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普通話過二級甲等,才算會説普通話。” 7日,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姚喜雙在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時回應:“我覺得能夠聽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能夠看懂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就算‘會説’普通話了。”
教育部、國家語委近日印發《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的總體目標是確保“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體設定為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
姚喜雙告訴記者,普通話的普及並不是要求80%的國人達到播音員、主持人的普通話水準。普及普通話是為了方便交流,持不同方言的人互相聽得懂,能夠進行普通話的交流,正確表達意思就已經達到了普通話的基本標準。
姚喜雙説,用國家普通話水準測試的標準衡量,能夠達到三級乙等水準(60分以上),即為達到“會説”普通話的水準。
學校教育是普通話推廣重點
姚喜雙向記者介紹,2010年的公開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普通話普及率已達70%,而就目前各地區統計數據來看,這一數字已上升到75%。相信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到2020年,普通話普及率達80%或以上的目標有望實現。
在姚喜雙看來,普通話的普及工作具體來説要狠抓四大領域:一是以公務員為“龍頭”,帶頭説好普通話;二是加強學校的語言教育工作,從娃娃抓起。學校的語言文字水準達標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媒體做榜樣,各級廣播和電視臺,尤其是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中央主流媒體的播音員和主持人要起到榜樣作用,其播報的普通話要成為標準;四是服務行業是窗口,各服務行業和領域要加大語言文字普及,用普通話來進行交流。
姚喜雙特別指出,學校教育是推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養國民語言文字規範意識的重點。《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提升教師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力爭在“十三五”期間使所有教師的普通話水準達標。
據姚喜雙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專門制定了加強學校語言工作的意見。同時,對於教師的普通話培訓工作,國家有培訓計劃和各類型普通話培訓班,中央和地方兩級財政也在教師的普通話素質培養方面加大投入,減輕教師負擔。一系列措施的推進將對教師的普通話水準提高,進一步推動普通話的普及和推廣起到重要作用。
民族和農村地區是普通話普及難點
數據顯示,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普通話水準的發展不平衡,西部與東部有20個百分點的差距;大城市的普及率超過90%,很多農村地區只有40%左右。
“過去,普通話普及抓一類城市(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和二類城市(地市級城市)的語言文字評估和達標,目前一類城市的語言文字應用水準已全部達標,二類城市也大部分達標了,而三類城市(縣級及以下)任務仍然較為艱巨。”
姚喜雙指出,普通話普及的薄弱環節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一些農村貧困地區。為解決這一難題,教育部和國家語委制定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下一步將發揮中央和地方積極性,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把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農村作為攻關工程的重點,加大投入,為實現普通話基本普及的目標做努力。
不要“唯普通話”論
“現在很多地區把方言定義為‘糟粕’,把它扔掉了,令人痛心!”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播音主持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鐵城告訴記者,要推廣普通話,但不要“唯普通話”論。
“方言是歷史,是我們民族多彩文化的載體,比如四川話,如果不會説,就唱不了川曲。假如長此以往沒人説四川話,川曲就沒人唱了。”在鐵城看來,方言是我國民族的文化遺産,應予以保護與傳承。
鐵城同時指出,方言是漢語普通話的一種生態。從語言發展的角度來説,很多詞彙,甚至語法都是從方言中的精華汲取而來,在推廣的過程中被大家接受和認可。摒棄了方言,便缺少了漢語普通話的生存基礎。
除了保護方言外,鐵城還認為,推廣漢語普通話要根據《民族區域自治法》,保護少數民族語言。如在語言教學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等地方自治區實行雙語教學;法庭審判等公開場合,使用雙語發言。
“學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
“以前是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是學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在姚喜雙看來,普通話代表著國家通用語言,代表國家形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姚喜雙説,作為國家公務人員,普通話講得好,形象將更為權威;民族地區人民學好普通話後,與外界進行商貿往來將更為方便;大山裏的孩子們學好普通話,可以走出大山,改變命運,迎來更廣闊的天地。
鐵城告訴記者,人與人之間用普通話進行交往,實際上是文化的交流,加快了文化融通。從語言的角度來説,對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強盛,均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時,中國傳媒大學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主任徐樹華表示,普通話水準除了體現溝通和交際能力外,還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對一個人的形象建構有重要影響。“與人交流時,穿著很時尚,但一開口,充滿‘鄉土氣息’,給人的印象可能就會打折扣。” 徐樹華認為,普通話的應用水準還側面展示了一個人受教育的程度,從全球範圍看,往往國家通用語言説得好的人,其教育背景和社會地位都較高。
此外,徐樹華認為普通話還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身份的認同和共用。“彼此都是普通話講得很好的人,較為容易成為朋友,共用同一種身份。而普通話説得不好,嚴重時甚至會遭到周圍人的嘲笑,成為融入群體的阻礙。”
徐樹華同時認為,普通話的水準認證可以作為個人資歷,拓寬就業面,提升發展空間。如教師、播音員主持人等崗位都需要普通話水準認證。
普通話測試全揭秘
姚喜雙向記者科普,普通話水準測試是國家級考試,通過測查應試人的普通話規範程度、熟練程度,認定其普通話水準等級。應試者通過測試,即可獲得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統一製作的《國家普通話水準測試等級證書》。證書內將記錄應試者的測試成績和相應的等級。
普通話測試成績和等級如何劃分?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準測試等級標準》説明,普通話水準等級分為三級六等,即一、二、三級,每個級別再分出甲乙兩個等次;一級甲等為最高,三級乙等為最低。應試人的普通話水準根據在測試中所獲得的分值確定,最高等級一級甲等失分率控制在3%以內,而失分率達40%以內可以達到三乙。
“考普通話的時候,我們一群人排隊依次進入一個‘小黑屋’,戴上耳機,對著電腦答題,心裏特別緊張!”曾參加過普通話測試的北京女孩小劉向記者描述了普測考場內的情景。
這個神秘的“小黑屋”究竟長啥樣?徐樹華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各省各地市共有普通話測試中心(點)1200多個,各省市測試中心情況不盡相同。一級乙等水準及以下的普通話測試一般採用機測(智慧測試),機測考場一般配備電腦和耳機。如傳媒大學的測試實驗室,機測有5 個考場,每個考場各配備1台電腦,即為5台終端,通過網際網路向北京市語言文字測試中心傳輸考生音頻數據。而在一些測試量較大的郊縣地區,可能會出現幾十台甚至上百台電腦同時測試的情況。一級甲等水準測試則為人工測試,成績達到或超過97分的考生錄音和資料,還要統一送交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進行復審,復審通過才能頒發一級甲等合格證,復審不通過則降為一級乙等。北京市規定,報名參加一甲測試(人工測試)的人員要先通過機測,取得一乙水準合格證書。
全國各地區普通話測試難點各不同
數據顯示,北京地區參加一級乙等及以下機測考試的數量每年約為6萬多人,而參加一甲人工測試的數量大概則僅有800多人。
“大部分參加普通話測試者集中在二級甲等和二級乙等水準。達到一級乙等及以上水準較為困難,即使在普通話基礎較好的北京地區,機測中一級乙等的通過率也僅有20%多,在北京以外地區則就可以想見了。” 徐樹華向記者透露。
“全國各區域參加普通話測試的難點各不相同,如福建f和h不分,湖南地區n和l不分,陽平(第二聲)容易拐彎兒,東北地區部分平翹舌不分,陰平(第一聲)調值不夠等。”徐樹華説,方言地區的發音缺陷是有一定規律的,方言地區的考生可根據規律,加強長久定向練習,慢慢改善。
徐樹華告訴記者,普通話水準測試要想取得好的成績,除了日常有意識地進行普通話訓練外,還要熟悉考試的要求、程式和考題內容,有條件的,還可做些模擬測試。
據了解,普通話水準測試試卷一般分為四個部分,包括讀單音節字詞、雙音節詞語、短文朗讀和命題説話。徐樹華介紹,對於第一、二部分讀字詞內容,必讀輕聲詞語、異讀詞的朗讀是最大難點。
“玫瑰、比較、夾生…你知道這些詞的正確讀音嗎?”異讀詞是指審音標準根據北京音係,但並非每字都用北京話讀法。如玫瑰的瑰,在這一詞語裏應讀輕聲;比較的較,在詞語裏應讀去聲(第四聲);夾生的夾此處應讀陰平(第一聲)。徐樹華説,要想在測試中讀對這些詞,需要熟悉《普通話水準測試用必讀輕聲詞語表》和《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
徐樹華特別提示,除了日常練習,一些考題還需了解應試技巧。第四部分命題説話是考生普遍認為的難點,該部分考察的是應試人在沒有文字憑藉的情況下,説普通話的能力和所能達到的規範程度。應試人根據抽籤確定的話題,説滿3分鐘。
命題説話如何準備?徐樹華解答,完成好此部分題目的關鍵是一定要説滿3分鐘。在考試前,根據《普通話水準測試實施綱要》給出的30個話題進行準備,多做練習。
值得注意的是,30個話題中,有些具有共通性,可以做“合併同類項”。徐樹華説,類似的題目可以準備相同的內容。“比如《我最尊敬的人》、《我的朋友》等人物類話題,準備一個人物話題即可。同時要學會融會貫通,比如《我的業餘生活》和《我喜愛的書刊》兩道題目,也可融為一個題目,你可以説‘我的業餘生活主要是讀書’,準備一兩本書刊也就可以應對兩個題目了。 ”
全世界都在説中國話
“全世界都在説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在姚喜雙看來,十年前這首傳遍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裏所唱到的美好願景,如今正逐漸成為現實。
俄羅斯政府宣佈,從2016年開始,俄羅斯正式試行將漢語作為統一國家考試(相當於中國的高考)科目之一。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提出的“2020年計劃”,宣佈到2020年要實現100萬名美國學生學習漢語。漢語已經成為西班牙語和法語之外美國學生學習的第三大外語。
2016年,有英國媒體報道稱:“為了讓英國更有競爭力,政府計劃投資1000萬英鎊,讓5000多名英國孩子學習中文。”
“不僅中國在加大普通話的普及力度,外國人也掀起了普通話學習的熱潮。”姚喜雙告訴記者,目前海外的普通話測試工作正持續展開,如2016年底在荷蘭格羅寧根孔子學院設立了中國國家級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等。(央廣網北京4月8日消息/記者高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