小學習做人。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要做一個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識、有責任,要堅持品德為先。你們現在都是小樹苗,品德的養成需要豐富的營養、肥沃的土壤,這樣才能茁壯成長。現在把自己的品德培育得越好,將來人就能做得越好。要學會做人的準則,就要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熱愛生活,懂得感恩,與人為善,明禮誠信,爭當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模範。”

  今天,每個有良知的炎黃子孫,必須懷著感恩的心,回歸到祖先的智慧中去,運用先祖“蒙以養正”教化童子之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聰明、睿智、健康、健全的、合格的國民與國士,實現習近平主席的希望與期待。

  三曰少年養志:“十三歲後,知識漸開,物欲既染,煩惱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漸隱,記性漸泯,然性向顯發,崇效楷范,悟性轉強。少年啟養心志,正宜此時。”

  少年養志是理想抱負確立的階段。十三歲以後的少年,知識漸開,理解能力也有顯著的發展,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要擺脫父母及長輩的關懷與照顧,正是身心全面發展,意氣風發,開始了自主獨立學習的階段,此時,應及時對他們進行“少年追夢養志”的教育教化。追夢養志,就是誘導、鼓勵少年要有追求崇高理想的勇氣,樹立為國家為民族效力而讀書、奮鬥的遠大志向。孔老夫子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為我們中華民族後代子孫樹立了立志向學的典範。習主席指出:“要從小學習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標。一個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個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繫在一起,這是人們各種具體志向的底盤,也是人生的脊梁。你們要注意培養追求真理、報效祖國的志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時刻把祖國和人民放在心中,從小聽黨的話、跟著黨走,努力做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國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接班人。”這是習主席為全黨、全軍、全國人民指出的關於“少年立志”的根本方向、方法和要求(見二〇一五年《人民日報》六月二日頭版)。處於中學時期的青少年在完成學校規定的課業外,父母、長輩和老師要為他們提出建議,指導他們閱讀適量的課外讀物。德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在12-13歲前如果不養成閱讀的習慣和對書的感情,他今後的一生中很難從閱讀中找到樂趣,也更無法從典籍中吸取營養和智慧。當今世界上讀書最多的國家是以色列,每人平均年讀書64本(一説是77本),該國沒有文盲。俄羅斯年均55本,日本年均40本、南韓每人平均7本、中國每人平均0.7本。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其著作《低智商社會》一書中説:“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一百年前,西方列強和東洋倭寇污衊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何其相似乃爾),我們中國人不能再沉淪了,必須猛醒,不要溺愛“小皇帝”、“小公主”!要下大功夫和氣力,從小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中華先祖早就熟知讀書之樂,“學而時習之,不亦亦乎。”所以對青少年要提供、選擇“正知、正見、正覺”的讀物,如經、史、子、傳等傳世之典籍,鼓勵引導他們閱讀歷史、人文、地理、儒、釋、道的經典等,原則是“非聖書、屏勿視”。最好是:

  (1)按照印光大師列出的典籍名錄,有選擇的熟讀記憶最好;

  (2)古今、中外各個時期各個領域的偉人傳記;

  (3)歷朝歷代的“忠、孝、節、義”及闡明因果事理的典型故事、傳奇、傳説、俚語、民俗及民間故事等勸善戒惡的書籍;

  (4)各行各業中奉行孝道、崇尚勞動、勤勞致富、敬業守信、創新務實的職業精神和匠人精神,堅持理想、信念、信仰,努力學習、刻苦實踐,不斷艱苦奮鬥,為鄉里、為地方、為民族、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忠烈英雄及鄉賢人物事跡等等。

  家長、學校要組織青少年觀看《毛澤東》、《開國元勳朱德》、《東北抗日聯軍》、《王大花的革命生涯》、《長沙保衛戰》、《中國遠征軍》等大型紀錄片;以及反映中國真實歷史的教育片,如,《甲午海戰》、《漢武大帝》、《唐太宗》、《《康熙大帝》、《雍正王朝》、《鄭和》、《抗倭英雄戚繼光》……

  上述方面的書籍,如能多讀、熟讀,青少年們就會在潛移默化中選擇出心中崇敬、立志效倣的人生偶像和榜樣,從而激發少年、學子的豪情壯志,有了這股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不僅點燃了少年立志的熱誠,也會堅定、驅動他們終生奮鬥不移的信心與能力,鍥而不捨、一步一步地攀登理想的高峰。青少年時期的毛澤東、蔡和森、朱德、周恩來、胡耀邦、習仲勳、耿飚、萬里等老一輩革命家已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習近平總書記説:“我們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要注重從少年兒童抓起。”

  他指出,少年兒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適應自身年齡和特點,做到“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熟記熟背,融化在心靈裏,銘刻在腦子中,結合學習和生活等實踐不斷加深理解。要聽得進意見,受得了批評,在知錯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圍中健康成長,”“努力做最好的我、在自己最好的方面。人生就會迎來一路陽光。”

  四曰成年養德:“凡所當讀書,如能自幼紮根熟讀,庶以誠意正心,格物致知,學以致用,而為將來成學立業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唯德業無窮,學無止境故,成年學養德行,隨時皆宜,無有終時。”

  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從小學習創造。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費午餐,幸福不會從天而降。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於勞動和創造。”他勉勵少年兒童“時代總是不斷發展的,等你們長大了,生活將發生巨大變化,科技也會取得巨大進步,需要你們用新觀念、新本領去適應和創造新生活,這樣一個民族、人類進步才會生生不息。從現在起你們就要爭當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於創造的小標兵。”

  一般男子二十、女子十八歲時,學業、技藝基本有成,在舉行成年之禮後,進入社會,發揮自己專長,應盡力以求自立興業,創業成家,進而提攜後進以立人。此後,在與人接觸日漸頻繁,人事環境愈加複雜的過程中,必然難事多多,多不盡人意,真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因此,應保持看得破、想得開、放得下的平靜、平常、平和的心態,而且更要“吾日三省吾身”,經常反省,檢討自己在待人、處事、接物方面缺點與不足,自勉改過遷善,以求進益,以真誠、篤厚、謙和、忍讓之意待人接物,時時存方便利人、助人為樂之心積德行善培福。同時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培養和提升自己的靈性亦即哲學思想修養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學習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六個思維方法,即辯證思維、系統思維、戰略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和精準思維。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質,保持身心靈的健康,做一個合格的、有智慧的中國人。

  人的一生如白駒過隙,不過百年,應當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二○○九年的講話:“領導幹部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質和精神境界。”的指示,認真學習和踐行《弟子規》。《弟子規》1080個字,本是童蒙養正寶典,看似一本不顯眼的小書,實際上裏面蘊含著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大智慧。《弟子規》總敘中説:“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裡面有七個科目,即孝、弟、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前六項屬於德育修養,後一項,即學文,屬於智育修養。《弟子規》匯集了中國古聖先賢的大智慧。《弟子規》首先教育我們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繼而教育我們把對父兄的孝敬擴大到社會,“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進而教育我們泛愛眾,“凡是人,皆須愛”,通篇講的是愛心。父母對子女傾注了無私的愛,子女應該以無私的愛回報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把對父母的愛擴大到對人民的愛,必然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一個不忍心損傷自己父母利益的人,怎麼能夠損傷人民的利益呢?只要把這些道理弄清楚了,並且能夠付諸行動,很多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總之,學好《弟子規》,對於“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健全的道德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十年“文革”浩劫中,作為孔孟思想的重要內容,《弟子規》遭到無理批判。今天我們應該重新談談《弟子規》積極一面了。刻苦學習,讀好書,多讀正知正見之典籍,讀書志在聖賢,讀書明理,從聖賢的教誨中汲取做人的營養,提升自己的靈性,開啟智慧,傚法明朝袁了凡(1535-1609)先生和當代禪宗大德、國學大師南懷謹(1918.3-2012.9)先生的精神,“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以改過、積善、謙德來充實自己,從我做起,從當下做起,為社會、大眾做出好樣子。修德立業無有窮期,我們每一個成年人更應注重倫理道德的培養,不斷提升自己生命品質,以效力國家、心憂天下之情懷,牢記國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時時、處處、事事為天下蒼生福祉謀利益,為人民大眾服務,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乃至生命。人人都能“敦倫盡份,閒邪存誠,”安貧樂道,勤勞致富,立足本職崗位,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就是為國分憂、為人民服務,就是愛我中國、愛吾家鄉、就是在圓中華崛起的中國夢,所以,成年養德,一生都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之人。這是真實生命的拓展的階段。

  基於上述四個階段的分析,一個人,真正的人,生於天地之間,必須有良好的倫理道德修養,這也是終生教育的核心內容。周恩來總理生前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多次強調教導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一個有道德、有理想,為國家民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情操的人。就是希望每個中國人都要注重道德的修真養性。(作者:雲南孔子學術研究會 李善友 饒 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