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十萬餘村落 村名都是如何演化而來的?

2017-05-14 10:30:21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姜允會 字號:T|T
摘要】據了解,根據1990年的統計,那時山東全省共有自然村 107387個。山海之間,湖河交匯,這十萬餘村莊寥若星辰,鑲嵌在齊魯大地上。

  據了解,根據1990年的統計,那時山東全省共有自然村 107387個。山海之間,湖河交匯,這十萬餘村莊寥若星辰,鑲嵌在齊魯大地上。

  黑石崖、羊頭峪、周公廟村、顏母莊……黨報君一直對千奇百怪的村名很感興趣。由於所處地理環境不同,建村年代各異,其村名的淵源和演化過程也多彩繽紛,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以姓氏得名。在全省10萬多個自然村中,以姓氏得名者約在60%以上。經考察發現,移民村多以姓氏命名。以泗水縣為例,查得元末以前有51個村莊,只有鮑村一個村莊以姓氏得名,其餘均以自然地理實體或少量的歷史地名命名。而從明洪武年間由山西來的移民所建113個村莊,全部以姓氏得名,這種現象在全省普遍存在。這是因為外來移民初到陌生之地,亟需家族的團結,方能安家立業,故以姓氏名村,以示別於土著或他族。

  二、以地形地貌、景觀和方位而得名。古人擇地而居,多觀察村落所處地形地貌、景觀和方位特徵而命名村莊。如黑石崖、東南坡、牛脊埠、金牛嶺、駝石溝、羊頭峪、九間棚、棱背嶺、東八里洼、西十里河等。

  三、以自然地理實體而名。以自然地理實體名稱作為村名者,在山東的自然村名稱中亦佔有較大的比例,約佔10%。這是因為最初建村者,選擇居住地,一般多依山傍水,居高地可防水患,近水則有取用之便。所以此類村莊建村時多以所居之地的山名或水名作為村莊的專名,如水滸山、鐵山前、金雞嶺等。

  四、以道路橋梁而名。元以後,山東處於京都與東南沿海各省交通的要道。道路交通發達,各種交道設施很多,故出現大量與道路交通相關的村名。如官道張、驛站王、二十里堡、三十里堡、道口、驛道、官路莊等。隨著道路上架設的橋梁和人們為生産、生活之便而架設的橋日益增多,有人便近橋而居,久之形成村落,故以橋為村莊名到處可見。

  五、與種植業和手工業相關的村名。在種植業中,糧食作物的種植是每一個村莊所共有的,而一些經濟作物的種植卻是有所不同。許多村名就反映了當地在歷史上曾擁有或現在仍擁有的種植業,如棗園、梨園、桑園、核桃園、牡丹園、花園、柳行等。

  六、以名勝古跡得名。山東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有很多村莊以古國、古城、古寺院或其他古建築而命名村名,尤其是歷史文化發達,名勝古跡較集中之地更是如此。如曲阜村名中的夫子洞、魯源村、闕里、書院、周公廟村、顏母莊,無不反映了儒家文化在當地的重大影響。

  七、以民間傳説、神話故事和吉祥嘉言得名。千百年來,在全省各地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説,其中有的曾見諸經傳和方志,有的是歷代口碑相傳,折射在自然村名上,就有了如四女寺、雞寶峪、賢孝莊、七婦莊、相公莊、司馬村等等。

  此外,還有以人名作為村名者,一般是以最早建村的長輩或有大的德行的人的姓名命名的,如陳寶亮、李大常、王克武、王春亭、李知州、張舉人、劉武官等。

  如今,農村生活方式在大變革中,鄉愁記憶也愈來愈濃厚。每一個村落,都有一部寫不盡的歷史書,人與土地共同交織成一段段傳奇。為促進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于2012年起組織開展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評審工作。至今已經公佈了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總量4153個,山東75個,佔總量的1.8%。

  在山東層面,截至2017年4月14日,山東省第四批100個傳統村落名單公示。這是我省連續第四年組織評選命名省級傳統村落。這四批共411個省級傳統村落,在各市分佈如下:

  據了解,傳統村落評選要求歷史建築、鄉土建築、文物古跡等建築集中連片分佈或總量超過村莊建築總量的1/3,較完整體現一定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同時,村落選址要具有傳統特色和地方代表性,與自然環境條件和維繫生産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反映特定歷史文化背景。村落中需擁有較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傳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態延續。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