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李滄消保委發佈警示 "溫柔陷阱"你能躲過幾個

2017-03-16 16:39:46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15日,李滄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李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李村文化公園廣場開展了“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集中宣傳活動,並針對目前在老年人保健、美容美發、預付卡、家庭裝修、手機通訊等方面存在的消費投訴熱點、難點,發佈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理性消費,謹防上當受騙。當天活動中,工作人員對打擊的假冒偽劣商品進行展示,講解真假商品辨別知識,還現場受理處置了多起消費投訴舉報。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報道

  半島都市報3月15日訊 15日,李滄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李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李村文化公園廣場開展了“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集中宣傳活動,並針對目前在老年人保健、美容美發、預付卡、家庭裝修、手機通訊等方面存在的消費投訴熱點、難點,發佈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理性消費,謹防上當受騙。

  當天活動中,工作人員對打擊的假冒偽劣商品進行展示,講解真假商品辨別知識,還現場受理處置了多起消費投訴舉報。記者了解到,過去一年裏,李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轄區100平方米以上的購物消費場所建立經營者消費維權中心100處,自行受理投訴432起;李滄全年受理消費投訴舉報5904件,已辦結5904件,辦結率100%,消費者滿意率99.2%,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71.5萬元。此外,李滄各責任單位共檢查經營主體97075戶次,整改問題4255個,查處違法行為397起,罰沒款367.75萬元。

  “免費禮品”

  專盯老年人

  保健品、醫療器械的投訴焦點集中在老年人身上,不法分子以提供免費體驗、試用以及禮品為誘餌吸引老年人參加,前階段“洗腦”,後階段賣“藥”,故意把保健品當藥品推銷,把簡單的醫療器械説得神乎其神,造成患者花鉅資買了一堆“廢品”。工作人員提醒,老年人應謹慎對待健康講座、熟人推銷、免費體驗等活動。

  “免費體驗”後

  “進門容易出門難”

  商場、步行街、寫字樓眾多發傳單的小販,以免費體驗為誘餌,將消費者哄騙到美容院,一旦躺在美容床上,就被各種美容護膚品糊滿臉,經過所謂“美容師”忽悠,消費者容易被強行消費。“免費服務”背後多為“溫柔陷阱”,在面對免費體驗誘惑的情況下,消費者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防範,以免因為貪圖小利而誤入“陷阱”。

  “預付消費”謹防

  “花錢買難受”

  預付消費模式是“先儲值付款後享有”式的服務,因經營者關門跑路、關門停業導致消費者不能正常消費的問題時有發生,預付式消費的投訴也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美容美發、健身娛樂、洗車消費、餐飲消費、攝影消費等行業。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按照自己的實際需要來購買消費卡,不要盲目地因商家的優惠較大而忽視了潛在的成本及風險。

  防住家裝

  “五板斧”

  冬去春來也喚來了新一波裝修熱潮,消費者要謹慎家裝公司“五板斧”。工作人員介紹,一是價格“連環斧”,裝修公司事先故意將報價壓低,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增加項目、提升水準等名目不斷要求消費者追加工程款。二是合同“金鐘斧”,裝修公司往往利用消費者對合同文本不熟悉,從而在個別條款上想辦法、鑽空子。三是設計“花花斧”,裝修公司在進行家裝設計時,添加一些不實用的設計,讓消費者多花錢。對此,消費者應儘量親自參與家裝設計,並量力而行,切忌鋪張。四是材料“真假斧”,裝修公司事先設計指定的材料往往是高檔或較高檔的,在採購中卻向建材商購買假冒偽劣産品,材料採購最好由消費者親歷親為。五是施工中的“暗斧”,由於消費者大部分時間不在裝修現場,裝修公司往往在墻壁處理、管線暗埋等無法檢查到的地方,進行偷工減料。消費者應不定時去現場查看,以避免裝修後的系列隱患。

  手機便宜

  話費來補

  手機已逐漸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不法分子通過先將手機價格報低吸引消費者交款後,再告知該款手機為合約機,需要消費者承擔高額的套餐費用。消費者在面對商家低價誘惑時,一定要保持理性,問清所有的附加條件,而且要在合同中予以明示,在簽訂合同後,再履行付款手續。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