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治“處置風險的風險” 風險抵禦能力不斷加強

2017-05-13 12:40: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為防風險、治亂象,銀監會近期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的監管政策。

  為防風險、治亂象,銀監會近期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的監管政策。銀監會有關負責人12日表示,加強監管是為了化解風險隱患,促進銀行業和整個金融體系的持續健康發展。監管政策既強調對銀行業有效監管,也關注對全局的影響,科學把握力度和節奏,切實防止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有效維護金融業穩定。

  重點規範銀行市場秩序

  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一系列監管政策主要是針對銀行業存在的主要風險和突出問題,重點規範銀行業經營行為和市場秩序。既督促銀行業對標監管標準,規範經營行為;又立足長遠,引導銀行業轉變經營理念,強化合規意識,健全風險治理。

  他表示,銀監會在開展監管行動的同時,也充分考慮銀行業風險實際,科學把握力度和節奏,穩妥有序推進。目前出臺的監管政策對機構和市場産生的潛在影響進行了充分評估。

  他具體介紹説,一是有計劃實施。做好工作步調和時間安排的統籌協調,為各項工作落實時限設置一定間隔,實行錯峰推進。二是分步驟推進。工作設定自查、督查和整改等環節,以自查摸清底數,以督查確保真實,以整改促進規範。三是合理安排過渡。自查督查和規範整改工作之間安排4至6個月的緩衝期,為銀行實現合規達標預留時間。四是實行新老劃斷。對新增業務,嚴格按照監管標準進行規範;對存量業務,允許其存續到期實現自然消化;對高風險業務,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制定應對預案。

  “正門開得寬,旁門才變窄”

  “目前還處於摸清底數的階段,監管部門還沒有進行實地現場檢查。”肖遠企表示,要防範風險、維護市場的穩定,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必須對整個銀行業經營情況、風險點、風險水準、支援實體經濟方面存在什麼問題,進行摸底。

  對於有些銀行收縮同業業務的情況,他表示,可能是市場對相關政策有一些誤解,導致緊張。金融機構根據外部經營環境和內部資源配置對資産負債結構主動進行動態調整是很正常的,只要是向有利於風險防控的方向調整會堅決支援。

  針對房地産貸款,肖遠企表示,銀行業在房地産領域的貸款比例較高,對此進行了壓力測試,目前房地産貸款品質較好,低於平均不良貸款率。銀監會重點關注中小開發商信貸、三四線城市過剩地産信貸、放貸過度集中的金融機構。

  “處置風險要講究策略和藝術,不能因為處置風險而引發新的風險。監管政策出發點是堵住不規範、不合規的行為,但更重要的是要開正門,凡是依法合規的積極鼓勵,在量上做大,在結構上進行調整。正門一定要開得寬,旁門一定要變得窄,使銀行業和整個金融體系在合規、規範的前提下運作。”肖遠企説。

  風險抵禦能力不斷加強

  銀監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銀行業資産品質整體平穩,風險抵禦能力繼續增強,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78.8%,銀行流動性非常充裕,存貸比為67%,流動性比例接近50%。一季度銀行業新增貸款4.5萬億元,佔同期新增資産的比例為80%,比年初提高39個百分點,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加大。

  更值得關注的是,4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産品餘額30萬億元,比3月末增加1.1萬億元。銀行業金融機構持有的同業存單餘額4.2萬億元,比3月末增加將近700億元,發行的同業存單餘額為7.8萬億元,比3月末增加1384億元。同業投資規模將近3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4萬億元。

  “這些數據顯示,我們採取一系列監管政策,一方面使銀行經營更加穩健,各項經營指標、風險指標穩中向好,另一方面也對金融市場起到了穩定作用,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有利於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肖遠企説。

  (據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