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山東3月7日訊 “芋頭重茬問題越來越嚴重了,這該怎麼辦啊!”青島市即墨區鰲山衛街道南邱白廟網格村民邱兆錫瞅著自家的芋頭地心急如焚。看著種植的芋頭成活率越來越低,情急之下他給街道農辦打去了電話。
接到電話後,農辦工作人員馬上來到邱兆錫家了解情況。由於常年重茬種植,各種病殘體中的病原菌逐年積累,破壞了土壤的生態平衡,連作障礙成為阻礙白廟芋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
為保護白廟芋頭這個金字招牌,推動特色農産品可持續發展,當地政府聯合青島農業大學進行技術攻關,針對“症狀”深入田間地頭“把脈”,開出一套科技“良方”。
科學處理白廟芋頭種子,搭建速溶水肥滴灌系統,採用以菌制菌方式恢復土壤原力……專家們在為當地農民提供技術支援的同時,還創新育苗栽培技術,指導農戶通過溫室和大棚等設施進行栽培,延長産品供應期。
在農業專家助力下,經過三年的時間,白廟芋頭的重茬難産問題有了重大突破,産量和品質顯著提升。“現在芋頭的存活率提高了97%-98%,今年又是個豐收年。”邱兆錫高興地説。
據了解,白廟芋頭産地位於即墨區鰲山衛街道西側,涉及孫家白廟、南邱白廟、紅星等63 個村莊,已有600餘年歷史。當地政府除了重視栽培技術外,還舉辦了多屆白廟芋頭文化節,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譽度。其先後獲評青島市名特優農産品、全國農産品地理標誌、青島市優質農産品品牌等榮譽。如今,當地芋頭種植面積達3000畝,年産值達8000萬元。“白廟芋頭”也從地域品牌走向了全國大市場,沙窩裏的“金疙瘩”長成了當地一大特色産業。
除了白廟芋頭,即墨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持續培育打造優質農産品品牌集群,如“即墨地瓜”“即墨綠茶”“湍灣紫蒜”“藍村大米”“金口芹菜”“靈山丹參”等幾十個在國家、省、市都叫得響的特色農産品品牌,種類涵蓋菜、果、茶、菌、花卉、中藥材等6大産業,構建起即墨區特色農産品品牌集群。
“我們後續將持續加大對經營主體的培訓工作,突出問題導向,打造高素質的農民隊伍,針對全區農業産業特色和農業發展轉型需求,繼續邀請山東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專家教授,以及青島域內經營業態良好的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涉及理論培訓和實訓課程,把脈問‘診’,精準施培,為即墨品牌農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援。”即墨區農業農村局有關工作人員説。
目前,即墨區獲農業農村部地理標誌農産品登記5個,(即:白廟芋頭、即墨地瓜、金口芹菜、湍灣紫蒜、靈山韭菜),獲綠色(有機)食品認證36個, 山東省知名農産品品牌8個。即墨區優質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採食即墨”如旗艦領航,培育著、集聚著最具即墨品格的鄉土原生農業品牌集群,已有59個農産品品牌獲准授權使用“採食即墨”區域公用品牌形象標識。(通訊員 孫靜秋 曲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