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開工治理黑水河 恢復岸坡綠化提升景觀(圖)

2017-04-17 09:57:29 來源:人民網 作者:陳彥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4月16日,以王家圩中心溝、灣村溝為代表的雨花臺經濟開發區12條黑臭河道正式開工治理。由於這些河流河道均為秦淮新河的支流,支流水質黑臭,秦淮新河水質自然不會好到哪去。只有清潔了它們,秦淮新河才會有綠水幽幽的活水源頭。

undefined

(網圖)

  今年年底前將消除黑臭水體,恢復生態環境

  昨天,以王家圩中心溝、灣村溝為代表的雨花臺經濟開發區12條黑臭河道正式開工治理。由於這些河流河道均為秦淮新河的支流,支流水質黑臭,秦淮新河水質自然不會好到哪去。只有清潔了它們,秦淮新河才會有綠水幽幽的活水源頭。

  12條河道總長14.18公里

  昨日開工的王家圩中心溝就位於正在建設的寧和城際高架橋下。不過,在走進施工現場後,現實和願望差異明顯。雖然工人們已經開始了治理前的高壓水衝淤,但在尚未施工的河段,一堵攔淤墻在河道中間十分惹眼。河水被一分為三,兩側滿溢的流水帶著泡沫奔赴下游,被攔淤墻圍堵的水體部分則顏色渾濁。

  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雨花臺經濟開發區本輪河道整治工程共涉及南南河片區的12條河道,總長14.18公里。其中南南河以南片區5條河道,南南河以北片區7條河道,已經開工整治的王家圩中心溝、灣村溝正是南南河以南片區5條河道中的2條。由於南南河片區左右和秦淮新河、板橋河為鄰,地域特徵又以平原圩區為主,區域內河網密集,加上原有的管網設置並不完備,包括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河道淤泥三類污染源重疊。不僅涉及的治理範圍大,多條支流還犬牙交錯,一條不凈多條受影響。

  治理+修復,秦淮新河有活水

  在今年的黑臭河治理功能表中,南京的109條黑臭河雨花臺區獨佔24條,其中還包括一條國考河段——農花河。但要説到具體的治理量,24條黑臭河中有12條在雨花臺經濟開發區範圍內。

  治理黑臭河首先要弄清楚河流和污染源是什麼。經過前期幾個月的走訪、摸排、調查,以工業廢水為點、以生活污水為面、黑臭河道本身的淤泥為底的三大污染類型被確定。經開區相關負責人朱海東告訴記者,12條黑臭河最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水又分三個方面,即農村生活污染、農田地表徑流以及城鎮地表徑流。針對這一點,在初步完成控源截污後,自南京繞城高速起,沿圩區河道都將鋪設污水管網,通過收集匯入中興路的污水主幹管,最終進入城南污水處理廠。

  據黑臭河道治理項目指揮部負責人介紹,截污和清淤完成後,南、北兩個片區將根據區域水系特點,依託南南河為主要引水通道,引入活水建立河道內部水迴圈系統。同時,結合河道後期整治改造,圍繞12條黑臭河道的岸坡綠化修復和景觀提升也將進行。預計今年年底前,12條列入整治功能表的河道將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恢復河道內生態環境。

初審編輯  李濤

              熱搜資訊