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警方將12名涉案嫌疑人移送起訴,一起冒充網店客服,涉及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受害者甚多,由公安部掛牌督辦的通訊網路詐騙大案完整地浮出水面。
《法制日報》記者近日從常山縣公安局採訪獲悉,這起“1·06冒充網店客服特大網路詐騙案”,不僅是全國破獲的首例冒充網店客服詐騙案,更是一次打擊通訊網路詐騙案背後隱秘産業的經典案例。
網店開張當天被騙
2016年1月6日,對於40多歲的常山市民嚴女士來説,本該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因為從沒在網上做過生意的她,當天在別人幫助下開了自己的第一家網店,店內專賣胡柚等土特産。
網店開張當天下午,嚴女士滿心期待的第一筆“訂單”就出現了。但她不知,這是一次通訊網路詐騙。
“嚴女士先是接到一名買家發來的消息,對方聲稱要買她店裏的土特産,於是嚴女士熱情地和對方進行了溝通。”專案組民警鄧林飛説。
操控這個“買家”賬號的,其實是一名詐騙嫌疑人。在一番假意溝通後,對方將一張事先準備好的假的“網店交易不成功”網頁截圖發了過來,詢問和催促嚴女士趕緊解決,並套取了她的QQ號碼。
嚴女士不熟悉網店操作,看到這張截圖後也懵了。此時,她看到自己QQ上出現了一個“網店小二”賬號的好友驗證資訊,對方自稱是“網店客服”,並稱發現嚴女士的網店存在一些問題,將協助解決。
操控這個所謂“網店小二”賬號的,也是一名詐騙嫌疑人。當時正在著急的嚴女士沒多想,就添加了對方為好友。接著,對方以交易不成功是因嚴女士的網店沒有繳納“保證金”、開通“假一賠三”和“七天包換”服務等所謂的理由,要求她支付相應費用。
從當天下午5點一直到當天晚上8點,對方先後發來了多個付費二維碼,嚴女士都按要求掃描這些二維碼付了錢。之後,對方又發來一個銀行卡號,她又按要求進行了轉賬。
“短短4個小時裏,嚴女士就被騙走了11萬元。直至身上錢沒了,她去找家人借錢準備繼續向假客服轉賬時,才在家人的提醒下發覺可能被騙。”鄧林飛説。
警方撥開層層“迷霧”
實際上,類似嚴女士這樣的被騙經歷,此前已在我國多地不斷發生,衢州警方也曾多次利用各種渠道,發出過對這種通訊網路詐騙手段的防範提醒。
“從國內的發案情況看,這類案件的受害者基本是新開網店的店主,他們被假冒網店客服身份的嫌疑人以網店經營需繳納所謂‘保證金’等理由騙走錢財,被騙金額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常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施文傑説。
接到嚴女士報警後,常山警方通過初步偵查,發現嚴女士案件中的一名嫌疑人賬號曾在全國50多起同類案件中出現,涉案總金額達300萬餘元,於是將這些案件串並,並組織精幹警力展開偵破。
然而,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裏,想要找到這起案件背後的嫌疑人談何容易。專案組民警所要面對的,是一層又一層的“迷霧”。
經查,犯罪嫌疑人發給受害人的付費二維碼,實為幾家網路點卡平臺上用於代付遊戲點卡、話費充值卡而生成的付費二維碼,受害人掃描付費等於是幫嫌疑人購買了遊戲點卡或話費充值卡。受害人向嫌疑人的銀行卡號轉賬後,資金並未被取現,而是被嫌疑人用虛擬賬戶購買了遊戲點卡、話費充值卡。
“我們去查嫌疑人買點卡時用的虛擬賬號,結果發現這些都是從仲介手中批量租用、一次性使用的虛擬賬號,並且不同時段使用這些虛擬賬戶的人頻繁變動,繼續追查會擾亂和誤導偵查方向。”施文傑説。
於是,專案組民警又從銀行卡流通渠道入手。
經查,使用這張銀行卡的並非卡主本人,而是出售給仲介後流向嫌疑人手中。
通過追查銀行卡,警方發現這張卡經層層交易到了福建三明,但現已停止使用,説明嫌疑人可能會定期更換銀行卡,因此這條線索也無法再追查下去。
但辦案民警沒有氣餒,通過對物流、車輛、人員軌跡等基礎資訊分析研判後,發現了嫌疑人在福建三明的蹤跡。經過對可疑地點進行持續蹲守和跟蹤排查,辦案民警發現了幾名可疑人員身份。
在福建警方配合下,一個以福建籍男子朱某、曾某等人為首的涉案團夥浮出水面,其藏匿和作案的4處窩點也被發現。
2016年3月18日,常山警方調集警力趕赴福建展開收網行動,抓獲該詐騙團夥的10名成員,當場繳獲15台電腦、151張3G上網卡、228張銀行卡等一批作案工具,並對其餘4人展開網上追逃。
半年詐騙1.8萬店主
經初步調查,該詐騙團夥的成員都是85後甚至是95後年輕人,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直至被警方抓獲,他們分工合作,專門對新開網店實施詐騙,半年多時間裏就讓1000多名網店店主被騙,涉案金額達1000余萬元。
據交代,該團夥平均每天都會用不同虛擬賬號對100多名網店店主進行詐騙,基本上是網店才開張幾十分鐘,他們就會接觸店主開始行騙,每天都有一些警惕性不高的店主上當。半年多下來,被該團夥詐騙過的網店店主總數多達1.8萬餘人,涉及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
警方調查得知,原來,該團夥得到了一款專業網店篩選功能軟體的技術支援。
“這款軟體是按客戶意願專門開發的,可對網店按要求進行定制篩選。但該軟體沒有被用於正規用途,而是被不法分子用於詐騙。前面提到的嫌疑人朱某,也是通過其他詐騙團夥的介紹,認識研發這款軟體的孔某。在租用該軟體的網店篩選功能後,朱某開始實施詐騙。”施文傑説。
為最大限度避免網店店主受騙,常山警方決定對該軟體商進行打擊。
2016年4月,專案組民警在杭州將孔某抓獲,並將孔某所研發的軟體關停,阻止了國內其他冒充網店客服的詐騙團夥繼續利用該軟體功能實施詐騙。
通過對孔某的調查和對軟體數據分析,專案組民警又發現和逐步摸清了分佈在全國多地的20多個針對網店的通訊網路詐騙團夥。
2016年6月30日,在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統一指揮下,衢州及全省多地警方分赴全國多省,在當地警方配合下,對公安部督辦“1·06冒充網店客服特大網路詐騙案”展開統一收網行動,一舉摧毀了20多個通訊網路詐騙團夥。
與此同時,警方還對這一通訊網路詐騙手段的洗錢環節進行了追查。
“詐騙團夥利用虛擬賬號詐騙得到的是大量遊戲點卡或話費充值卡,要想將卡變現,其背後肯定還存在洗錢團夥。”施文傑説。
通過偵查,專案組民警發現了一個以四川籍男子易某等人為首的洗錢團夥,並於2016年5月將該團夥成員10人抓獲。經查,該洗錢團夥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為多種類型的詐騙團夥洗白資金,並從中獲利,其每天回收的點卡、充值卡多達幾十萬張。
□ 分析
隱秘産業是怎麼形成的
“從打擊過程中不難發現,每起假冒網店客服詐騙案件的發生,從選擇、接觸到受害人被騙、資金變現,每個環節都因為有一些隱秘力量的支撐,才讓詐騙得以實施。”浙江省常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施文傑説。
這些力量,就是這類通訊網路詐騙案件背後的隱秘産業,它不僅包括了為詐騙團夥提供網店定制篩選業務的非法軟體商、提供資金洗白業務的洗錢團夥,還包括了為詐騙團夥提供大量虛擬賬號、提供大量他人銀行卡、提供大量3G上網卡的各種仲介,以及一些暗箱操作從非官方渠道回收遊戲點卡、話費充值卡的網路平臺。
針對這些隱秘産業,專案組民警還通過調查深挖和關聯拓展,進行了全産業鏈打擊。截至目前,被抓獲的涉案嫌疑人總數已達12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