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配圖
5月15日,為期5天的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深圳落下帷幕。
濟寧的儒家文化、鷹潭的根雕藝術、佛山的功夫推拿……本次文博會,大批傳統文化被新創意激活,並通過“文化+”的新模式,煥發出勃勃生機。
根據孔府文物檔案館 “商周十供”青銅器,1:1仿製的文創産品,一套能賣上萬元;作為建築材料的瓦當,經過包裝設計,開發出的“百福”“百壽”“百家姓”等磚雕産品,價值翻了數十倍……當傳統文化碰到創意,迸發出的火花格外耀眼。
“原來這個瓦當頂多就值兩塊錢。”濟寧儒苑黑陶生産商薛琦介紹,現在因為燒造難度加大了,附加值也高了,一塊大約賣到80元。“産品上市僅4個月就銷出5000多套。文博會開幕不到3天,中外客商已預定了200多套産品。”
用現代的“瓶”裝上傳統的“酒”,在本屆文博會上可謂比比皆是:
憑藉“電影節海報”“婚紗藝術照”等全新的創作思路,南昌瓷板畫這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展會收穫了眾多年輕“粉絲”;佛山鴻勝蔡李佛五傳弟子梁旭勇師傅,用推拿為功夫增添了新的傳播方式……
“傳統國學總給人艱深晦澀的印象,轉化為文創産品必須考慮受眾群體、審美情趣以及呈現方式。”河北雅圖數字印刷有限公司負責人宋秀麗介紹,該公司用現代手段,將失傳已久的唐代龍鱗製作技藝復原後,製成的文創産品《蘭亭序》,是本次展會上最受歡迎的明星産品。
傳統文化的發揚,與産業的壯大發展息息相關,圍繞當地優秀的文化傳統進行産業開發,成為許多地方展團的亮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首先要深度挖掘文化的精神內涵,並且在品牌建設上注重品質,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連輯認為。
江西省鷹潭市余江縣素有“雕刻之鄉”的美譽。自漢唐以來,雕刻就是當地最具特色的文化産業。
近年來,余江縣以鄧埠鎮為中心,大力打造“雕刻小鎮”。目前,余江縣共有雕刻企業及加工點、家庭作坊上千家,從業人員達3萬人。2016年,該縣雕刻産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6億元,出口創匯達924萬美元。
2017年初,余江縣公佈了總投資達40億元的全新“雕刻小鎮”項目。“‘雕刻小鎮’項目一旦落地結果,小鎮雕刻産業必將迎來新一輪的蓬勃發展。”中國根藝美術大師宋智勇説。
無獨有偶,在孔子故里山東省濟寧市,圍繞儒家文化打造的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也將為中華文化走出去提供重要的支點。高度2.3米的孔子雕像、萌萌的孔子擺件、做成陶瓷工藝品的孔子像……在文博會濟寧展區,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是此次濟寧重點推介的主題之一。展會上,很多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參展商慕名而來,近距離了解孔子及儒家文化。
“曲阜、鄒城這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孔子和孟子的故鄉,這裡有三孔、四孟等一大批文化遺址和景區,讓傳統文化可用、可感、可賞、可玩。” 濟寧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徐偉介紹。目前,尼山聖境、孔子博物館、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等重點文化項目已在加緊建設中。“濟寧將利用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平臺,加強與全球500所孔子學院的聯繫交往,積極打造‘一帶一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點城市。”
“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活起來,傳下去,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圳文博會公司董事長陳寅認為,相信大家攜起手來,一定會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世界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