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志鋒
□ 本報通訊員 宋誓傑 朱婷婷
反貪局長蘇懷斌與聯扶對象的一席話,牽出了一個鄉的系列腐敗窩案。
“蘇局長,您給村上領導説一聲,給我家也申請點危舊房改造的補助款。”村民繆某説。
“老繆,你家條件還可以,村上怎麼可能給你發補助款啊!”
“那你是不知道,我們村上幹部的親朋好友都有了,也沒管條件夠不夠。”
説者無心,聽著有意。作為甘肅省永登縣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局長,蘇懷斌出於職業本能,意識到這背後可能涉及扶貧腐敗。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正是這段簡單的對話,永登縣檢察院從2015年開始,在全縣境內打響了一場惠農資金保衛戰,截至目前,已經查處涉農惠農案件21件54人,僅今年上半年就查處5件15人。
蘇懷斌説,經過摸排,發現民樂鄉前莊村扶貧領域收到群眾舉報的問題最多。為此,永登縣檢察院成立辦案工作組,由該院反貪污賄賂局副局長劉偉帶隊,先期走訪了縣扶貧辦、縣住建局,從扶貧檔案中去搜尋線索,之後進駐前莊村進行摸底。
“我們進村裏後,直奔舉報問題的農戶家中,從上午11時開始到下午5時,中午就吃了一頓烤洋芋。”劉偉説,“村裏人一聽有檢察院的人來了,一下子烏泱烏泱地湊來好多人,大家都有話要説,都有話想説。”
蘇懷斌説,檢察幹警前後去了5次前莊村,只要到一戶家裏,周圍的鄰居都會聚上來反映問題。經過摸排,初步掌握了村民反映的三個重點問題:低保金冒領以及低保金髮放不公;有人私分危舊房改造補助款名額;虛報地膜數量。
前莊村70多歲的朱某是五保戶,辦案人員先期在住建部門了解到,朱某享有3.5萬元危舊房補助款,因朱某沒有能力進行危房改造,最後把錢打到了村委會主任錢某的賬戶上。
聽村民反映,錢某並未按照規定的標準給朱某修建房屋。於是,辦案人員趕緊把朱某請過來詢問了一番。
“你家房子咋蓋的?”
“錢主任給蓋的。”
“錢哪來的?”
“錢是上面給的。”
“蓋房子花了多少錢,錢花完了?”
“我也不知道,反正房子蓋起來了。”
一看也問不出來啥情況,辦案人員決定到朱某家裏去看一下。
劉偉説:“到了朱某家才發現,兩間房子木料和椽子基本上都是二手建材,房頂上的瓦全是廉價的石棉瓦。”
辦案人員經詢問鄉親及承擔施工的工頭楊某,最後發現材料和人工費一共開支2.2萬元。最後經查實,剩餘的1.3萬元被錢某侵吞。
查實這起案件後,辦案人員又在前莊村發現“死人吃低保”的問題線索。
村裏有一戶人家徐某英、徐某連及其養子高某,徐某英已去世多年,但低保名冊上享用低保人一欄卻還有徐某英的姓名。
據村民介紹,高某在徐某英去世後就舉家搬遷到新疆去了,好幾年沒回來過,已經不符合發放低保條件,但卻一直在村裏享受低保政策,且低保款一直有人領取。
錢到底被誰領走了?帶著這些疑問,辦案人員立即趕赴新疆找到了高某,高某回答:“不知道有低保金這事。”
辦案人員回過頭來,再查這筆款的去向,才發現錢被原村支書王某私吞。
經查,王某長期持有徐某連、高某等的惠農存摺,原村委會主任錢某、時任村支書李某、時任村文書魯某明知情況,仍然幫助王某實施該行為。2011年至2015年期間,王某共領取徐某英、徐某連名下農村低保金3.2萬餘元。
劉偉説:“王某就像發工資一樣,經常從挂名的卡上取走固定的金額。”
檢察機關辦理案件中,王某一度辯稱錢是跟高某借的,但最後在證據面前,王某對冒領低保金一事供認不諱。
2015年4月,永登縣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向前莊村免費提供地膜,王某、李某、魯某利用職務便利,虛報耕地400多畝,共侵吞地膜2000多公斤,價值3萬餘元,由3人領取。
根據這些線索,辦案人員先後查實前莊村原任、現任村委班子一共4人存在的貪腐問題。
2016年6月,檢察機關將4名村幹部向永登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于同年11月均作出有罪判決。
蘇懷斌説:“前莊村村幹部的腐敗案被查後,在永登縣民樂鄉各村引起較大反響,村民們紛紛提供線索。”
2016年1月,民樂鄉井灘村俞某和70多名村民實名舉報井灘村“兩委”班子貪腐。
收到摁滿手印的舉報信後,劉偉和同事立即趕到村裏調查核實。當時正值中午,俞某和老伴兒只吃一碗開水沖泡炒熟麵粉的糊糊,這令劉偉心酸。
在縝密地初查下,永登縣檢察院很快查明井灘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等人截留低保資金、套取危房改造補償款、侵吞整個村扶貧資金等行為,並對3人立案偵查。
一石激起千層浪。截至目前,永登縣檢察院已經查辦民樂鄉8個村涉農職務犯罪案9件21人。
據悉,從2014年開始,甘肅省檢察院在全省範圍開展“保民生、促三農”專項行動,在這大背景下,永登縣檢察院在全縣16個鄉鎮、200個行政村、14個涉農部門分別設立檢察室和檢察聯絡室,聘任230名檢察聯絡員,這為永登縣檢察機關成功查辦涉農職務犯罪案件提供了“千里眼”“順風耳”。
蘇懷斌説,永登縣地處山區,在精準扶貧中,越是偏遠的鄉村,越是攻堅的重點。扶貧錢就是老百姓的救命錢,檢察機關將下大力氣整治涉農惠農的不正之風,保護好百姓的“錢袋子”,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本報蘭州8月1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