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地下車庫的用途,顧名思義就是停車,但在朝陽區天鵝灣小區北區的地下車庫內,有人卻建起了蔬菜大棚。昨天,北京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菜棚圈在車庫靠墻位置的玻璃房中(見圖),棚主介紹,只為向鄰居提供安全蔬菜。對此,有居民拍手叫好,也有人不滿其侵佔公共空間。物業管理專家表示,初衷雖好,但佔用公共用地需有超過總人數三分之二業主贊同。
現場 車庫建菜棚毀譽參半
昨天,北京晨報記者走進天鵝灣北區的地下停車庫,遠遠可見裏側靠近墻壁的位置有一排長約40米、寬約2米的透明玻璃大棚。記者靠近發現,在這個密閉的大棚中,整齊地擺放著20余組鐵架,架子分6層,上面按發育程度有序排列並種植著各類蔬菜,從標簽上可以看到有義大利生菜、奶白菜等。根據菜棚外張貼的介紹記者了解到,該設施名為“綠色星球”,建設目的是為讓居民吃上沒有農藥和重金屬殘留的新鮮蔬菜。
“我覺得這種形式很好,不但讓停車場環境美了,還為居民買菜提供了便利,更主要的是,自己種的菜吃著放心啊。”説起蔬菜大棚,居民李女士讚不絕口,她告訴記者,一些鄰居已經在這裡預訂了菜品。與此同時,記者也聽到了不少反對的聲音,由於建設前未得到業主同意,所以部分業主認為侵佔了公共空間。“地下車庫本來是大家的公共區域,現在變成了私人菜園?物業根本沒徵詢我們的意見”。
棚主 借鑒無污染種植模式
記者輾轉找到該蔬菜大棚的主人劉先生,他向記者透露,自己也住在該小區,對孩子的飲食問題十分關注,“從種植地運輸到市場再到家裏,肯定免不了要使用防腐劑等,而這個菜棚就解決了從農場直接到餐桌的問題”。令他最欣慰的是,經和物業負責人協商後,對方竟決定將場地免費供其使用,但前提是必須保證讓小區居民能以比市場上有機菜便宜的價格購買。目前,菜棚向小區居民免費提供試吃,預計5月開始出售。劉先生還打算將這種模式拓展到其他小區。
而對於居民提出的佔用公共區域的問題,劉先生表示,“這裡本身並不是停車位,此前用於堆放雜物。”他嘆了口氣説,將此處清理後,他投入了近70萬元建了菜棚,水電費也是自付,“沒有刻意佔大家空間和便宜的意思,也希望業主們可以給這個新鮮事物一個機會”。對此,記者以業主身份詢問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稱,菜棚位置確實原為閒置空間,物業也想通過種植蔬菜綠化環境。
專家 初衷雖好佔地需表決
就此事,記者諮詢到具備多年物業管理經驗的物業專家路軍港先生,他認為,“首先,這件事是個好事情,物業的初衷是為小區居民買菜提供便利條件。但是這裡有一個首要問題,就是公共用地可不可以轉給他人使用。”他介紹,根據我國《物權法》第76條規定,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需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按法律來講,該事件屬於小區公共區域用途的改變,如未經業主表決,物業則無權轉用”。北京晨報現場新聞記者 郭丹 文並攝 線索:馬先生
初審編輯 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