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被曝實行“連坐制”1人未完成作業全組罰抄寫

2017-08-25 09:53:56 來源:多彩貴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小學被曝實行“連坐制”1人未完成作業全組罰抄寫。昨天上午7時42分,認證身份為南京師範大學老師的網友“@王少磊”發了一條微網志,引起廣泛關注。微網志中提到:有兩個同事的孩子,告知仙林某小學,實行連坐制。就是一個小組內,一人未完成作業,全組罰抄——範圍包括課文。

  一人作業沒完成 全組“連坐”罰抄寫

  網友發微網志説,南京一小學的做法,他看不下去了

  昨天上午7時42分,認證身份為南京師範大學老師的網友“@王少磊”發了一條微網志,引起廣泛關注。微網志中提到:有兩個同事的孩子,告知仙林某小學,實行連坐制。就是一個小組內,一人未完成作業,全組罰抄——範圍包括課文。

  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微網志指稱搞連坐制的小學,校方稱這可能是個別現象,學校是絕對不允許,也不提倡的,因為它變相增加別人的負擔,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不過,採訪中記者也聽到另一種聲音,這樣的做法能激發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有其積極的一面。

 

小學被曝實行“連坐制”1人未完成作業全組罰抄寫

 

  網友發微網志,質疑“連坐”制

  看到微網志後,現代快報記者聯繫到王少磊。

  他説,他是從兩個同事的孩子那兒知道這件事的,他們都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一所學校,但不在一個班。可能是語文作業,只要有一個孩子沒做完,整個小組的同學都要罰抄,不僅抄寫作業,還包括課文。

  “我只是從同事孩子處聽説這件事的,沒有跟學校核實過。孩子的家長擔心曝光這事對孩子有影響,不希望我多透露細節。但我可以發表我的觀點,我認為這樣做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王少磊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校方:我們不允許搞“連坐”

  可能有個別老師或小組長這麼做

  後來據記者了解,這所學校位於南師大仙林校區附近。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這所小學。對網友指稱有班級搞小組“連坐”的事,學校的劉校長稱,這可能是個別老師或者學生小組長偶爾做過這樣的要求,想以此鞭策學習薄弱的孩子,增加他們的壓力,並不是普遍現象,學校過去開會提到過,禁止搞“連坐”。

  但記者了解到,這種做法應該是老師的要求,而且兩個孩子不在一個班級,因此不可能只是一個小組或一個班級這樣做。

  劉校長説,教育界現在十分重視小組建設,一般一個班級有40多個孩子,分為五六個小組,小組承擔很重要的功能,比如課堂討論時,老師不搞一言堂,如果讓學生討論,一節課40分鐘,只能有幾個孩子有發言機會,現在普遍採用分組討論制,每個孩子都有發言機會,互相啟發幫助。分組時,成績好的、差的分在一起,比學趕幫,互相督促幫助,各小組展開競賽。小學階段作業允許沒做完,特別是知識拓展性的作業。如果有個別學生沒完成,完全可以讓同組其他同學幫助他督促他,沒必要一起受罰。

  昨天傍晚,劉校長又向記者通報了最新情況。

  他説,上個學期有一個六年級的班實施分層教學,就是把成績薄弱的學生分成一組,佈置的基礎性作業較多些,可能有孩子做不完,有意見,反映給家長,産生了誤解。

  這樣的老師自己圖省事 用懲罰的方式讓學生怕他

  發帖的王少磊是反對這種做法的。而持反對態度的,不止他一人。

  “搞‘連坐制’的老師自己圖省事,用懲罰讓學生怕他。”南京另一所小學的一位家長楊女士説,她兒子的班上平時分兩類小組,一類是大小組,40多人分成四組,一般讀課文、收本子以大小組為單位;另外分4人小組,是前後兩排的4個孩子,上課時討論問題,上臺集體演講。“兩個男生兩個女生,平時關係特別好,家長之間也是好朋友,放假都在一起活動。”楊女士説,孩子們如果小組活動時表現好,老師會加分,合作時不融洽,也會有批評,“但這都是就事論事的,不會用一個人的錯誤懲罰所有人。”

  網友“@菲瑤所思”:這是增加孩子們之間的不信任,遇事首先和自己撇清關係,結成小團體排斥某個孩子。

  網友“@南京正在發生”: 老師把監督的責任下放給還不懂事的孩子,會造成什麼後果?

  這是一種另類的教育方式

  有助於刺激責任心,但不適合內向的人

  一些人認為,一個孩子沒做好作業或其他事情,讓孩子所在的小集體一起受罰,有其特殊的效果。這會增強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督促孩子學會克制,不要事事以自我為中心,能意識到能否做完作業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而是關係到小夥伴的感受,這會鞭策激勵孩子努力克服缺點,追求上進。

  王少磊回復網友評論時也提到,“剛有安徽老家的朋友告知,他們早上開經驗交流會,老師説這種方式,有利於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互相幫助,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在媒體工作的徐女士説,她當學生時,美術作業做得比旁邊的同學要好,不過,美術老師經常指導表揚那名同學,卻從不管她,這反而刺激她加倍努力,結果成績超過那名同學。在畢業時,老師告訴她,“你性格外向,不誇你就不得了了,再誇你,你就會更加驕狂,反而不努力。對你就要用這種激將法。”

  有人認為,因為自己作業沒完成,讓同小組同學受連累,這對集體意識、責任意識特別差的孩子有督促作用,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不會關心別人,做事隨意,“連坐”對他們來説是另類的教育方式,反而會起到積極作用。當然,有些孩子性格特別內向,“連坐”搞多了,他們會有心理陰影。

  資深班主任:

  家庭作業是個人行為 出現問題應針對性地解決

  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會讓小夥伴孤立那個孩子

  南京鼓樓區一所小學的班主任劉老師,是一位有20年教齡的資深教師。聽到“連坐制”這樣的懲罰方式,她説,實在是非常驚訝,這種非常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只能帶來負面效果,傷害孩子。

  “老師佈置給學生個人的作業,目的就是為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一種個人行為。如果出現問題,應該是有針對性地解決。如孩子不做家庭作業,可以跟家長溝通一下是什麼原因,找到原因解決問題。”劉老師説,這和平時提倡的小組合作完全是兩回事。

  “這樣的老師,愛心不夠,管理水準也不夠。”她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沒做作業的孩子,可能會受到其他孩子的遷怒、孤立,可能導致矛盾升級,對他的心理髮展不利。而被無辜牽連的孩子,負面情緒會增長,進而整組的孩子,都會對這門課失去興趣。

  兒童發展研究專家:

  對學生沒有起碼的尊重 結果不會好

  這是恐嚇方式 不是教育方式

  南師大教科院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飛直言,這樣做的老師,對於學生人格沒有起碼的尊重,不管是使用的範圍,還是結果都不會好。“罰抄這種方式,不利於學習的鞏固,不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是一種懲罰方式,根本不是學習方式。”殷飛説,這是典型的違背教育規律。自覺做作業的孩子會想到,不管完成得怎麼樣,不能把握自己的結果和命運。而沒有做作業的孩子,個人的責任被分解掉了,他也不會及時解決自己的問題。

  殷飛説,老師管理不了學生,讓小孩互相管。這是恐嚇方式,不是教育方式。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