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山東2月8日訊 2月7日,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傅家葫蘆雕刻傳承人傅文靜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環秀街道景岱社區向居民們講解葫蘆雕刻製作過程。
當日,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環秀街道景岱社區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産走進社區活動,向居民集中展示剪紙、葫蘆雕刻等非物質文化遺産,豐富了社區居民業餘文化生活,讓居民們“零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精髓和魅力,加深保護了解和認知,不斷提高全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意識。
活動現場傅文靜老師向居民和孩子們介紹葫蘆雕刻的歷史淵源及藝術價值,指導居民們從簡單繪圖開始,學習葫蘆繪圖和烙制的基本技巧。“葫蘆”取其諧音“福祿”,代表著吉祥幸福。
她説:“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非遺傳承隊伍中,讓小葫蘆‘講’出更多民俗故事。”居民們的學習興趣也十分濃厚,有的飛快在葫蘆上畫著自己喜歡的圖案,有的拿起手機拍下老師教的每一個畫面,生怕落下哪個步驟。最後,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居民們製作出了各式各樣、栩栩如生的葫蘆燙畫。 “這種非遺進社區的活動很好,可以讓孩子們多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社區居民劉月英説。
“太有趣了,一張普通的紅紙能剪成這麼漂亮的可愛的小兔子。”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環秀街道景岱社區活動室熱鬧非凡,10多名孩子在剪紙非遺傳承人宋葵花的帶領下,了解傳統剪紙藝術並進行了現場體驗。活動中,宋葵花首先從剪紙的歷史淵源、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向孩子們作了詳細的講解。現場展示了剪紙過程,一張張紅紙,寥寥數剪,就可以剪成栩栩如生的圖案,這種神奇的變化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她帶領小朋友們從最基本的剪紙技法做起,體驗剪紙的樂趣,一個個充滿童趣的剪紙作品躍然紙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發揮創意,認真創作起來,讓孩子們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教學簡單的剪紙技藝,一個個有趣的手工作品就完成了。 “一張紅紙、一把剪刀、一雙巧手”。活動現場,剪紙藝人宋葵花耐心講解剪紙藝術,居民們學得格外起勁,通過一件件剪紙藝術作品抒發內心的喜悅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景岱社區黨委書記朱建波説:“讓非遺進社區、讓傳統文化進社區,我們希望讓源自民間的非遺活起來,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和學習傳統文化。”(通訊員 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